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學來敲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當我還是個小屁孩時,阿嬤交代我要去學校「學規矩」,我心裏的os.是:「阿嬤妳別裝懂,規矩是那門子學問哪?」

終究我還是聽阿嬤的話,成為乖乖領全勤獎的模範生。但是,循規蹈矩的我,也一直有那麼一點奇想:「我想要多些自由,但不是那麼放縱的那種,ㄧ個人難道不快樂的支配自己的生命嗎?」
像隻金魚,我開始下意識輕輕的、反覆的碰觸、測試那個無形的玻璃缸⋯
直到讀高中時,因為生病請假就醫,看著行伍之外沒有鐘聲上下課的人們,我才更具體的體認到,原來在我們這群學生上課時,這個社會是這樣閒散的運作著。拋開遲到、打鐘、記過⋯什麼的,有這麼多人,都不在學校的小框框拘束下,亂中有序的過日子。
後來又更長大,體認到大人有好多煩惱,他們也在找快樂生活的答案⋯那是什麼?即使有更多的時間、金錢、親友、美食精品⋯我看到的仍然是不快樂的大人。
我們被好好的教育著,變成一個個好學生、好國民,卻不怎麼認識自己,關心別人,過上真正的好日子。我在台灣經濟起飛中看到人們揮霍無度的沈淪,也看到生命在經濟海嘯席捲後含恨墜落,接著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焦急痛苦之餘,更加急切於尋找生命的意義。峰迴路轉,我對快樂生活的輪廓漸漸浮現:「觀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自在的活著,是日後我兒子親口所說,他要自學的目標,這也算是我對他的影響吧!
被孩子教育的爸爸
而相對於姊姊出生時的無心,我老公阿傑是帶弟弟之後,才學習當爸爸的。
當年,剛結婚不久孩子就來得太快、太早,而我們卻還在職場掙扎,在三代同堂的暗潮洶湧中教養孩子,累壞了我們。
這個大男人,幾乎下班回家就往電視機前一屁股坐到半夜,除了洗澡和睡覺,夫妻話也說不上幾句,更別說帶小孩了。
我們辛苦的經歷過這一段,如今也不再年輕,終於明白,當時不只新手媽媽承受很多,新手爸爸心裏苦,新手爸爸不說。
阿傑是在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中被期盼到的男孩,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竟像是用功讀書的條件交換,也剝奪了男孩生活自理的能力。他不會,也不曾想過,男人應該跟女人一起做家事、帶小孩。
所以姊姊跟爸爸的相處,媽媽看來是有許多不捨和心疼⋯明明親子都是訴說著愛,為什麼卻常常遺留下的是破碎ㄧ地、尖酸刻薄的言語,收拾不了的是後悔心痛的淚痕?
