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隨意逛...立霧南山&西寶國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活動時間:2023.08.19

天氣:晴~下午小雨

參加隊伍:蘇老大自組隊

路線行程:

1.太魯閣遊客中心-得卡倫步道-立霧南山-遊客中心(8/19)

2.西寶國小(8/20)


寫在前面:2024年0403的花蓮大地震時,得卡倫步道有大量落石,有登山客遭受落石砸中而罹難,而美麗的砂卡礑步道更是受損嚴重,短時間內無法重建復原,這兩條步道目前是封閉狀態。我寫這篇遊記的原因,我想除了紀念我們的花蓮中橫前往探訪合歡越嶺道的遺跡之外,整個太魯閣地區的步道及山區等,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raw-image

這次的花蓮行程,主菜是巴都諾夫山及合歡越嶺道的魯翁橋,不過領隊說在吃主菜前,先到遊客中心來點小菜熱身。我懷疑是最近新出土了幾個基石,這個他還沒摸過:立霧南山(或說是立霧山南峰)。
得卡倫步道可通往大禮大同部落,上去後可往小百岳立霧山,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走過立霧山,也去拜訪過遺世獨立的大禮大同部落,而立霧山南峰(的基石),據說就在得卡倫步道前段路旁。

前一晚先從台北集合行駛到花蓮新城附近的民宿一晚,睡飽出發才有力氣爬山,畢竟太魯閣那區的山都很哼哼~

立霧南山(立霧山南峰)

6:05 從民宿出發抵達太魯閣遊客中心。寬敞的遊客中心,若有閒暇在這一區走走散步其實也很不錯。

raw-image

從停車場往"得卡倫步道"走

步道入口處有太魯閣臺地環狀步道的導覽圖和解說,步道可長可短,可輕鬆可揮汗,簡單一點的得卡倫步道到立霧發電廠走一走,困難一點的就是上去大禮大同繞一圈。

raw-image

得卡倫步道規劃得很清楚,落差小的地形是石階步道,落差大的鋪設整段架高階梯,還能欣賞旁邊的石塊混雜膠結的礫岩岩壁。成因是雨水溶解岩石中的碳酸鈣和又再沉澱堆積,長期下來就形成膠結的礫岩。

raw-image

來到一處步道展望處,前面這個似乎是新城山?

raw-image

岩石步道旁還可看到遺留的流籠相關設施?

raw-image

走至步道約0.7~0.8K處,領隊怎麼不見了?從步道左處下方傳來唏唏簌簌的聲音,朝發聲處看,原來立霧南山的基石就在那裡,領隊這在清理基石周圍。

立霧南山(立霧山南峰),H323M,"山"字 森林三角點,位於得卡倫步道旁的山坡

7:35 從得卡倫步道回到遊客中心停車場,接下來就要繼續進入中橫台8線,往新白楊方向前進。


2023.08.20

西寶國小

西寶國小位於天祥上方的西寶臺地,海拔915M,原本是富世國小分校,後來轉型為森林實驗小學,是全台第一所公立的森林實驗小學。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

*因2024年4月的地震,西寶國小校舍本體沒有毀損,但因聯外交通的台8線中橫公路仍在修復中,西寶國小目前(113學年度)借用空中大學的花蓮壽豐校區上課。

從魯翁橋走回的隔天,隊友們去走"蕨山",這個冷門山且前一天下雨,一定又陡又滑的,我和圓圓姐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一開始就說退出,腳不舒服的我們只會拖累隊伍。於是看著領隊帶著隊友從路不甚清楚的登山口陡陡的拉上去,我們就請司機帶我們去西寶國小走一走(本來想去走白楊瀑布,但還要回來接隊友,算時間和距離都不恰當)

raw-image

西寶國小是開放式的校園,因建築物和校園頗具特色,也有不少遊客會來參觀,這天是假日沒有學生上課,可以當作校園散步走一走,不然平日上課時,要輕聲不要吵到學生。
西寶在太魯閣語中,意思是"更深的山",教室是六角形有點像蜂巢的設計,四間連在一起。從窗戶玻璃望進去看是木頭地板,自然採光,像摺紙般斜斜的屋頂。旁邊還有老師的宿舍區,校園內有山櫻花,校園內和建築物上的圖案也都和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raw-image

