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樹-avatar-img

檸檬樹

20 位追蹤者
從臺灣到美國,從2021到2023,我們為了成家做了這麼多努力,這一路上的風景都值得好好記錄。這條路雖然不容易,但此刻,我感到無比的自由。
avatar-img
22會員
9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卵寶寶送出國之前,其實我們已經在陸陸續續看精子銀行了,美國精子銀行有好幾間,我們挑其中比較大的兩三間來看。整體而言,挑選捐精者是滿有趣的經驗。 精子銀行的網站都滿使用者友善的,大致上網站按一按很快就會摸熟該怎麼操作。可以從網站上篩選非常多選項,包括種族、國籍、髮色、瞳孔顏色、膚色、身高、體重、學歷
歷經了四次的取卵,耗時十個月,我們終於蒐集到足夠數量的卵子了。 對於「到底要蒐集幾顆卵子才行?」這個問題,我們一開始也很沒有想法。問醫生,醫生也只是反問我們:「你們想生幾胎?」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沒有想法。畢竟光看身邊的朋友養小孩,也都是勞心勞力又花錢,從這個角度想,似乎有生一個就夠了。但也不確定小孩
前一篇提到取卵療程的艱辛,又想到有兩段取卵回憶特別困難,必須記錄下來。 有一次的取卵手術,因為進入療程之後發現卵泡長大不如預期,我們因而考慮臨時取消週末跟朋友一起的苗栗旅遊行程,只為了等待最適合的取卵時機。沒想到之後因為各種考量,跟醫師討論後決定再多等一兩天,要試著把已經成熟的穩定下來,讓還沒成熟的
確定合作的台灣診所和美國診所之後,接下來應該就是下定決心,安心的接受醫師和老天的安排。 在我們決定要開始取卵療程的當天晚上及後續幾天,平常沾到床就睡著的我,我竟然開始失眠了。這個決定憂喜參半,有太多複雜的心情。不管是擔心未知的取卵療程內容、取卵療程的身心負擔、未知的取卵療程結果,或者擔心太太在漫長的
決定去凍卵輸出去美國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找到長期配合的臺灣診所。 其實要找到這個診所不太容易,因為美國診所和臺灣診所必須長期合作。畢竟是跨海的醫療行為,從基本的檢查,到計畫的擬定,再到身體狀況的監測,還有後續的追蹤,都希望美國和臺灣診所能夠彼此配合,或者至少雙方在一些大方向的想法能夠接近
想著想著,疫情來到第二年,Covid-19病毒在全球肆虐,出國旅遊都變得遙遙無期,更別說是進行海外人工生殖。這個計畫因而停滯,一直到2021年的三月,才又產生了新的推進契機。
在決定要生小孩之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是,哪裡有對同性伴侶友善的醫療資源呢? 經由學姊的引薦,我參加了同志家庭的臉書社團。在社團裡,前輩們推薦的性別友善醫療院所,大多數還是位於雙北地區。許多性別平權團體籌劃的各種活動或講座,也多半以雙北地區為主,中部和南部這類的資源就明顯比較少。
在我和太太剛交往沒多久的時候,就已經有討論過生小孩的這件事。 同性伴侶要生小孩這個議題,PTT上雖然有少部分資訊,網路上也有少許的討論,我們也一起去參與了同家會辦在台大的海外人工生殖講座,因此對於技術上怎麼執行大略有概念。但當時我們都一起在南部工作,生活圈中沒有實際的醫療管道和資源,更重要的是,當時
沒有想到我們真的飛了12個小時,到這麼遠的地方開啟我們人生的新篇章。 在疫情期間將近三年沒有踏入桃園機場,託運行李和過安檢門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在飛機上其實睡不太著,一旁的太太倒是累壞了,東倒西歪的躺在我身上。 熬著熬著,吃了兩餐飛機餐,終於撐到看見洛杉磯機場的夜景燈火,機長廣播我們即將準備降落、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