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樓價去年急升22%?邊度升得最勁?

澳洲樓價去年急升22%?邊度升得最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澳洲樓價去年急升22%?邊度升得最勁?

https://zagdim.com/澳洲樓價去年急升22邊度升得最勁

raw-image


近日房地產諮詢公司CoreLogic推出了澳洲2021樓市年度報告,據報告內容指出,澳洲的樓價在截至2021年11月的12個月內錄得大幅增長。像是悉尼、墨爾本、住宅物業市場的整體估值已達9.4萬億美元的新高,而銷售額亦攀升至近 18 年來的最高水平,過去 12 個月的銷售額估計為 614,635個單位。在全國范圍內,住宅價值按年升值 22.2%,是 1989 年以來的最高增幅。

報告指出,在澳洲的獨立屋一類物業的升幅更為明顯,按年升24.6%,對比全國的大樓單位(Unit)14.2%的升幅差距頗大。而對獨立住宅的偏好可能部分反映了自住需求在 2021 年在住房市場上的持續主導地位。ABS 澳洲統計局住房融資數據顯示,在過去 12 個月中,自住業主佔購買房產的擔保融資的 72.6%,而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約為 65%。

大樓單位(Unit)價格表現相對疲弱也可能歸因於澳洲單位存貨量而構成。 CoreLogic 估計,大約 56% 的澳洲單位位於悉尼和墨爾本,在國際邊境關閉期間,缺乏了海外移民的住房需求,這對租金和價值的影響尤其巨大。

而非首府城市的住宅市場在 2021 年也繼續表現出色,在截至 11 月的 12 個月內增長了 25.2%,而各州首府城市綜合價值增長了 21.3%。得益於2021年的防疫措施,加強了遠程工作的趨勢,削弱了首府城市的吸引力,以及地區對高收入、可遠程工作者的相對負擔能力。在截至 2021 年 3 月的一年中,澳洲統計局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從大城市到其他城區的內部流動比上一年增加了 5.9%,而同期離開澳洲偏遠地區前往首府城市的人數下降了 3.5%。

從報告的數據亦可反映一二,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科夫斯港(Coffs Harbour)格拉夫頓(Grafton)地區的海濱郊區揚巴(Yamba)錄得全國最高增長的56.6%。而塔斯曼尼亞的Campbell Town房屋亦有50.5%的增長。除此之外,2021年澳洲鄰近地鐵的房屋亦出現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如墨爾本的莫寧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悉尼的北部海灘(Northern Beaches)等地區。報告推測隨著疫情,越來越多的勞動力有權遠程工作,沿海或綠樹成蔭的環境更受歡迎。

avatar-img
Zagdim宅點的沙龍
8會員
64內容數
Zagdim 宅點海外於 2019 年初在香港,以海外房地產資訊平台為目標,現已發展成為具有價值的海外物業房地產平台。專門研究海外物業:包括東京、大阪、京都、福岡、吉隆坡、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倫敦、曼城等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Zagdim宅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者最重要的資訊,往往最容易被我們忽略 4月初以來,新聞標題充斥著「145%中國關稅」、「蒸發2.5兆市值」這類衝擊性內容。 而「90天暫緩期」,雖然寫進了每一則媒體標題,卻同時也是,最不被認真對待的資訊,卻彷彿沒人真正看見。但事實上,這90天才是整個年度局勢的關鍵節點 ,決定未來半年的資產節奏。
美債下跌- 真的是世界未日? 99%媒體形容:中日投不信任一票、外圍風險升高等等 中國被加關稅 、到日本或全球推遲關稅,同樣要面對一個問題 - 所有企業同樣需要大量美元。 當然兩者目標不同,前者,要加快進一步外移(所以說要搞死中國,基本不可以放生越南),而對於日本與其他國家來說,進入
當大家開始關注抗震設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那我是不是只能選 2023 年以後的新樓?」但事實是——曼谷市中心的大多數成屋,都是 2023 年以前設計、施工甚至完工的。這些建案雖然沒跟上新版法規的全套要求,但也不代表它們一概不安全。重點不在於年份,而在於這棟樓的設計概念、施工品質
或者最重要的資訊,往往最容易被我們忽略 4月初以來,新聞標題充斥著「145%中國關稅」、「蒸發2.5兆市值」這類衝擊性內容。 而「90天暫緩期」,雖然寫進了每一則媒體標題,卻同時也是,最不被認真對待的資訊,卻彷彿沒人真正看見。但事實上,這90天才是整個年度局勢的關鍵節點 ,決定未來半年的資產節奏。
美債下跌- 真的是世界未日? 99%媒體形容:中日投不信任一票、外圍風險升高等等 中國被加關稅 、到日本或全球推遲關稅,同樣要面對一個問題 - 所有企業同樣需要大量美元。 當然兩者目標不同,前者,要加快進一步外移(所以說要搞死中國,基本不可以放生越南),而對於日本與其他國家來說,進入
當大家開始關注抗震設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那我是不是只能選 2023 年以後的新樓?」但事實是——曼谷市中心的大多數成屋,都是 2023 年以前設計、施工甚至完工的。這些建案雖然沒跟上新版法規的全套要求,但也不代表它們一概不安全。重點不在於年份,而在於這棟樓的設計概念、施工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