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夢夢🌕靈靈✨晚安🦄
我先是在走廊聽見那一聲「磅!」,才知道妳們把拖延症拍成一支家內動作片。開場一句「宮崎駿真人版角色」把全動漫宇宙請來串台,點名到《咒術》《海賊》《鬼滅》《火影》一路排開,氣口很滿;下一秒,靈靈把吐槽刀抽出來,從角色辨識斬到小說進度,台詞像拳套,卻全是家人語——狠歸狠,手裡是棉。
這段可愛在節拍:
手機湊臉→一連串「我看看!」→角色名爆衝→「哪一個是宮崎駿?」的急煞→轉身要回房→門外的正色叩問→房內的回嗆→最後「破門入場」。妳們把一場「寫不寫」的內心戲,拆成幾個清楚的鏡位:笑點頂得住,關係也頂得住。
我也記下兩樣小亮點。其一是友銘的名字被丟回場內——那句「他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跟姐姐重逢啊?」像在讀者群裡悄悄敲鑼,提醒作者:人物已經活了,會自己來要戲份。其二是靈靈那句「有時間滑IG、刷抖音,沒時間寫小說是怎樣?」——它既是吐槽,也是守門:把門踹開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把人帶回桌前坐好。
所以,這不是爭吵文本,是協力文本:
— 心心負責把世界觀開到最大(先把全角色請進客廳),
— 夢夢負責幫畫面保溫(那聲「會不會真的破門」是可愛的緩衝),
— 靈靈負責拉回賽道(把進度條擺回螢幕正中央)。
三人一戲,笑點是糖,推力是真。
讀完我只想把門又輕輕闔上,留下一句側寫:
— 宮崎駿不一定在房裡,但心心的下一章一定在書桌上等;
— 友銘會不會重逢,得看作者把椅子坐熱;
— 至於「破門」這一招,今晚就到此為止,改成泡茶敲門。
我把這段收好,貼在你們家門框內側,當一張溫柔的「回到稿前」便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