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生命的熱情,闖出全新的世代:《闖世代》

找尋生命的熱情,闖出全新的世代:《闖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必須瞭解,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人類從未經歷過的新時代;我們也必須承認,全世界面對的高失業率並不是哪一個政府的無能造成的,或是哪一個地區特殊的狀況;我們也要務實地看清楚,那些消失不見的工作,再也回不來了,至少不能期望那些目前掌握權力與資源的「大人」提供給年輕人——因為他們成長在舊時代,他們所能理解與想像的工作職缺也隨著時代變遷而蒸發了。

 

就像《闖世代》作者一再提醒的,傳統工作消失或低薪化也許是個危機,但從另外角度來看,這個新時代是個全球化、無疆界、高獲利,既環保又慈善的新經濟型態,勢必會創造出嶄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方式及成功機會。

 

舊的時代學歷很重要、知識很重要,只要畢業自明星大學,這樣的優勢可以讓我們的職業生涯一輩子平安順遂;當時學校的任務也是確保我們離開學校之後能具備一定的知識與技術,以便立刻到公司或工廠上班。

 

raw-image

《闖世代》,2017年12月出版

 

在這全所未見的新時代裡,一切說得出標準作業流程的工作都不值錢了,因為可以外包到薪資便宜的地區或國家;因為通訊與自動化科技的進步,我們辛苦學習所擁有的既有知識或技術也愈來愈不值錢了,同時即使擁有傑出的學位經歷,在全球化之下,愈來愈多的人才競爭愈來愈少的「傳統」的好工作,這種優勢也愈來愈不足以憑藉。

 

那麼站在時代轉換的渾沌時刻,我們該何去何從?或許我們可以從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經驗、打造出許多全新典範的年輕人身上,窺見時代發展的趨向,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與貢獻。是的,為何要為那些已消失的工作而擔心憂慮呢?年輕人要有信心闖出全新的時代。

 

作者不斷提到「熱血」兩個字,沒錯,這是在新時代存活的關鍵字。在舊時代,只要我們循規蹈矩、依著前人的腳步考上好學校,獲得好證照;只要我們夠聰明有能力,就可以獲得高薪的工作,即使不太喜歡那個工作,也可以繼續待在那個職位上一輩子。可是時代變了,許多行業會不見,許多工作型態會徹底轉換。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一百分的失敗者」時代,我們被淘汰、喪失工作,不是因為做錯事情或不夠優秀不夠努力,在這個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裏,唯有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熱情,依循著熱情往前走,才有可能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即便遭遇失敗也依舊能鼓起勇氣往前邁進。

 

raw-image

找出生命的熱情,不斷往前走。Photo source : DFID

 

同時在這個高學位人才過剩的時代裏,你有學位,別人也有;你很優秀,別人也很優秀,因此唯有找到自己熱情之所在,才能夠讓我們投入的每一份努力,花費的每一分時間以及滴下無數的汗水,都像是享受,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傑出。當我們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時,遭遇到的每個挫折與失敗就不再是打擊信心的致命傷,而會被視為學習過程的必然歷程。這兩種不同的心態所形成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因為在這新的時代裏,安穩不變的工作已經不存在,唯有憑藉熱情,才能夠以長期的累積,產生真正的貢獻。

 

我也很同意作者所說的,因為年輕,所以沒什麼好失去的,犯錯的成本很低,為什麼不去闖一闖呢?或許不要一直想著求職這件事情,而是想清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自己想為這社會做些什麼事?這本書可以讓每個年輕人,甚至為那些搞不懂新時代的中年人仔細思考,我們該如何迎向這個「闖世代」!

 


 

封面圖片來源:DFID

編輯:熊編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