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含有「台北」共 14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清晨的台北,窗外雨絲像一層薄霧,巷口的豆漿熱氣輕輕往上冒。你拖著一天的忙碌回到家,鞋跟落下的第一聲,不該是冰冷的回音,而是被木紋悄悄接住的溫度。光線順著地面延伸到客廳,孩子在上面畫圈,貓在角落打盹,生活的細節被木頭放大成踏實的安心。也因為這份日常,地板不只是材質,它是「回家的感覺」。 於是,問題變
Thumbnail
在劍潭古寺旁的半山腰處,視線往下,便能看見一片層層交疊的屋頂,瓦片錯落,鐵皮相連,像是無意間拼湊出的灰藍色拼布。這裡的房舍多半狹小,沿著山坡蜿蜒而建,有的貼著石壁,有的懸在階梯旁,像一個又一個堅毅的小堡壘。街道狹窄,轉角常見斑駁的紅磚牆,窗台上或許有幾盆綠植,但在這一刻,卻不見人影。空氣中靜謐而沉重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 天前
安靜~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宇牛 是呀,很安靜。
中山捷運站R4出口,是台北市最熱鬧的轉角之一。走出地鐵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川流不息的人潮:上班族腳步急促,學生三三兩兩,旅客則停下腳步張望四周,彷彿在尋找下一個目的地。出口口的階梯不長,但一上來,就能感受到台北的脈動。抬頭望去,街角林立著新潮的咖啡館與服飾店,門口擺放著醒目的看板與手寫菜單,吸引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7 天前
我也沒去過~🤣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宇牛 正常的,出口那麼多。
倫敦King’s Cross再生的,是反思城市更新背後的資本邏輯與社群影響的重要例子。文章指出,King’s Cross的改造雖然帶來美觀的公共空間,卻也排擠了原住民,並以消費導向取代了多元的生活樣貌,成為數位資本介入城市治理的縮影。一個能兼顧人文關懷的城市再生工程,才是永續方案。
Thumbnail
赤峰街,是台北城裡一條很有味道的小巷。它不長,卻像是一條承載時光的細縫,把老台北的痕跡和新潮的創意緊緊縫合在一起。清晨,街口的早餐店還飄著豆漿與燒餅的香氣,老鄰居們在矮凳上閒話家常,聲音悠緩而自在。抬頭望去,那些斑駁的紅磚與鐵窗,靜靜訴說著幾十年前的記憶。到了中午,赤峰街便漸漸熱鬧起來。老式的鐵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8/23
想去看看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3
宇牛 坐捷運去。
走出捷運中山站出口,迎面而來便是赤峰街的氛圍。這裡不像繁華的南京西路那樣喧鬧,也不若商場內的冷氣世界般規整,而是帶著一股輕鬆、緩慢的生活感。小小的街道蜿蜒著,兩側是老屋改建的咖啡館、選物店與設計小舖,牆上斑駁的紅磚還留著歲月的痕跡,卻因為年輕創作者的進駐而重獲新生。出口附近的街角,常能看到旅人駐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8/22
沒去過呢!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宇牛 可以去走走。
趁著還沒被發出魔法師通知趕緊上來發一篇文章~不知各位還記得我嗎?(笑 先說我不是在偷懶,而是我最近開始努力編織手鍊,月初接了許多訂單!因為我一人編織速度極慢,每天醒來就是拼命告訴我的雙手「快編織啊!!」,終於!我訂單都出完了!但突然沒了訂單轟炸讓我突然有點焦慮,畢竟沒有錢錢進來🫠,所以我這幾天會
Thumbnail
沒有忘記妳啊😆😆😆
Emil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心裡住著小男孩 哈哈那就好~
2025.07.09 台北市政府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9)出席「艋舺公園景觀改善工程」開工動土典禮,見證這座承載萬華歷史記憶的重要建設邁入新篇章。蔣萬安表示, 本次公園改造工程凝聚多方共識,投入2億621萬元,是文化傳承與都市再生的關鍵工程。 艋舺公園的前身為龍山市場,鄰近全臺知名信仰中心「龍山寺
2025.07.11 台北市政府 臺北市捷運局表示,配合捷運建設推行的土地開發,迄今已辦理88個基地的開發案,累計節省土地取得費用約368億元以上,參與開發的地主超過千位,累積創造不動產價值近2,300億餘元。土地開發收益持續挹注捷運建設經費創造永續城市。 臺北市捷運局說明,自推行土地開發制度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