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東擴並納入亞太台灣應及早因應

北約東擴並納入亞太台灣應及早因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幾則國際間的新聞影響深遠:1.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0個成員國,7月5日簽署協議,批准瑞典、芬蘭正式加入;2.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6月28日在西班牙登場,邀請了非北約成員國,包括南韓、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等國領袖出席;3.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6月28日在七大工業國(G7)峰會呼籲各國盡快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6月29日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馬德里峰會直言,中國侵略台灣將是「一場災難性誤判」。北約是冷戰時期以美國為與西歐等國為圍堵前蘇聯的入侵所組成的軍事同盟,前述新聞除了讓北約東擴更進一步,更使得波羅的海成為北約完全控制的海域,使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及加里寧格勒州等海港艦隊直接被侷限於港內,日韓紐澳等國的參與看似風馬牛不相關,但卻是未來非常重要得發展,原因及影響如下:

1. 在東方牽制俄國:烏俄戰事發展至今,俄國不斷調動遠東地區的軍力及裝備以填補烏克蘭戰場的損失,若北約能與日韓澳紐等國合作,即可互為犄角由東方牽制住俄國兵力,以減輕歐洲的壓力。

2. 共同牽制中國:中國現已成為俄羅斯的大後方,大舉進口俄國石油、天然氣、軍工民生物資,並不斷提供後勤裝備或零件給俄國,由於許多關鍵組件的來源為日韓台等國,因此可以更有效阻斷俄軍後勤補給來源,並牽制中國。

3. 整合北約作戰效率:冷戰時期北約運作僅侷限在歐洲,但面對俄國乃至背後的中國仍力有未逮,因此加強與亞太各國合作甚至納入運作將可使北約作戰更為有效。

4. 英國對中國態度轉變:由於香港問題及中國參與阿根廷戰機更新案(正進行JF-17戰機的採購談判),影響到英國的威信、利益及威脅到福克蘭群島,因此過往親中的態度開始轉變。

7月6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英國軍情五處(MI5)的負責人第一次聯合露面,FBI局長稱:中國是「對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最大的長期威脅」,並警告,如果讓中國攻下台灣,將會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商業破壞之一」,台灣政軍高層應及早與美英為首的北約盟國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並關注北約動向加強合作與連繫,如此可增加台灣的國際支持力量。

avatar-img
Tommy Chi諸葛風雲的沙龍
7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著書「台灣的勝算」,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國人重新思考:台灣如何面對人力、物力數十倍的中國武力威脅與侵犯時的戰略規劃,為宣揚其論點讓全民接受,李前總長還密集在媒體曝光,其論述有部分確實可行卻也存在部分矛盾,因此常被斷章取義;這位擔任過潛艦艦長、參謀總長的海軍將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近日媒體報導國防部邱國正部長正研究,將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陸軍各軍團全銜將正式廢止,正式脫離最後一個自大陸沿用至今的軍制,也從大陸軍的門面思維轉型為務實的聯合兵種作戰型態,此舉為國軍甚至臺灣的安全帶來深遠且正面的影響,讓國軍上下對於這位陸軍官校正45期裝甲兵科、南非陸軍參大、美國陸軍戰爭學院、駐外武官
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著書「台灣的勝算」,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國人重新思考:台灣如何面對人力、物力數十倍的中國武力威脅與侵犯時的戰略規劃,為宣揚其論點讓全民接受,李前總長還密集在媒體曝光,其論述有部分確實可行卻也存在部分矛盾,因此常被斷章取義;這位擔任過潛艦艦長、參謀總長的海軍將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近日媒體報導國防部邱國正部長正研究,將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陸軍各軍團全銜將正式廢止,正式脫離最後一個自大陸沿用至今的軍制,也從大陸軍的門面思維轉型為務實的聯合兵種作戰型態,此舉為國軍甚至臺灣的安全帶來深遠且正面的影響,讓國軍上下對於這位陸軍官校正45期裝甲兵科、南非陸軍參大、美國陸軍戰爭學院、駐外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