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不再壓力山大》讀後分享X7個紓壓技巧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壓力山大?

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

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

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以下,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重點。

壓力有好的也有壞的

首先,壓力來源可分為腦力、心力、體力:

raw-image

在另一本作者的書《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也有介紹這三個力,面對這三種壓力紓壓方法也會有不同,例如體力就要好好睡覺來補充體力、腦力方面需要轉換其他事情、心力則是透過人際互動等方式來紓解壓力。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人為什麼要有壓力?沒有壓力人生就快活許多?

針對壓力心理學有個倒U理論,我們人在適當的壓力才能有最佳的表現,作者將此理論繪製成一張圖(如下圖)。

我覺得書裡面提出水杯概念解釋每個人的壓力天生會有不同,但可以透過一些紓壓方法讓我們水杯的容量變大,如同書裡的圖(見下圖)「見好就收」的虛線,是可以讓他往右移動(可以乘載較多的壓力)。

raw-image

壓力太低或沒有壓力,我們很容易覺得無聊,沒有辦法發揮真正的實力,就好比大學生如果回去上國小一年級的課,就會覺得太簡單,容易在課堂中睡著。

太高的壓力,會減損我們的表現,長時間下來甚至會產生許多負向的反應,如煩躁、生氣、疲累等。

例如:對於有些人來說,上台報告就壓力山大,結果導致腦袋空白,無法正常發揮,因此上台報告對這個人來說就是非常高的壓力源。

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上台報告雖然有點壓力,但他很享受在其中,對於這個人來說,上台報告的情境是適當的。

因此,壓力有好壓力與壞壓力,很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習紓解壓力的方法調節壓力,讓我們乘載壓力的水杯容量變大

「過得去的壓力,就變成了你的『能力』;過不去的壓力,會讓人越來越『沒力』」

就算天生讓你的壓力水杯可能預設就裝了許多壓力的水,但只要我們透學習及練習紓壓技巧,並且時時應用在生活中,幫自己減壓,可以增加我們的抗壓性唷!

紓壓技巧之7種紓壓方法

書裡介紹了7種紓壓技巧,我用自己的方式再整理一下,分別為:

  • 放鬆系:包含書中提到的呼吸放鬆法、身體放鬆、五感放鬆
  • 大腦系:大腦放下之正念冥想、感謝
  • 身體系:運動、睡眠
raw-image


紓解壓力法之放鬆系

在放鬆系中,要簡單提到壓力的機制,不得不要簡單介紹自律神經

面對壓力源時,會活化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因此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快、血壓升高),需要活化副交感神經來降低生理反應,如何活化交感神經,就是放鬆的方法降低生理反應。

生理能控制嗎?

其中,書中提到呼吸放鬆法,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理機制的!

大家會疑惑嗎?呼吸可以放鬆?!認真的嗎?

為什麼呼吸可以放鬆呢?

因為在我們吸氣時,是充電的過程,會活化身體的交感神經

吐氣時,是放鬆活化副交感神經,也就是煞車。

我們藉由放慢呼氣速度,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就可以降低心跳、讓血壓降低。

人的身體很神奇吧!

書裡介紹呼吸放鬆有以下三種方法:方塊呼吸、三角呼吸(有分放鬆版及提神版)、交替呼吸法,在這裡不詳述(但在我的IG裡會簡單分享方塊呼吸法),因為我覺得很值得自己閱讀、自己嘗試、並且好好體驗放鬆的感覺。

紓解壓力法之大腦系

如同上次分享過的書本《做自己心智的主人》提到,很多時候都是我們那停不下來,總是在「擔憂」未來或「想」到過去而引發各種的情緒、生理反應等,這些都是大腦的想法在作祟。

因此,需要讓大腦也學習放下、放鬆,書裡提到正念冥想做好事、說謝謝

我把這兩點放在大腦系的原因,因為正念是導引我們的注意力在當下的狀態,能讓我們「接納」有這樣想法的自己。

而做好事、感謝,某種程度也是需要讓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身旁的人事物,做好事及懷抱著感謝的心,研究指出做好事及感恩的心都能提升我們的正向情緒。

紓解壓力法之身體系

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睡眠都是紓壓的好方法。

尤其在書中,針對睡眠也有一些小篇幅說明如何讓自己好睡及睡眠的錯誤迷思,不過睡眠是另一大學問,但也有相關書籍可以參考,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睡眠相關書籍的心得。

結論及心得

書中有提供一個檢測自己壓力的評估表單,建議大家可以買書回去讀,並且每1、2個月就幫自己檢測一次壓力程度,透過具體的分數幫助自己覺察壓力程度。

每個人都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紓壓技巧,在這樣的紓壓方法裡,我們可以去思考紓壓的效果是當下有效?還是長期有效的呢?

這本書最建議的紓壓方法-正念,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紓壓方法,但正念冥想需要不斷地練習,如同書裡的例子,一個傘兵在平常多加以練習如何開傘,等到真正上場時,就很自然的可以應用開傘技巧。

而正念冥想也是,平常需要花一點點時間練習,最終可以自然而然地應用在生活中。

想再之後分享更多關於正念這件事。

最後,希望大家閱讀完這本書後至少可以「不再壓力山大」。

內容總結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5
/5
2會員
20內容數
慢慢微(little)量分享,我是力(Li),會分享閱讀心得、自我成長、理財、投資理財筆記、生活資訊等。 因為喜歡閱讀,也藉由閱讀讓自己改變思維, 但常常讀完就忘記(笑),為了幫助自己更深刻的吸收,所以開啟部落格及撰寫文章。 由於有一份忙碌的工作,期許自己可以定期分享文章(希望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