從媽媽開始的改變
媽媽出去找專家、聽演講,可是都改變不了這一切。一個人的旅行,要從內而外的出發,而不是試圖從外面把他拖著走。那些帶著枷鎖的出走,終究是誤會一場,徒勞而無功。
所有的改變是來自於一點一滴慢慢的積累,媽媽只能,也只好從自己開始改變。
至於弟弟出生則是個驚喜,雖說是個性溫柔的小孩,初生時倒是很霸氣的在他爸爸臉上射了一坨胎便,ㄧ旦接受了這種設定之後,兩個人從此成了莫逆之交⋯我也說不上來,這個爸爸很是孝順這個兒子,為他做出許多不可能的改變,開始學習帶孩子,而這個兒子又那麼的理解這個爸爸,總是用自己的自在,包容爸爸的機車和暴衝。
他們是彼此最麻吉的支持與陪伴。
這時為了姊姊總是進出醫院醫不好的病,我開始試著讀中醫學養生保健,直到阿傑看這個國立大學畢業的老婆,實在讀不出什麼東西,只好自己下海看影片苦讀,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基本教育並沒識得幾個字,所以學習才會有那麼多問題!我們的基本教育並沒有教我們思考,根本不會解決學習遇到的問題!這些經驗,正好成為我們日後思考小學生的自學課程規劃時,最重要的學習架構。
看見教育的問題
來到我家姊姊該去幼稚園的年紀,她被拎到老師面前,老師說:「跟媽媽說再見!」,她就狀況外的照辦。等到隔天,老師再重施故技時,小女孩已經很狀況內的大哭起來,老師就老神在在的叫媽媽快走,媽咪只好趕快飛奔出去,但是又幽幽的摸回走廊的柱子後面偷看⋯小女孩已經嘎然止淚,跟老師要果醬夾在餅乾裏吃:「嗯⋯我最喜歡吃草莓果醬!」。
根據以上觀察,新手媽媽當時得出的結論是:
1.專家講的總有道理根據,還是他們比較了解孩子吧。
2.時間到了,讓孩子跟著學校的要求學習就好,只要家長不要額外要求,孩子就不會有壓力。
3.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個所以然,所以他們的意見不能太在意。
到了小學,雖然成績也不錯,媽媽總覺得小女孩的數學怪怪的,計算和解題是精熟了,還是不太理解原理,學校老師卻一再叮嚀,爸媽在家不可以教,以免孩子更糊塗。媽媽說:「好的,好的。」
三、四年級,學校排了代課老師、臨退教師,上課品質很糟糕,小女孩的男同學被呼巴掌,還跳牆逃課被抓回來,媽媽很擔心,到學校送東西時,竟發現全班安安靜靜,在等上課鐘響猶然沉睡中的老師,不知何時才能悠悠醒轉⋯媽咪轉身想去校長室,小女孩卻說:「我不要變成被老師點名的同學⋯」。媽媽只好咬咬牙說:「好的,我知道了⋯」
五、六年級,趁著上國中這個更讓媽媽擔心的環境前,打聽到遠在宜蘭的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可是小女孩說:「我要跟我們班同學在一起畢業!」。媽媽嘆口氣:「好吧~好吧~」
至於弟弟,他從上幼稚園的第一天,天天哭,天天說他不想去上學。媽媽的心裏很掙扎,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小男孩的話?
直到老師打電話通知媽媽去為弟弟踩壞的教具賠錢,而不是關心孩子們使用教具的安全,媽媽終於面對事實:
1.專家不一定說的有道理。
2.跟著學校的要求,老師有課堂經營的壓力,孩子就有考試、比較、活動、評分⋯的壓力。
3.要相信孩子說的話。
我們開始看見,從小不愉快的學習經驗,其實都夾帶著太多不是學習的包袱和誤會,讓我們對學習失去興趣,也失去信心,或者以為自己已經完成了學業,到了職場還是要打掉重練。因此,我們開始思考、尋找給下一代不ㄧ樣的教育選擇。
當自學找上我們
像我們這樣對教育和教養充滿疑問的父母,只有大學畢業的普通學歷,兩袖清風,待在教育保守得出了名的古都,為什麼會想要帶兩個孩子做自學這種新教育呢?自在學堂的兩個學生,一號是弟弟,二號是姊姊。為什麼是弟弟先自學,而不是姊姊呢?
因為是自學找上我們,而不是我們想要自學。
自學這個名詞,是我們ㄧ家圍著電視看公視節目「下課花路米」吃飯,正好介紹到自學生的生活,我們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有這麼先進又能因地制宜的實驗教育啊!
