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榕-avatar-img

蔡俊榕

1 位追蹤者
一位開業醫師,喜歡思考,相信科學與邏輯可以解決人生絕大部分的難題。
分享工作上、生活上的體驗與心得,希望能幫助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一個五,六十歲的婦女,來到診間就嚷著要驗尿,看一下她的過往病歷,才兩個禮拜前來過,顯示的數據是正常,更往前審視,她曾經為了這個困擾,已來我們診所求診無數次,大都是每隔幾週就來一次,除了偶爾一,二次的驗尿呈現陽性外,大部分都是陰性,顯示無尿路感染現象。這次還是一樣,雖然驗尿陰性,沒有尿路感染證據,她還
(承上) 在此,我想以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我對頸肩酸痛議題的看法。 頸肩酸痛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神經根壓迫的問題,另一個是肌肉筋膜或肌肉酸痛的問題。 有人是個別發生,有人是二者合併發生。 我們首先來談神經根壓迫問題。 有神經根壓迫症狀的患者,基本上都會有頸椎壓痛點。其次,就是可能俱有遠端神經皮節的
我雖不是復健科醫師,但對頸肩酸痛特別有興趣,這是因為己身的切膚之痛,和頸椎病有了不解之緣。在此,我想分享我的心路歷程和這疾病的因緣際會,前因後果。同時,由於多年身受其害的觀察,想順便講述一下頸肩酸痛應該是甚麼模樣,供大家参考。 首先,讓時間回到長庚念書的那段時光。由於再回學校習醫,是出社會後,覺得
房地產是讓貧富懸殊的重要推手,這句話應該大家不會否認。所以,要解決貧富懸殊,我想勢必要從打房,與讓貧戶也有能力可炒房做起。 這個怎麼說呢?以下是我異想天開的可行方式,或許留有設想不周到,值得批評之處,但我覺得方向是可行的。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人的情緒反應大略有喜(好大喜功,強烈榮譽感,高欲求)、怒(容易被激怒,富有正義感)、哀(憂鬱,無助)、懼(焦慮,個性敏感)、憫(同情心)。除了喜與憫這兩種感覺讓我們感覺舒服平順外,另外的怒哀懼,都會讓我們覺得痛苦不舒服。雖然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沒有明白指出它們和存在主義有密切關係,但我是覺得情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