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八期】「今日痛快」倦身體,「混水釣蝦」撈觀眾:2019文博會C-Lab展區觀察側記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9/008《前山報》
◎洪啟軒

文博會與C-Lab

混水釣蝦場:釣蝦群眾與舞者
2010年始,文化部便主辦「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形成年度文化盛事(主辦單位現已簡稱為「文博會」),「2019臺灣文博會」於四月底登場,此次以「文化動動動」為主題,聚焦文化創意產業如何展現自身的動能。
從2015年擴大以來,文博會儼然已是「文創大拜拜」的指標活動,各方無不摩拳擦掌登上舞台,尤其是圓山花博爭豔館區,招來諸多知名插畫家或者Youtuber加入,如「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松尼奇尼」、「白爛貓」、「咖波」等,連續假日動輒上萬入館人次,可以見得網紅經濟的效應,如何影響了這一波文創產業的興盛。「松山文創園區」則請來奈良古字號「中川政七」,打造「大日本博覽會」的蜂擁現象,品牌設計無不大展身手,用現代流行元素打造生活美好想像。
但在「文創大拜拜」之外,首次一同加入亮相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前空軍總司令部)特別吸睛,此一區域尷尬的改造仍在默默耕耘,但雷聲大雨點小的C-Lab,此番以「文化大學堂」為名設置兩項特展,顯然有挑戰觀眾的決心。無論是「今日痛快」或者「混水釣蝦場」,事實上都可看出意圖打破觀眾與展區的距離,將展場的結構融入觀眾身體。

今日痛快倦身體

慵懶的午後,炎熱流淌在地上,像舔不及的冰棍,也像空總一帶,附近繁華的帝寶住宅,對照出日治老建築的塵封與死絕,靜靜的柏油路上,只有幾小撮人不知方向地走著。
今日痛快:游泳者
等到找到展覽禮堂,才發現「今日痛快」特展刻意選在「中正堂」,冷冽的空調吹走夏天的暑氣,裏頭更擺放了多組沙發,讓人不自覺想靠上去,你如果來,便能見到主要展區以影片的「運動」,展現了自然與人的身體顯像,但它們如此緩慢,跟「痛快」的概念怎麼好像有點疏離?包含瀑布錯置、霧中的馬匹、游泳者水中的前進,甚至最重要的──受到電子設備冷光環境影響,而顯得意興闌珊的觀眾身體。
今日痛快:霧中馬匹
一切都太慵懶了。這樣懶散,似乎也拆解了「動態」給人快速的概念,其實正巧也暴露著萬物運動的本質,所有在動的,也能只是一種緩慢的樣態。而且當這些靜寂而散漫的元素集合,便與原先中正堂內肅穆的戒嚴時期標語,形成了極為衝突的意象。觀眾在此聚集,卻又好像刻意解散了什麼。
本來,休憩原是為了放鬆,但中正堂作為前空軍總司令部軍人唯一的娛樂場所──播放電影的集會處、社交宴會的場地──,真的能令軍人鬆懈多少?可見策展人顯然有意將「今日痛快」的今昔對比拉高,觀眾在渙散中看著反攻復國語句的激昂,默誦堅持人類繼往開來的使命,這種違和的矛盾與衝突,一同把觀眾拉到展演的部分,手法令人頗為印象深刻。

混水釣蝦撈觀眾

穿過一片綠地,原來羽球館外大大貼上了標楷體的「混水」二字,真真透露著釣蝦場的氣息。一進展區,可見牆壁張貼釣蝦規則的公告,有如社區里民中心般的集合所,牆壁上也懸掛著釣竿,邀約民眾體驗。的確,大部分的觀眾都是直奔釣蝦而來,甚至連主辦活動的講者也忍不住抱怨,根本沒有人是來聽講的,全只是聽說這裡有蝦可釣──重點還是免費。
混水釣蝦場:前後半部展區對比
然而若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前後半部展場,真的有如兩個世界:前半部展區展示當代臺灣保育、怪奇書籍(這可能與協辦單位,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有關),或者天然形成之蠶蛹水晶、剖開的牛肚所製成的皮革、蕈類形成的缽碗,又或者風力、太陽能等發電原理,臺灣島上的地底高度,這些展品大多又以「英文」細密展示,呈現一種高知識菁英的環境維護觀念。
後半部展區,則有著寫「乎哇睏」的飲料冰櫃,地上擺置空酒瓶,參與民眾加入垂釣的行伍,網子與水池搭建起了釣蝦場世界。這樣的場景,似乎又與臺上演唱藍調,跳著踢踏舞的舞者呈現一種歡愉的突兀。在地與全球之間形成荒謬的對比,菁英與庶民好像也拉得越來越遠。原先的嚴肅生態議題,在這裡沒有拘束,直奔而來的群眾,似乎更忘卻了這場實驗的意旨。本來,策展人應當是有意為之,透過與環保相悖的釣蝦,使展區巧妙製造出衝突,又能配合空總原先作為「大灣」的水之意象,使水作為容器(Water as a Vessel)的理念放大,同時將觀眾納入展演運動的環節,循環出一個有機的諷刺世界。
今日痛快:沙發、觀眾、標語
但是除了撈到觀眾,完成自身的理念實踐外,混水釣蝦場真的衝擊了什麼嗎?要如何在觀眾的心上留下或深或淺的烙印,而不只流於庶民的娛樂場,菁英的展示區,或許能從更多地方著手,不僅是流於暗潮洶湧的諷諭也說不定。離場後,走回仁愛路濟南路的車水馬龍中,不禁讓人重新回顧這釣蝦場,是如何概念新穎,手法大膽,有趣的展現了臺灣文化生猛的味道──但或許、或許更能著力於觀眾對於藝術、議題的省思,使其成為一個非典型同樂會,也說不定吧,才邊走邊這樣想,正義郵局站牌幾班公車過來,載來也載走了幾批人,但前往空總的路,看來還是人跡空蕩。
C-Lab參觀資訊
從2018年開始由文化部所屬「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規劃執行,承辦諸多歷史、文化、表演藝術工作坊,旨在推動跨領域的藝術與文化合作,將社群團體串聯交流。
  • 參觀:每周二至周日,戶外空間自07:00,
  • 資訊服務處「面會吧」自09:00開始,開放至21:30。
  • 其他展演空間須參考相關活動公告。
  • 設施:提供無線Wifi、不對外開放停車場
  •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交通:捷運忠孝新生站六號出口;公車「正義郵局」路線 204、212、262、299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