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春季獨滑野雪與獨旅 == 飲食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獨旅時,懂得怎麼買菜與做菜,能自己弄一桌菜來吃,也是很幸福的事

獨旅時,懂得怎麼買菜與做菜,能自己弄一桌菜來吃,也是很幸福的事



這是寫在我的2024 年三月北海道獨旅與野雪實用資訊的最後一篇了,這篇來分享一下獨旅時的飲食管理。一個旅程裡,白天都是在外面運動滑雪爬山,所以吃的品質是很重要的。自從開始獨旅、獨攀、獨騎之後,我慢慢發現了我自己的能力還有一塊不足。不是體力、不是攀登、騎車、滑雪經驗、也不是砍柴生火,也不是旅遊行程規劃,而是「飲食自理」。

身為一個臭男生,常常對自己說:「隨便Lawson 或Famimart 買即食便當就好了」要是這樣想,表示九天八夜的行程,這種即食品要連吃八天,早中晚都吃,一共吃24次;自己都覺得受不了。就跟連吃八天的旅館高檔日式筵席料理一樣,就算錢包受得了,身體肯定會受不了。所以可以預想的是,後面幾天開始放棄了,不想吃超商了,跑去街上大吃大喝,吃喝完又進入憂鬱模式,佛系養生,不吃不喝,這樣是破財又沒有營養,隔一天也沒力氣滑野雪!所以事先做飲食規劃,甚至是紀律,真的很重要,尤其要對所有獨旅的男生說。

安排菜單,有效率的在超市採買作戰,熟悉當地的飲食文化,掌握「少出動,不浪費」的原則,也是獨旅功課的一環。

對台灣人來說,由於台日飲食文化很像,所以在日本的超市作戰已經是遠比在歐美的超市還要簡單多了。但是完全不做功課的就踏進陌生的日本超市,一樣可能會花很久時間在裡面。不做功課的後果,有可能面對大片的日本食材但是沒有靈感,或是在找一種只有台灣才有日本不賣的食材,或是買了只用一次的大瓶調味料。

為何要飲食自理

聰明消費是我的第一考量。我不是每次獨旅都堅持飲食自理,但當我發現當地的餐廳選擇不多,對獨旅不友善時,飲食自理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項。先講總飲食花費,我這次二世谷旅行九天八夜,我一共跑超市採買兩次,總花費是4000元ntd。我只吃了兩三次的外食如下:第一天機場內買了一份晚餐與隔一天的早餐,大概是600NTD, 第二天中午去超市旁邊的拉麵店吃了一碗拉麵與餃子,一共是450NTD, 最後一天機場的中餐三明治飲料等,一共是250ntd。去了一次當地的7-11與機場的葯妝店買各種零食、運動能量條。最後,我發現我常常在旅館裡忍不住打了十幾次的投幣飲料機買罐裝咖啡等等。我一天花在飲食上面的錢約是700NTD. (有關投幣式飲料機的花費,我在第二次去超市時就買了半打半打的罐裝咖啡與茶。如果一定止不住想喝的話,至少買超市的也比較便宜)

第一天進旅館已是晚上八點,所以在機場出發時先買了便當做為晚餐。時間足夠的話,新千歲機場國內線的大廈有很多選擇,花點時間從國際線大廳走過去,不會失望的。

第一天進旅館已是晚上八點,所以在機場出發時先買了便當做為晚餐。時間足夠的話,新千歲機場國內線的大廈有很多選擇,花點時間從國際線大廳走過去,不會失望的。


選擇飲食自理,不完全是旅遊預算的考量。主要是營養的考量。不管風味如何,營養一定要有,尤其白天都在滑野雪,又爬山又滑雪的,這飲食的能量一定要足。第二個考量是,二世谷那裡,居酒屋或鍋物店居多,都是開給洋人作夥兒吃的,裡面的菜單並不適合我這種一人旅。很適合我的拉麵店或豬排店,在那裡幾乎沒有。所以而且我這次一個人旅行,所以我也不打算跑什麼餐廳。既然都訂了一間有廚房的旅館,我打算全部自己做。飲食自理會是一個很棒的選項,只要你肯做,除了都是自己愛吃的食物之外,成就感也很高。


獨旅者的飲食考量:營養,新鮮,不要浪費

看待旅行中的飲食,可以從各個角度看。

從一個旅行者來看。想一下你每餐想吃什麼,把他一個一個列出來。你會說我要吃到飯、幾道菜和湯。早餐想吃些什麼,日式還是西式的。去了北海道,一定要吃到北海道產的什麼什麼等等的。通通列出來。

