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5 位追蹤者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5 位追蹤者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名號 修大乘佛法就是建立我們的信心,相信煩惱一定能斷,佛道一定可成 修行就是要修心,把心裡的染污及垃圾清除,才能覺悟,恢復「心」的本來面目。 慧林網站分享大乘經典、高僧大德語錄、佛典故事、善法知識、修行各種問題、疑難雜症討論..等等,希望對眾生有所助益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61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從前有一個人,家境貧窮且債台高築,因無力償還,便逃到他鄉。   在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路旁有一隻寶篋,裡面裝滿了珍奇寶物,在寶物上覆蓋了一面鏡子。此時,窮人剛好路過這裡,看到四下無人,便撿起寶篋,打開一看,裡面盡是珍奇異寶。   「這下發財了!」窮人心裡歡喜得不得了。正在高興之際,突然發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4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第卅七衣食自至願。飲食衣服見《宋譯》。種種供具見《唐譯》,又《漢譯》第廿三願曰: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吳譯》第十四願同此。)又《魏譯》第卅八願曰: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擣染,浣濯者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3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 感恩大德 有智慧的生活,心安自在 智慧就在佛法當中 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 體悟生活中的禪意 心寬天地寬 心安處處安 1.雲端下載 ☆高畫質 HD: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 IjbIsfGm_2QZF8FFU
Thumbnail
「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則以念佛治之。見《止觀九之二》。」把出處說出來了,這是天台宗所說的。天台大師,唐朝的智者,他老人家最後也是念佛往生淨土的。所以,台宗歷代祖師最後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很多,像近代諦閑法師、倓虛法師、寶靜法師,這都是台宗的大德、台宗的祖師,沒有一個不是念佛求生淨土。 這些話
Thumbnail
人生是一趟「尋根」之旅   佛性就是我們的主人,就是我們的本源。現代人常說要「尋根」,要認祖歸宗,其實真正的「根」,就是我們內在本具的佛心佛性;不往心覓,向外攀緣,只會讓我們分別妄想,起惑造業,漸行漸遠,無有歸期;惟有明心見性,才能使我們在滔滔紅塵中找回本來清淨的面目,不再流浪生死。因為明心
Thumbnail
我們在經典裡面,學到了什麼,要真正理解它,要透徹的去理解。要把你所理解的,變成自己的受用。那我們從事相上來說,變成自己的生活,變成自己的工作,變成自己的處事待人接物。佛法活學活用!這才能得到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不是學了沒用,學了沒用的,何必浪費時間!何必浪費精神,浪費體力,那就錯了。 這
Thumbnail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 感恩大德 有智慧的生活,心安自在 智慧就在佛法當中 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 體悟生活中的禪意 心寬天地寬 心安處處安 1.雲端下載 ☆高畫質 HD: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UYZ8FtkMpS4efiOOALbUX
Thumbnail
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這佛示現的,示現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在這裡表法的意思,就是先入為主,是善財童子成佛、度眾生第一個法門,念佛法門。德雲比丘給他開示,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這二十一種一展開,把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括了,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讓我們才非常驚訝,《華嚴》上講的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9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人命在呼吸間,若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寶貴的時間就很容易稍縱即逝。   苦修悟真理 莊嚴大歡喜   佛陀在世時,修行之初是修苦行,當他覺得這種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苦行,並不能體驗究竟真理之後,便出了苦行林,到了尼連禪河邊接受牧羊女供養羊奶,而剛好被五位陪他修行的侍者看到,認為他已經破戒,因此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8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你要學佛,佛用什麼東西學習?用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什麼叫誠?誠是清淨心。一念不生那叫誠,那個念是邪念,一念不生這是誠。誠是真誠心,真誠心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敬,敬人、敬事、敬物。這個敬一般講是認真負責。對人,首先曉得人跟人的關係,為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