站在廣場上看出去就是山景,很好奇的這幾個山頭這麼尖得有特色,拿出山頭app對一下,左邊是太魯閣七雄的塔山,右邊也是七雄的"江口山"啦~

校外空地則停放著校車,剛好也有一團遊客來參觀西寶國小,頓時熱鬧起來。話說原來江口山下來那個是豬股山(距離關係看起來比較矮),在西寶國小就能看到七雄中的三雄耶~

時間還很多,就在西寶國小後面、前面的樹林裡隨便走走逛逛,假裝一下是森林小學的學生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4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得卡倫步道可通往遺世獨立的大禮大同部落及立霧山,立霧山南峰,據說就在得卡倫步道旁。2024年0403花蓮大地震,得卡倫與美麗的砂卡礑步道受損嚴重且有登山客罹難,短時間內無法重建復原,目前是封閉狀態。我寫這篇遊記,除了紀念我們探訪合歡越嶺道的遺跡,整個太魯閣地區的步道及山區,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Thumbnail
得卡倫步道可通往遺世獨立的大禮大同部落及立霧山,立霧山南峰,據說就在得卡倫步道旁。2024年0403花蓮大地震,得卡倫與美麗的砂卡礑步道受損嚴重且有登山客罹難,短時間內無法重建復原,目前是封閉狀態。我寫這篇遊記,除了紀念我們探訪合歡越嶺道的遺跡,整個太魯閣地區的步道及山區,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Thumbnail
台中龍井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原本是清朝先民自大肚溪口水裡巷上岸,經茄投、竹坑沿南寮古道進入大肚山台地墾殖之主要道路;後來改建成為登山步道,景色相當宜人;登山步道旁的山坡及草原,是「台灣百合」的主要棲地。然而一場大火摧毀了一切,建築物可以重建,然而「台灣百合」卻逐漸消失了,復原則遙遙無期
Thumbnail
台中龍井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原本是清朝先民自大肚溪口水裡巷上岸,經茄投、竹坑沿南寮古道進入大肚山台地墾殖之主要道路;後來改建成為登山步道,景色相當宜人;登山步道旁的山坡及草原,是「台灣百合」的主要棲地。然而一場大火摧毀了一切,建築物可以重建,然而「台灣百合」卻逐漸消失了,復原則遙遙無期
Thumbnail
【馬博拉斯橫斷】起於南投八通關古道至花蓮中平林道,途中會經過中央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五嶽之一的秀姑巒山,以及中央山脈第二高峰「馬博拉斯山」,另外可拜訪八通關山、盆駒山、馬利加南山、馬西山、喀西帕南山,共有七座山頭。
Thumbnail
【馬博拉斯橫斷】起於南投八通關古道至花蓮中平林道,途中會經過中央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五嶽之一的秀姑巒山,以及中央山脈第二高峰「馬博拉斯山」,另外可拜訪八通關山、盆駒山、馬利加南山、馬西山、喀西帕南山,共有七座山頭。
Thumbnail
到了不同的人生階段,復刻懷舊不僅僅只是年歲已有的尷尬笑語抑或從流的復古風潮,更享受的,是一種時間發酵後的帶有魔法的醇甜佳釀。對於太魯閣的記憶回想,第一時間浮現的,是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下畢旅笑鬧畫面,模糊的景深讓我決定重新復刻太魯閣與花東縱谷旅憶。
Thumbnail
到了不同的人生階段,復刻懷舊不僅僅只是年歲已有的尷尬笑語抑或從流的復古風潮,更享受的,是一種時間發酵後的帶有魔法的醇甜佳釀。對於太魯閣的記憶回想,第一時間浮現的,是東西橫貫公路牌樓下畢旅笑鬧畫面,模糊的景深讓我決定重新復刻太魯閣與花東縱谷旅憶。
Thumbnail
花蓮三天二夜行程 【第一天】 慶修院→黃車炸蛋蔥油餅→花蓮遊客中心→花蓮文創園區→花蓮市區散步→和家人吃晚餐 【第二天】 太魯閣→王記茶鋪 【第三天】 遠雄海洋公園→東臨和食餐館 太魯閣國家公園 第二天➡第一個行程 太魯閣可以說是花蓮最有名的旅遊勝地了,理所當然的被安排進行程裡,想要帶菜菜來欣賞一下
Thumbnail
花蓮三天二夜行程 【第一天】 慶修院→黃車炸蛋蔥油餅→花蓮遊客中心→花蓮文創園區→花蓮市區散步→和家人吃晚餐 【第二天】 太魯閣→王記茶鋪 【第三天】 遠雄海洋公園→東臨和食餐館 太魯閣國家公園 第二天➡第一個行程 太魯閣可以說是花蓮最有名的旅遊勝地了,理所當然的被安排進行程裡,想要帶菜菜來欣賞一下
Thumbnail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Thumbnail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比魯溫泉位於台東金峰鄉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內,太麻里溪左支流斗里斗里溪側右岸山坡。比魯是居住於溫泉上方的台東部落名稱,此地是排灣族的神聖之地。這次228連假,領隊寫了計畫書申請進入大武山自然保留區,讓大家可以探訪久遠以前著名的比魯溫泉,雖然崩塌過後的比魯溫泉和廣告畫面中看起來都不一樣了還是有野溪溫泉。
Thumbnail
比魯溫泉位於台東金峰鄉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內,太麻里溪左支流斗里斗里溪側右岸山坡。比魯是居住於溫泉上方的台東部落名稱,此地是排灣族的神聖之地。這次228連假,領隊寫了計畫書申請進入大武山自然保留區,讓大家可以探訪久遠以前著名的比魯溫泉,雖然崩塌過後的比魯溫泉和廣告畫面中看起來都不一樣了還是有野溪溫泉。
Thumbnail
2019/12/03【太魯閣牌樓】→【太魯閣國家公園】→【小錐麓步道】+【砂卡噹步道】→(午餐)→【九曲洞步道】→【花蓮車站】→(火車約2.5小時)→【台北】  
Thumbnail
2019/12/03【太魯閣牌樓】→【太魯閣國家公園】→【小錐麓步道】+【砂卡噹步道】→(午餐)→【九曲洞步道】→【花蓮車站】→(火車約2.5小時)→【台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