然後,開始營養的角度來看 ,每一餐都要有足量澱粉、動物與植物蛋白、纖維素與水果。做不到的話,一天至少要一份水果,動物植物蛋白選一個吃。把沒吃到的營養也補進去。


超市買到的巨大北寄貝,像是放大版的台灣蛤蜊一樣

超市買到的巨大北寄貝,像是放大版的台灣蛤蜊一樣


最後,從超市採買者的角度來看,重新組織這份菜單。不管是要炒什麼菜做什麼湯吃什麼東西,麻煩都把食材列出來。各種做出來的飯菜,有沒有什麼食材或調味是共用的,共用越多的越能上榜。比方說這次我打算早餐全改成日式的,也就是吃白飯,這樣我去超市就不必買麵包牛奶,白米也可以晚上吃。比方說我也想炸蝦炸肉排,但是為了搞油炸我要買很多油,買地瓜粉買麵粉。地瓜粉跟麵粉那有人在賣小包裝的呢!所以這種的菜單就不考慮。

牛肉蔬菜湯咖哩加白飯 (沒照到)

牛肉蔬菜湯咖哩加白飯 (沒照到)


早餐決定全採用日式的。飯前一天就煮好在電鍋裡等,漬物在超市可以買很多種每天拿一點出來吃。唯一要動鍋子的只有右邊的煎鮭魚跟水煮蛋和青菜。

早餐決定全採用日式的。飯前一天就煮好在電鍋裡等,漬物在超市可以買很多種每天拿一點出來吃。唯一要動鍋子的只有右邊的煎鮭魚跟水煮蛋和青菜。

第二次跑超市買另一種魚塊當早餐的蛋白質

第二次跑超市買另一種魚塊當早餐的蛋白質




身為一個自助獨行旅者來說,採買都要從以上三種角度去思考才行。

首先是先當個正常的食客,你在這個階段要儘量的列出你想自己在北海道吃什麼東西。我在這個階段幻想了很多可以自己做的日式美食。我想去超市自己買蟹腳來吃,買什麼北寄貝來做洋式料理,自己做牛肉湯咖哩,自己做昆布海鮮鍋,自己買早餐的漬物配煎鮭魚等等等的,看了很多網站,想了很多點子。儘量的以當地食材為主來想,參考各類網站介紹當地的美食來做規劃。永遠以當地食材為優先考量。

某一個晚餐是吃北寄貝海鮮鍋,加上一盤超市的即食豆腐。這一個鍋讓我發現在桌上吃鍋要有電磁爐,但是旅館沒有。只好拿出白天在車上用的登山用瓦斯爐。真是百密一疏。

某一個晚餐是吃北寄貝海鮮鍋,加上一盤超市的即食豆腐。這一個鍋讓我發現在桌上吃鍋要有電磁爐,但是旅館沒有。只好拿出白天在車上用的登山用瓦斯爐。真是百密一疏。


然後進到第二階段,營養師的階段,檢視是不是該有的都有。米飯一碗要生米80g,不要多買也不要少買。不要一直吃肉排一直吃海鮮,都沒有植物蛋白。再來,每餐裡的纖維素夠不夠,還要再加青菜進去。不要忘記要吃水果,日本超市一定有一堆的草莓跟蜜柑,進去超市買他們當地的水果就好。每天至少要吃一個拳頭的水果量。

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超市採買者的階段,是最痛苦的。你要把所有的剛才列的夢想中的名菜、名鍋、早餐裡的東西,「包括調味料」,全部拆成「購買清單」。清單上會是像是:「肉幾克、米幾斤、菜要幾把、蘿蔔幾根、洋蔥幾顆」然後再檢視,有沒有那些菜是「非要什麼不可,但是做一盤只要一點點,超市卻只賣大包大把的」這種事情,那就把那道菜刪掉。一刪掉,那餐營養就不平衡了,又要重新想一道菜,所以走到這裡就知道其實這個功課還蠻花心思的呢!而且到了當地超市,還要把這些東西一樣一樣的找出來,真的是很累很累。我就是這一步沒有做好,我只有想吃的菜與鍋,但沒有列很明確的購買清單,但是我又怕多買了什麼只用半匙半顆,但在超市必須一次買一袋的東西。我採買的那天早上,野雪行程像戰鬥一樣,下午再去超市作戰採買已經很累了,我也是人生第一次去日本的超市買東西,所以很多都不認識,很多以為會有的東西找不到 (比方說豆腐),不需要也吃不起的的和牛卻一大區。所以本來決定跑一次超市就好,最後還是拆成兩次。


這餐是蝦咖哩。咖哩塊買太多與昨天蝦子沒用完,自己想出來的一鍋。

這餐是蝦咖哩。咖哩塊買太多與昨天蝦子沒用完,自己想出來的一鍋。


講到那個北海道名物--蟹腳,超市真的有賣,但是一包是十支,我記得是5000Yen. 也有切一半的,我記得是十幾個半支,一包4000Yen. 這樣買一包超出我的預算,或是我這幾天都要吃同樣的蟹腳料理,蟹腳早餐,蟹腳炒青菜,蟹腳茶泡飯,這……

喔,對了,旅館的湯鍋也不夠大,一支蟹腳進不去,還要剪。旅館有適合的蟹剪嗎?

