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管理】找出屬於你的一百零一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撰文|創辦人/賴建呈 口述

Photo by Vlad Hilitanu on Unsplash

Photo by Vlad Hilitanu on Unsplash

你必然聽過「沒人是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這句語出十六世紀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所寫詩句,常被形容於生活、愛情中與他人的關係但其實更適用於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可以憑藉一己之力順利完成,即便是單純的行政工作!

很多人常感歎無法擁有一份好工作;這個好,可能是理想的薪資也可能是福利好的公司也可能是合拍的工作夥伴,當然也可能是「我長大以後想當……」的夢想工作。屬於你的是哪一種?感慨的那一類還是早已經美夢成真,每天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築夢踏實?!

非親力親為,而是找到對的人

無論是哪一種,還是得回歸到「沒人是座孤島」,即便是份教你恨得牙癢癢但為了五斗米又不得不忍耐的工作,還是需要訓練自己成為團隊(或者該說公司[組織])的一分子,更甚的是即便獨自行動也能游刃有餘完成工作。

獨自行動?你納悶,不是才說「沒人是座孤島」?不用懷疑,所謂的獨自其實還是找了人一起完成。換言之,團隊工作最重要的無非是認清自己所擔任或者該說肩負的角色,並非所有事情都得親力親為,而是有能力和智識找到對的人執行

那麼如何找到對的人?人對了就能事半功倍,這是人人通曉的常識,但知道是一回事,真能找到又是另一回事。想要認識一個人或者明瞭他人的工作能力和態度,最穩當的方法無非就是曾經共事,這個「共事」並非在同一個公司而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可能是一個新專案也可能一起「擦屁股」(幫捅婁子的人處理善後)當然也可能是單純的完成公司年度目標工作。

因為共事,所以可以在過程中察覺對方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甚至價值觀等等,也因為為了完成一件事共同努力,因此產生了革命情感,所謂的情誼也就這樣萌芽扎根,當然也可能因此結下惡緣,但這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有機會再另文說明。

共事累積「人才庫」是技高一籌的技能

工作,完成度的高低當然是重點,但懂得透過共事累積自己的「人才庫」才是終生受用、技高一籌的技能。科技與網際網路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是問題,也就是「地球是平的」概念,因此競爭對手(或者其他專業好手)可能來自四面八方,昔日「一分錢一分貨」(無論是商品或是專業智識、能力)的概念儼然已經不適用,完全缺乏競爭力;往常付出百分的努力只獲得八十分的收益(被老闆、主管看見,因此有機會加薪或升官)是常態,但超優CP值是熱門指標,老闆、主管期待支付六十分的薪資,員工卻能創造百分(甚至更多)的績效。這樣的想法非常人性但對員工而言卻是缺乏理性。

也許這些道理你早就瞭然於心,老闆、主管「非常人性」的心態已是無需言說的潛規則,你只祈求至少能擁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升官、加薪就當作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是命沒有是運。

千萬不要如此消極,「沒人是座孤島」就是在此時派上用場!

由於競爭激烈,再加上所謂的「吸引力」法則或者不用這麼「潮」的字眼,回歸到耳熟能詳的「物以類聚」,在同一個就業市場,與你擁有同樣技能的人不知凡幾,如何脫穎而出是重要關鍵,換言之,每個人都能完成百分績效,你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一百零一分,也就是額外的一分。

跨領域的優勢是可動用不同領域的人才

你可以跨領域,潛身在非專業領域裡突顯自己的專業,像是律師未必只懂打官司,也能熟稔稅法,在會計事務所(甚至在任何企業)大展身手,運用法律專業解決稅務問題(無法逃避,每家公司都必然得面對稅務問題)!這就是你的一百零一分。當然,你也可能不擅長打官司,那麼你就得訓練自己具備另一種能力,那就是一旦需要走入法庭,你也可以找到得力幫手,攜手(或者交由幫手)順利擺平官司。

