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Hsieh-avatar-img

Eric Hsieh

2 位追蹤者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邏輯投資-avatar-img
2023/07/28
1. 因為市場會領先思考,所以我自己認為(沒有標準答案)布局的時間點有兩段:(1) 市場共識高度看衰,導致股價遠低於歷史評價水準,出現超賣超跌(2) 已經度過最壞的時刻或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例如發現存貨水位已經開始下降2. 通常不會等終端回升,存貨金額會是相對領先的指標,但還是要依產業而定。3. 其實現在我覺得重點不是復甦,而是新的需求是否會出現,天花板是否會更高,有沒有機會再成長,如果只是回到疫情前的水準,但股價已經充分反映,可能上檔空間會比AI熱門題材還要小。應該是說,如果有高成長的產業,對比只是持平的產業,前者會更受到市場資金青睞,而造成後者評價無法有效拉升。
Eric Hsie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8
邏輯投資 非常謝謝,有些想法可以試試了,但想再請問"新的需求是否會出現,天花板是否會更高",這個要如何判斷?假設像下面做的功課,要再如何找找看?謝謝...1. 嘉澤: Eagle Stream CPU + DDR5 + 越南新廠,存貨22H2向下,但營收未向上2. 穩懋: 手機/Router中要用的PA元件,存貨降,但存銷比仍在高檔3. 同欣電: 車用ADAS, 存貨降,但存銷比偏高以這三個例子來看,2和3是終端必需品,而1是新產品,不確定新需求要如何看,謝謝...
付費限定
CPO佈局時間思考本篇內容共 138
個人經驗分享,產業新技術的突破,很難用透過觀察歷史數據、或財報之類的照後鏡資料來挖掘,但是可以透過產業人士的訪談,科技基本面的研讀,來掌握放量的時間點,進而驗證該技術的貢獻度。
付費限定
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檢測產業成長性很明確,受惠於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以及設計複雜度增加所帶來的檢測時間與檢測技術的提升。 至於回檔原因可能是客戶推遲新產品的roadmap導致公司對於訂單看法保守。
Eric Hsie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8
Wien 我在等打底打小部位試試,謝謝
付費限定
月營收問題本篇內容共 350
邏輯投資-avatar-img
2023/05/01
1. 可以參考財報狗分享的概念,近三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率先見底反轉,突破近六個月或十二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詳情可以找書或網路上找資料來參考),但我認為要避免只考慮單一指標。2. 高成長是一定會放緩的,重點在估值,如果估值很高,成長率放緩就會面臨大幅修正,但若已經修正完成,而未來成長率有機會提升,估值反而又有上修空間。產業放緩或成長率下降,不會是決定買賣的唯一理由。3. 跟去年同期做對比,然後思考差異的來源,想法跟週報分析的差不多,但主要是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4. 回測我沒什麼概念耶!但我覺得你應該會需要財報狗的書,裡面有相關的指標跟觀點,我是覺得蠻值得參考的,因為背後邏輯是很清晰的,也有網站工具可以使用。
Eric Hsie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1
謝謝邏輯大,小弟多研究^^
付費限定
邦特4107本篇內容共 106
蘇信豪-avatar-img
2023/03/16
之前我曾經買過2次本益比在12倍左右,當大幅度的回檔時確實有機會顧價落到80-95之間,不過只能說運氣好而已。
付費限定
相關類股比較本篇內容共 91
Eric Hsie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8
好的,謝謝邏輯大,有機會來多試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