所以就像上面說的,也要先檢視旅館內的廚房配備、鍋具、電器、食具等等,甚至出發前就先寫信詢問旅館方,然後再去調整菜單。不然的話,想了一整天心心念念的部隊鍋,結果煮好時發現他們沒有桌上的電磁爐,要吃熱熱的鍋還要站在爐檯前面吃,這樣就不佳了~~

這餐主食是薑汁洋蔥豬肉

這餐主食是薑汁洋蔥豬肉


最後的幾天,通常還是要發揮老爸精神,也就是,做菜只有原則,沒有限制。沒食用油但是有牛油塊,那用牛油炒洋蔥也不錯,買的昆布汁太多,但是加到水煮的青菜裡就有味道,這就是老爸精神。拉開冰箱,創意就來,才能把多出來的那些菜頭菜尾各種肉末弄成一個可以照相的熱菜吃掉。

第二次跑超市,除了薑汁洋蔥豬肉之外,加一盒超市買的生魚片加菜

第二次跑超市,除了薑汁洋蔥豬肉之外,加一盒超市買的生魚片加菜



中午餐食自理

中餐的部份,因為每天早上都出發去bc 滑雪到下午一兩點才會回到車上,所以中餐我比較簡單。我帶了登山用的爐頭,再去市區的dcm 超市 (一個像台灣特力屋但是也賣戶外用品的超市), 買一個超小容量的瓦斯罐。然後去超市買 どん兵衛系列的泡麵六碗。每一次bc 回來,就在車子旁邊煮麵吃一吃再回旅館。中午的食物就搞定了,營養師放水過關。說實在bc 回來在車旁邊吃一碗熱呼呼的泡麵也是很幸福的事呢!

不要覺得車子旁邊吃泡麵引人注目,其實很多內行的日本當地人,就算是去雪場滑道內,他們的中午,也有不少人是回到車上,把桌子椅子張開來,在車子後面自己弄吃的,而不是吃雪場的餐廳。日本雪場的餐廳吃了很多次之後,你會發現其實都差不多那些食物,吃太多的話,下午又沒力氣滑雪,還不如自己弄小份量的食物。如果沒有瓦斯爐這些設備,中餐想在外自理,可以早上做飯圑帶出去吃,配熱水加味噌湯包;或是西式的冷食,如起司、火腿或燻鮭魚片、黃瓜配麵包,加一杯熱水充泡三合一咖啡。當然這些,包括熱水保溫瓶、便當盒等,早上準備的時間,都要列到旅行清單與購買清單裡想清楚。

最後一餐晚餐,白米吃完了,油還有一些,都是預期之中的事。所以事先在超市買「一風堂」冷凍煎餃來把油消耗掉。

最後一餐晚餐,白米吃完了,油還有一些,都是預期之中的事。所以事先在超市買「一風堂」冷凍煎餃來把油消耗掉。


最後列出幾個原則整理

  1. 調味料儘量選小包裝,可以一醬多用的醬汁 (薑汁、昆布汁) 是好選擇,除了做海鮮昆布鍋、薑汁燒肉,還可以拿來伴水煮青菜。
  2. 炒菜的油也是選小罐的,最後一天考量到用不完,菜單內可以加一個冷凍煎餃,最後一天全部加下鍋去做煎餃。
  3. 鹽可以買罐裝高品質的,用不完帶回台灣繼續用。有買上面說的多用途醬汁的話,那會用到鹽的場合就只剩水煮青菜。
  4. 成年人一碗白飯,生米是80g, 一盤義大利麵,生麵條是70g。用這個去乘上去,計算一個旅程要買多少米或麵。
  5. 跑超市作戰前,先檢查旅館廚房的各種鍋具、電器、食具等來調整菜單。甚至在出發前可以先問旅館方詳細的廚房配備。像廚房有沒有電鍋能否吃白飯,就是很重要的考量。高興買了蟹腳結果廚房鍋子不夠大,或沒有剪子這類事情,也很頭痛。
  6. 一天一人要至少吃一個拳頭量的水果,一盤量的青菜。
  7. 葉菜在冰箱通常擺三到四天就會壞掉,根莖類的可以撐一週,用這樣去調整每日菜單。
  8. 肉片可以冰冷凍,但有些海鮮不能冰不能久放,買回去就要直接吃掉,尤其日本超市會賣很多生魚片,都是當天要吃掉,在台灣在日本都一樣。
  9. 日式早餐,有飯、有蛋、有魚、有水煮菜跟漬物,其實是很不錯的一種營養組合,可以考慮. 日本超市的漬物選擇很多。
  10. 掌握流程,不要讓煮食變成一種白天的延長戰,獨旅每餐煮食的時間在20-30分鐘內。


最後要離開旅館時,我剩下不帶走的東西。一些味噌湯包、半小包鹽,剩一點點的薑汁與昆布醬,跟兩個好鹹的咖哩塊。

最後要離開旅館時,我剩下不帶走的東西。一些味噌湯包、半小包鹽,剩一點點的薑汁與昆布醬,跟兩個好鹹的咖哩塊。



一切有關正念運用、呼吸訓練、性器官探索,前列腺快感、乳頭調教、口交感受調教,肛門調教與男性高潮理解之文章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