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瑩/少年司法-avatar-img

珮瑩/少年司法

4 位追蹤者
土城人,對少年司法的興趣來自司法系時的因緣際會,流浪到歷史所後,曾在東京看過四季的風景,並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寫下《日治時期台灣不良少年的誕生》。也曾在台灣第一女子看守所,以及可以最早看到日出的法院工作8年,用身體去體驗「規訓與懲罰」的力量。現在,則試圖藉著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結合,看到少年司法的3D維度。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四、差額與數額相等的錢;五、玩火(賭博&地位/認同) 這兩個部分因為都是在談賭博,細節其他網誌有談到,我想我這裡就不多說。比較希望強調的是賭博所代表的「社會含義」。 公雞作為媒介,當一個人下注時,間接、隱喻地投入了一個人「公開的自我」。 另外,鬥雞的賭博也是一種認同性的賭博。 七、就什麼說點什麼
《文化的解釋》,是美國的人類學家Clifford Geertz於1999年出版的論文集,裡面收錄了十五篇從1958年到1973年在峇里島進行人類學考察,所發表的論文。目前的中文版是由中國大陸的韓莉所譯,由譯林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本書目錄: 鬥雞是在第十五章,其中分作七個部分: 二、雄雞與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