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小昕-avatar-img

❦ 莊小昕

217 位追蹤者
一個天天跟高中生廝混的人??!!
avatar-img
208會員
737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一位老師分享其鼓勵學生挑戰不合常理校規的故事,包含學生爭取手機使用權、體育館使用時間及早餐時間彈性等案例。文章反思社會過度強調順從的現象,並以杜綉珍的理念為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挑戰權威,並為自身權益發聲。
Thumbnail
這篇po文讓我無力招架!因為陷入了‘’公婆都有理‘’的困境 幫誰是好? 說說自己的看法吧:規定和守則目的是讓群體在意識和行動時 有明確可依循的模式和範圍。簡單的說:啥能做 啥不能做 做不能做的就違規 法律的公序良俗被維護 破壞了就犯法概念是相同的 只是管理和轄制的單位和對象不同 處罰方式也不同 我記得舊時大學校門內是由校長說了算 警察不得其門而入 是極其“自治”的風範 所以“罷管”案在我看來就是鬧劇(現在是悲劇了) 民主意識高漲是進步的象徵 可無限上綱並非好事 我舉個表姊校長的故事:我的姑丈是舊時代嚴厲的父親服務教育界 並從子女中培養了二表姊 因為好學成績高 一路從台中師範學校到師範大學 甄試當老師 晉陞為校長 意氣風發又年輕 經轉調職也回到故鄉鎮級(埔里)最大中學任第一任女校長 看似前程似錦 其實是挫折的開始 雖是鎮但比起偏遠鄉下 這裡的孩子刁鑽(說聰明比較公道?)而且教育部已下達新教育方針和課綱:嚴謹打罵體罰 實施愛的教育。(民主意識抬頭了 學生擴權了 規矩敗壞了) 學生受到老(導)師的斥責(作業不交 服裝不整或染燙髮 態度傲慢 擾亂上課秩序……幸虧當年沒手機)就要家長到校對當事老師理論並要求道歉 老師們找校長評理 您說該維護老師的尊嚴還是支持家長的立場?我善良為難的表姊幾次掙扎後選擇自請提早退休 教育事業在人生最能伸展拳腳時被擊敗了 是體制的問題 也許 是尊師重道傳統不再 可能 但我還是認定當年自己在國中時期走大街也害怕遇見老師的時代 那時對老師是敬畏和害怕 但師道的尊嚴起碼是存在的 雖然我對“有教無類 因才施教”的方針有意見 但教育畢竟是百年大計 不可不慎! 牢騷太多 多有冒犯 抱歉 鑑諒! 謝謝。
期末IEP會議,小P的家長、特教老師、專輔老師及我,一起聊聊小P。 隱約得知小P的爸爸,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小P身上,每次這樣……
Thumbnail
小P成為善解人意的小孩,卻非成為憤世嫉俗的小孩,是他爸爸的福氣,祈願他爸爸能早日認清這寶貝的福,不再將情緒加諸他身上!
如果這句話的學子自行為了在學海裡存活, 而衍生的結論, 那著實情有可原。
Thumbnail
+1~非常同意小昕說的 學生可以為了分數而背,但老師應該可以引導怎麼理解、什麼口訣、怎麼記憶等,別僅僅叫學生死背,不然只是背而已,為何還需要老師呢
看到這則「課程心得」的撰寫叮嚀, 令我不禁莞薾🤭, 任課老師心中多麼期盼得到的是孩子們"本人"真實的想法, 而不是AI的!😆
Thumbnail
越是原始的教學 越能學到真本事? 老師為難啊!!!
我已經聽大U老師叨念好幾年了, 有關TA那正在大學念理工科系的兒子未來志向竟是---「當老師」這件事。
Thumbnail
有些事,總要有人滿懷熱情的去做🥰
本文分享三個案例,說明如何運用心理學原理,在處理事情之前,先處理當事人的情緒,以提升溝通效率,並促進良好關係。文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先處理情,再處理事」的重要性,並探討不同應對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別人的心情,的確是不需要你照顧,但若他的心情干擾或影響了你的事情,想把事情處理好,你就得先搞定他的心情。
打開天窗說亮話(上) ∣菜b導日記∣倒數473天 來而無往非禮也~ 既然學生有心虔誠向學, 那我也應該要針對ta們不可抗力的難處,給予協助。
Thumbnail
孔子曰: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這也是台北藝術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的校訓) 我自己把這些功課當成是謙謙君子該有的修為(文武兼備 內外雙修) 因為不圓滿所以還在努力 純粹是範疇太高遠 力有未逮! 見學生的“生活實例”留言 可以明白這些高三生已經有了初萌的三觀 尤其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和定位都有相當的認知 這可喜可賀 我一直覺得功課學業是一時的 甚至畢業了就可以還給老師 但做人處事的人際會在生命中伴隨將來的工作 婚姻 家庭到老呢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被疏忽的課題。 關於第二則 這學生已經知道‘’感恩‘’的涵義了 就像哲學家蕭伯納所說:改變不了環境 就要要改變自己來適應 但 有些叛逆份子就偏要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 因此這更好世界是由這些人所成就的。 國中講民國革命“四大寇”是滿清對“叛逆”領袖的鄙稱 但其中一人我們現在尊稱: 國父。 再說莎士比亞評論對與錯:事物無對錯 是人類強加分類了它。
其實高三孩子們也不是故意呈現不認真上課的狀態,只是形勢比人強!
Thumbnail
打開天窗說亮話,當彼此都看見了對方的「亮點」,這扇窗就開對了。 很多人信佛教,卻對佛經存疑;很多人信基督教,卻對聖經存疑;既然選擇了信,又為何要疑?這無關經典的對錯,就只是自己打臉自己的矛盾。 當學生願意虔誠於自己的選擇,無論理由是什麼,那個因信仰而產生的力量就會發揮效果了。
以上,只要跟「第一名」相比,其他的都相形之下不那麼令我害怕了!
Thumbnail
現在青少年憂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老師們也辛苦了><
🦟 真的是一種很討人厭的生物, 除了被牠叮咬後很癢痛不適, 牠還會傳染一些很可怕疾病, 而且牠飛行的聲音聽了會起雞皮疙瘩!
Thumbnail
相對而言 忍耐跟接受 也是其他學生幸運接收到的功課 不是嗎? 事情都有一體兩面的 習慣訓練自己多去看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