我們在家庭會議中跟孩子們討論自學的可能。即使如此,媽媽還是擔心的一再跟弟弟確認:「自學就不會再跟你喜歡的小朋友一起玩了耶,那怎麼辦?」。隨著弟弟灑脫的宣布:「離開朋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想要爸爸媽媽當我的老師!」。
就這樣,弟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自學了。父母兩個往自己的人生中翻箱倒櫃,試圖找出一點規則來遵行。結果是面對完全歸零,打掉重練的決心。
而這時的姊姊上了國中,說好的小校小班少競爭,全都收到抽屜去了。考試、連坐懲罰、打罵、羞辱、搜書包、第八節課⋯小女孩一下子變成小老太婆,憂鬱、疲勞、易怒⋯。媽媽覺得她該去情緒諮商,可是她不要。爸爸覺得她該跟著弟弟自學,可是她不敢。
做一個人生重大的決定,對女孩來說,太難。媽媽乾著急,也只能說:「好,不能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觀察弟弟第一年的自學,親眼從弟弟身上看到的快樂學習終於打動了姊姊,這樣自在學堂的二號學生才在隔年報到了。
弟弟慢慢的學,沒有課程表的壓力,反而學得紮實、進步。姊姊有很多被動性的積弊,反而不能像弟弟那麼輕鬆拋開包袱,需要時間去療癒,我們也只能陪伴她,等她找到自己的方向。
選擇在家陪孩子長大
我們是兩個都在家的父母,看到小孩越來越多的學習問題,很自然的就選擇了適合我們的自學教育。
選擇職場或是家庭,常常是許多爸媽的難。但是家庭經濟不該是爸媽自己承受全部的苦,一個家庭需要家人一起來經營,孩子雖小,他們也會說:「我希望爸爸媽媽多陪陪我!」,那既然相互陪伴是家庭的共識,在物質條件上就要彼此貢獻心力,相互退讓,共同分享資源。不論能不能創業,先看清消費文化的空虛,能省下的錢就是比別人賺到,家人互信互助的合作,才是最堅實的家庭經濟基礎。
陪伴孩子成長的爸媽,拾回的不只是親子關係,還有失去的健康、還有被強迫長大的童年、還有看見家庭的生活⋯
我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生命故事,也不再將家人的生活圈在一起。現在我們更加的互信,而又灌溉著獨立的能量與祝福。
爸媽不應該只是家庭賺錢的工具人,爸媽是跟家庭一起生活的家人。我們家的爸媽是自學生最重要的同學和教練,這才是我們家最大的財富。
這就是我們選擇的教育與生活。自在學堂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翠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年前的一個機緣,促成我將歷年來在臉書上的文章集結成冊。然而考量到這種紀錄題材的出版品並非主流產品,終究還是存放在電腦硬碟中,羞於問世。但螢光之微雖無法與日月爭輝,恰恰還能照見細微幽暗之處。
該怎麼書寫一個自學家庭七年來的故事呢?一條長河,一個家庭,一個實驗,該如何舀取其中一瓢水,述說完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兩年前的一個機緣,促成我將歷年來在臉書上的文章集結成冊。然而考量到這種紀錄題材的出版品並非主流產品,終究還是存放在電腦硬碟中,羞於問世。但螢光之微雖無法與日月爭輝,恰恰還能照見細微幽暗之處。
該怎麼書寫一個自學家庭七年來的故事呢?一條長河,一個家庭,一個實驗,該如何舀取其中一瓢水,述說完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每回出門,大家都稱讚我把兩個女兒教的很好,實際上,兩個女兒的教育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 從小我就看出大女兒很女性,不論優缺點;小女兒就是大喇喇的。所以很早我就用養大俠的方式去養大女兒,用養公主的方式來培育小女兒。結果公主還是公主、大俠依舊是大俠。 後來我發現了,孩子想長成什麼樣子,早就註定好了。我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每回出門,大家都稱讚我把兩個女兒教的很好,實際上,兩個女兒的教育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 從小我就看出大女兒很女性,不論優缺點;小女兒就是大喇喇的。所以很早我就用養大俠的方式去養大女兒,用養公主的方式來培育小女兒。結果公主還是公主、大俠依舊是大俠。 後來我發現了,孩子想長成什麼樣子,早就註定好了。我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