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佛教會

含有「觀音山佛教會」共 7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修持解脫之唯一入門,就是以信心祈請 阿彌陀佛、念念不忘 阿彌陀佛的聖號,那麼則與長期修持長壽佛的法門無有差別。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Thumbnail
業壽已盡與否,分為四種。業盡壽未盡:如上半生享受安樂,下半生感受痛苦;壽盡業未盡:如從此地獄轉生到彼地獄,從人間死後又轉生為人;業盡壽亦盡:如從人間死後墮入地獄;業壽皆未盡:如終生享受安樂。《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曾多次開示,若是學佛修行的行者,在面臨死亡的過程中,經歷各種隱沒次第境相時,甚至只憑藉著憶念佛陀,阿彌陀佛三主尊及諸聖眾即降臨面前,則此人會因親見佛陀而清淨惡業,不經過中陰境界直接被 阿彌陀佛接引到淨土。
Thumbnail
寂天菩薩云:「因傲生慢者,將赴惡趣道。」在這裡要對治我慢,慢心強的人非但不能往生淨土,反而會墮入惡趣。為摧毀我慢,必須要以頂禮、禮拜來對治。如果我們具足恭敬心、虔誠心、信心,在我們向 阿彌陀佛頂禮時,無論 阿彌陀佛是在我們面前,或是在遙遠的極樂剎土,二者絲毫無異。
Thumbnail
阿彌陀佛是大願王,因地發四十八大願,修至成佛。《佛說無量壽經》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由於四十八大願力緣故,眾生發願求生淨土,具足要件,必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Thumbnail
我們必須思惟 阿彌陀佛的本體之中,已經完全涵括所有上師、本尊、諸佛菩薩的功德智慧。對 阿彌陀佛作頂禮、讚嘆、供養等,是自己獲得上師三寶一切加持的不二法門。因此,我們絕不能生起上師、本尊、諸佛菩薩本體有差別的不淨分別念。
Thumbnail
《三摩地王經》云:「能仁身相極莊嚴,何人行住坐臥時,憶念能王佛陀尊,本師恆時住彼前。」曾經有一位對佛信心極強的老婦人,她持誦三億遍觀世音菩薩心咒及十萬遍度母讚頌偈。有一天的晚上,老婦人夢見:有一位不同尋常的女人給了她一件藍色衣服。後來,又曾夢到一位著白衣的人,遞給她一串水晶念珠。
Thumbnail
🔥 觀音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消災延壽大法會✦長壽增福祿位▸ 藏曆11月29日,是閻王統計來年壽終之人的日子。西藏寺廟的傳統,在此日宜念誦《般若心經》,以此功德遣除我們來年的壽障,驅除新年的災障,祈願來年獲得吉祥順利。
Thumbnail
禮拜阿彌陀佛的名號具有不同的功德,阿彌陀佛因佛光極明亮,因此尊稱為「無量光佛」;阿彌陀佛的壽命長達數劫,極不可思議地長壽,因此尊稱為「無量壽佛」,無論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都是阿彌陀佛的聖號。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Thumbnail
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開示:「正信佛法在世間能流傳多久,端看佛法保存與教育的落實程度,寺廟的存在非常重要!所有佛法的啟蒙都是從寺廟開始。」敬邀觀音山善信法友發心共同成為2024常年護持道場功德主,於佛前領受殊勝本尊與諸佛菩薩加持迴向!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