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集(一) 釣蝦場

2018/07/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案子為前陣子參加某戶外裝置的提案,既然落選了就拿出來自我檢討一下,順便理一下自己的設計思路。
這次參加一個主題為「調調」的藝術徵件,鑒於一直想多方嘗試創作的我,得到這份資訊後便覺得可以試看看。起初,一開始便從諧音去發想,在喝完一杯拿鐵後,我覺得能做一個釣東西的空間很讚 、 很釣釣,便跟我的夥伴說要做一個釣蝦場,然後我的夥伴就退出了
好....好吧,那我就只好自己做了(其實是他們大家都有各自的正職,不像我無所事事,也有可能是真的沒朋友)。關於為什麼會做釣蝦場當然不單純因為諧音,其實釣蝦場原本是在台灣早期的一種「快娛樂」,但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娛樂來的越來越快,於是釣蝦就變成為一個「慢活」的代名詞,這種單純等待拉桿再繼續等待發呆的過程,完全就是一個精神時光屋。而這次徵件的地點在松山菸廠,我想在一個沒有遮陰且人來來去去的廣場,創造一個釣蝦場讓大家在裡面Chill,且讓悠閒的氛圍在整個空間散布開來。
現實上與經費並無法讓我真的做一個釣蝦池,但是又想保留釣蝦池的元素在設計裡,經過觀察了解大多人們會關注在池子是因為池內有蝦(廢話),然而最會需要發呆的族群往往是成年人,對於擁有小孩的成人們,這種悠閒的時光更難得,既然如此,我便創作一個讓小孩玩樂的遊樂球池,小孩所帶來的活力也讓這個池子可以不斷被擾動。此時,大人們就可以在池外享受自己難得的悠閒時光。
 
而在裝置的材質上,我選用台灣路邊常見的遮光網做為整個空間的大遮陰,遮光網的觸鬚被風吹動時帶來的聽覺及視覺,就像是海邊的海浪聲,讓我很著迷,同時他在地板上的投影也十分動感。一般在戶外的遮光網總是在非常大的尺度,而在這個裝置我讓遮光網的高度在人可以強烈感受到的高度(3.5m),地板上鋪上5分的碎石約略8公分厚,碎石的鬆脆也可以帶給有別與廣場硬鋪面生硬的觸感,也藉由碎石將一些鋼構的組件隱藏起來。
而在一般的蝦池,它的高度通常都是只有30公分左右,大概是坐個小板凳伸腳可以踩在上面的高度,但在這個裝置我讓整個蝦池的高度提高到一般吧檯桌的80公分,除了可以增加球池的深度,也可以讓旁邊發呆的群眾可以把手靠在桌上並且優雅的撐著自己臉頰。而在蝦池的入口降到約50公分且開口朝向松菸的主要動線,人們從川流的人潮,感受到裝置的悠閒氛圍進而加入到蝦池,就像把原本匆忙的動力轉化為蝦池的活力,而這些匆忙通過裝置的人,也變成已在放鬆的人們的觀察對象。
 
對於在池子裡的小蝦子(或者有可能有網美),那些從釣竿轉化的彎曲鐵管游具,目的在增加裡面遊玩的人一些小樂趣。當他們爬上那些鐵管,就像是蝦子上鉤般的景象,掉下後,再繼續循環。
 
在本人的經驗裡,釣蝦後的料理及食用是最吸引我的(尤其是釣蝦場的料理總是特別美味!)。在餐桌聚餐的這個時候大家開始有了交流,釣完蝦後一定要吃喝一頓才算是一個完美的釣蝦儀式。對於這種最後的儀式,因應松菸可能會有的假日市集,我讓整個大遮陰下有些許的空白空間,這些空間可以做許多彈性的使用,擺上幾個棧板便可以成為另外的休憩空間。
 
當然礙於整個經費大概只有約一百萬的製作費,許多想法沒有辦法做滿,甚至整個蝦池的大小被我縮小了四到五次,若是可以會希望加上更多的燈光或是噴霧等設施,讓晚上的這個裝置可以變成簡單的酒吧空間。
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覺得最難的是釣蝦所帶來的成就感很難透過空間去呈現,而或許是整個設計並不吸睛 、裝置未來性較少等原因,連初選都沒通過(真想知道理由呀!這樣下次才能改進),但是在采風的過程中,發掘到很多台灣民間很多有趣的材料跟質感,也藉著探勘的理由拖著大家去釣一次蝦,滿足自己很久沒釣蝦的願望,也算是一個收穫吧。

延伸閱讀:
很蝦的歷史:臺灣的釣蝦場是怎麼冒出來的?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9/article/6769
高禕騏
高禕騏
興趣繁多,閒晃成癡 在設計上沒天分的空間失業者 雖然如此工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kaoyc802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