茶行老闆的秘密筆記

含有「茶行老闆的秘密筆記」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您喝過白茶嗎?有聽說過白茶的製程嗎? 近幾年白茶在市場上可說是奇貨可居、價格高昂。然而,白茶有甚麼好處,如何評價好壞,目前未見明確的論述。 說起來,為什麼推廣白茶有其時空背景條件:1.少子高齡化社會的人力不足。白茶的長時間萎凋製程,相較於傳統烏龍茶製程可以降低原本高度人力作業的負擔...
Thumbnail
龐克茶-avatar-img
2022/08/04
裏面明顯的有「著重烘焙」四個字喔,且,在我喝過的,其實是喝得出烘焙的。 至於「不能有重熟味」,那只是一個負面表述,表達下手不要過重(但若有人覺得下手重才好喝呢?)。整體來看,就是要有烘焙。若把沒有烘焙的紅茶,與有烘焙的紅烏龍放在一起,其實是喝得出來的。 但,就我所知,台灣紅茶有些也有做烘焙,看做茶人自己的創意。技術就擺在那邊,巧妙運用在各人。
Francis K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07
烘焙可以在很多茶種中使用。 試想:如果所有的炒飯都有加金蘭醬油,媽媽牌的炒飯也有加金蘭醬油,強調炒飯中有添加金蘭醬油能幫助消費者分辨媽媽牌炒飯為什麼跟其他炒飯不同嗎? 烘焙被強調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有修飾味道的效果。但是烘焙模糊的地方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 "手路",這沒甚麼不好,但是要在 "定義上"去強調為此類型茶葉的風味特色,我覺得立論上不太足夠。 再者,紅烏龍的標榜是省時,烘焙其實是一個耗時的工藝,往往要看茶烘茶,不同的茶給予不同的溫度調整,和紅烏龍的初衷是有點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