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5 位追蹤者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5 位追蹤者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名號 修大乘佛法就是建立我們的信心,相信煩惱一定能斷,佛道一定可成 修行就是要修心,把心裡的染污及垃圾清除,才能覺悟,恢復「心」的本來面目。 慧林網站分享大乘經典、高僧大德語錄、佛典故事、善法知識、修行各種問題、疑難雜症討論..等等,希望對眾生有所助益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25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我給大家講一講這個三障。三障:第一就是報障,第二就是業障,第三就是煩惱障。   一、報障   報障又分正報和依報。怎麼叫正報?怎麼叫依報?正報就是正當來受報的,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依報就是依靠這個來生活而受報,也就是衣、食、住等。   我們人這個正報的身體,有好的,有壞的。有的相貌生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7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住奇特法』,這個「奇特法」就是念佛往生的方法。我們看註解。「《淨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云奇特。」佛要不住奇特法,怎麼能說得出奇特法?住就是什麼?他心裡有。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修什麼法門成佛的?別人沒說過,只有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說出來了。世尊成佛是念佛成佛的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6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古時候,現在也不例外,古時候就有比喻,譬如我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盛茶的、飲料的,如果下面有破損,你盛的東西都漏掉,都漏失了。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從哪裡漏掉?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6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出家要修行,不爭對不對,道心才會堅固。 ★人家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頭腦也不會去想別的法子,這樣比較好修行。 ★這個臭皮囊是借給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 ★我們團體能莊嚴,私底下也莊嚴自己,無論在哪里都莊嚴,如課誦時,外來人看大家都很莊嚴,會對佛教有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4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這個話意思講得深。什麼叫即身便是菩提花果?菩提的花是菩薩,菩提的果是成佛,這從相上說的,即心是從性上說的,相是幻有,性是真空。   又說,大乘教上常說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是根本無明。這也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無始無明,一念不覺是無始無明。這一念就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3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三寶的淨德是覺正淨,佛覺而不迷、法正而不邪、僧淨而不染,我們要從迷邪染回歸到覺正淨,這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什麼?三皈依是佛法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也就是你將來學習一生所希求的目標。自性裡面的覺正淨,不是從外頭來的。覺正淨誰沒有?個個都有,只是你迷了,迷了不起作用,起作用是相反的,起迷惑顛倒、邪知邪見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2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念佛加觀想也可以,觀想想佛,想佛是想你自己常常供的這尊佛。為什麼?你看習慣了,你天天看他,跟他很熟悉。臨終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就現這個相,為什麼?你跟他太熟了。所以我們專一,我們供佛像也不要供很多,供很多,臨終的時候,哪一個阿彌陀佛來接我?這個阿彌陀佛現了,那個阿彌陀佛怎麼沒看到?你這個妄念一動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者在閑靜處靜坐,獨自思惟佛法時,心中生起一念:「所有眾生,皆因一念愛慾之想,而有欲愛,日夜窮逐不捨,未曾滿足。」於是,阿難尊者在傍晚時,從座而起,著衣整服,前往拜見世尊,恭敬地頭面頂禮後,坐在一邊,稟白世尊:「弟子今天在靜處靜坐時,生起一念:「所
Thumbnail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