跨領域的優勢是可以同時動用不同領域的人才,完成一件事,換言之,你擁有屬於自己的機動性團隊,隨便一出手都能找到專業人才,共同完成工作。而這些專業人才可不是紙上談兵,僅具備完美履歷而是你曾親力親為共事過的人才,那才是百分百的妥當,也唯有此時才需要真正的「親力親為」。

但也不是每一次都得「親力親為」,別忘記,老天唯一對所有人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個人一天都只能擁有二十四小時,因此「親力親為」的每一次都產生一群母體,這些母體可以挖掘屬於自己「親力親為」的人才庫,你可以透過母體找到這些「人才」,這也是另一種「親力親為」,無庸置疑,屬於你的一百零一分又多了一分。

在人才庫運籌帷幄是未來工作型態模組

也許你無法在一時半刻擁有超CP值的實質收益但肯定可以付出百分之六十獲得百分百的收益!因此就有餘裕擅用餘下的四十分,創造另一個百分的收益。有那麼點類似斜槓的概念,但斜槓還是勞力掛帥(無論是否是真正的體力活),在此的一百零一分是團隊概念,如何在自己的人才庫運籌帷幄!

這才是工作型態的未來模組。

沒人是座孤島,即便在公司(組織)裡工作也能積累屬於自己的人才庫,讓自己可以用最輕鬆的方式完成工作(切記,可不是光出一張嘴,把工作丟給別人,這肯定是人神共憤的事,而這種人完全不具備百分百的實力,怎可妄想還能生出額外的一分!)當你具備運籌帷幄的出色能力,贏得超優CP值的報酬(薪資)絕對近在呎尺,而工作也將越來越快樂。

你也有工作上的困擾,不知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一百零一分?歡迎留言、分享,讓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找出屬於那完美的一分甚至再多一分再多一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財富管理交流協會的沙龍
0會員
23內容數
2022/09/09
國發會近期大聲疾呼,少子化、高齡化將使台灣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未來10年預計得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只是,勞動力短缺意味有更多就業機會,然而主計總處最近發布7月失業率卻飆升至3.78%,創近9個月新高!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2022/09/09
國發會近期大聲疾呼,少子化、高齡化將使台灣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未來10年預計得引進40萬外來就業人口!只是,勞動力短缺意味有更多就業機會,然而主計總處最近發布7月失業率卻飆升至3.78%,創近9個月新高!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2022/09/07
[安靜辭職」是2022年美國上班族最夯關鍵字,只是有誰離職還大聲嚷嚷?其實是種新興上班族心態,放棄積極向上謀求升官加薪之路,轉而選擇安安靜靜完成分內工作。 只是真能如此?所謂的「分內」真的有如此明確的界定線,可以同直屬主管或同事說NO!這又干售後服務何事?
Thumbnail
2022/09/07
[安靜辭職」是2022年美國上班族最夯關鍵字,只是有誰離職還大聲嚷嚷?其實是種新興上班族心態,放棄積極向上謀求升官加薪之路,轉而選擇安安靜靜完成分內工作。 只是真能如此?所謂的「分內」真的有如此明確的界定線,可以同直屬主管或同事說NO!這又干售後服務何事?
Thumbnail
2022/09/05
「買房難租屋苦」的心情不單單只發生在台灣,世界強國美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租金大躍跳迫得租客只能遷至郊區,避免荷包大失血。高房價也讓台北市人口大幅流失,多數人工作在台北,但住往新北、桃園、基隆等地......難道只能如此? 還有其他對策可因應這波租金漲潮,有個吻當又收租合理的窩居可以安居?
Thumbnail
2022/09/05
「買房難租屋苦」的心情不單單只發生在台灣,世界強國美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租金大躍跳迫得租客只能遷至郊區,避免荷包大失血。高房價也讓台北市人口大幅流失,多數人工作在台北,但住往新北、桃園、基隆等地......難道只能如此? 還有其他對策可因應這波租金漲潮,有個吻當又收租合理的窩居可以安居?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