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一顆自學的種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時候,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


不然,「讓天賦自由」是什麼意思呢?人若本來就會些什麼,卻被人、被(學校)制度、被時代、被(家庭)環境所貽誤了,以致於無法「做自己」,才會浪費生命;所以非學校實驗教育是說,爸媽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耐心陪伴,就會看到小孩長出自己的樣子嗎?那可不是太美妙了呢。


媽媽我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家事婦)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如果要認真說起來,就是在他的心裏種下一顆平等的種子吧!」,爸爸略為沈吟後這樣說。


「嗯?這怎麼解釋?」


「小孩只要去過學校以後,回家開口、閉口就變成‘‘我們老師說‘’。學校制度就是對學生種下一顆信奉權力、框架的種子,日後即使選擇離開學校,一樣也還會繼續受制於框架,背著框架飛翔⋯


「欸,可是實驗教育有民主法庭、師生票票平等的校園自治,這個你應該知道吧?」


「民主校園的形式上看似平等,實質上在入學就先(用學費或理念)篩選過家長的經濟能力,高年級學生個人或小團體也很容易主導校園民主的實質發展,鬧出不少新聞事件你也不是不知道,對吧?」


「嗯,‘’這種事情我也幫不了你們‘’,有人曾對我這麼說過⋯」,同樣的,有那麼多人誤以為我們自學是高社經地位的家長才玩得動,不是沒有原因。


「做為反制,我就想讓小孩從開始就知道,關於學習的事情,我們之間並沒有上對下的主從關係,也沒有誰要對誰負責的問題。」


「例如書法,既然我們都是一起學習新的東西,美學這種東西顯然也沒有標準的唯一答案,我們之間就是可以互相討論的朋友,我們研究的是誰的方法對、說的有道理,學起來就會很投入、就會有很多收穫,這樣的學習才會真正的讓人開心。」,這說來很不可思議,因為小孩最討厭的就是寫字,洗毛筆是最討厭的N次方,但他們當時在討論各家書體間架結構的神情,倒是神采飛揚,如癡如醉。


「對啊,還常常會很機車的在他滿頭大汗之際,說他這邊還是不對、那邊還有問題⋯這樣不是很機車老爸嘛你?」,我不只一次的向他抱怨,現在哪有家長這麼打擊小孩信心的?


「對,我承認我是個沒有耐心的人,對小孩講話很機車,但我不認為一個人的信心要建立在別人對他的肯定,因為外部的環境是不確定、可變動的,我們若是讓他的信心建立在這種不確定的事情上,他才真的會覺得沒有自信!」,他中氣十足的一口氣說完。


「所以你才會一直這麼有自信,呵。」,關於這一點,缺乏自信的我是非常服氣的⋯即使我們家爸爸留級又重考過,成績老是墊底,也不會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


「我不想要隨便找容易有(膚淺的)成就感的東西來餵飽他,或是時常用浮誇的肯定、讚美來哄騙他,這麼做只會讓他失去自我評估的能力,或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做這些事,這與其說是在‘引導’小孩學習,其實就是大人(看似不經心的)在精心鋪一條陷阱,歡迎小孩大駕光臨呢。」,呃,這爸爸是吃了誠實豆沙包是吧?


「自主學習就是在孩子的心裏種下平等心而已,我們平等對待小孩,小孩就會學習平等對待自己、平等對待別人,也會平等對待父母。」,他還是很淡定的說著。


「啊喲,可是父母終究還是父母,小孩都還沒長大、還沒發育成熟,大人跟小孩怎麼才能真正的平等咧?」


「那就是大人沒有理解平等是什麼。父母當然還是父母,賺錢顧家,但是在人的世界,小孩就是一個人,整數,不是小數。」


「說個例子來聽聽?」


「例如我陪他躺著聽古琴、看浮雲時,都會天馬行空的亂聊,我不會跟他說寶寶話,而是像跟同學、同事一樣的聊天,用大人的詞彙來溝通。」,對啊,不只是古往今來的文學、歷史、哲學,電動、動畫、電影,笑話也是葷素不忌,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兄弟倆在講幹話呢⋯


「其實我們的小孩剛開始說話也是很慢、很含滷蛋啊!但是我不會替他說,也不會糾正他,這樣他的話就不會有被人用紅筆打叉叉的那種做錯事情的感覺,也不會有老是要用橡皮擦訂正的結巴。我還是聽他說,他說完換成聽我說,這樣漸漸的,他說得越來越完整、越來越清楚,因為這本來就是他要說的話,我只是讓他完成了。」


「就醬?他小時候講話(媽媽我很忙)實在沒耐心聽完(羞),我還很納悶他怎麼來台北一上台去領獎,就能從容自若的說話,委員會上輪番對戰十幾個大人物,也還能不卑不亢的(為兒少提案)條理論述,就只是因為每天跟你練肖話而已嗎?」


「也不只是這樣啦!我不是陪他看了很多早期百家講壇的課程嗎?小孩多聽有條理、有道理的人怎麼說話,他自然就會學著說話有條理、有道理。」


「齁,所以你去學校載他回家,他才會在上車時說‘我終於可以好好說話了’,哈哈!」


「對啊,看到他童言童語,害我感動一下下,以為我兒多麼天真可愛,原來那只是融入小孩社群的一個摸門,哎唷~」,說到往事,華髮老爸還是忍不住眼冒愛心泡泡。


「所以後來有家長要我們幫忙揪漢字共學課,你才會那麼堅持你不是老師齁!」


「對啊!自學從來就是小孩自己的事,是他們做研究上台報告,誰會想要看我這個臭阿北嘮叨啊?」,算您有自知之明。


「所以大人和小孩平等的關鍵是?」


「平等就是既得權益者先動手把自己的權力拿掉,自主學習是大人要先革自己的命!這樣小孩的主體性完整了,才能講獨立、自主,其他的說法、做法都是捨本逐末,把簡單的事情變複雜而已。講完了。」


嗚呼,真不愧是我們自在學堂的門面擔當,這個人,真的就是好自在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翠儷的沙龍
41會員
52內容數
王翠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2
我知道我這個人對孩子是有著相當的執著,相對於選擇上班上課的朋友,我的選擇是一直親自陪著他們長大。究竟有沒有比較好? 其實對當事孩來說,有或沒有也無從比較起,只能說,已經是他們理所當然的日常。 蛤?這是在說什麼東西,非學校就可以實驗反社會人格嗎? 好吧,要孝道傳家,總要先思考孝是什麼。
Thumbnail
2022/08/12
我知道我這個人對孩子是有著相當的執著,相對於選擇上班上課的朋友,我的選擇是一直親自陪著他們長大。究竟有沒有比較好? 其實對當事孩來說,有或沒有也無從比較起,只能說,已經是他們理所當然的日常。 蛤?這是在說什麼東西,非學校就可以實驗反社會人格嗎? 好吧,要孝道傳家,總要先思考孝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Thumbnail
要不要生小孩? 所有考慮為人父母的未來準爸媽們,以及爸媽們 可以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孩子的教養,是否有強烈決心,會負起責任? 真的有,再孕育生命吧! 教養,不只有建立在和孩子的愛與情感上 父母更有義務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
Thumbnail
如果教師的自我期許是傳道、授業、解惑,這是一種教學的主動,學生是被動,那我們該如何看待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更直球對決的說,如果自學是可以教給的能力,那還叫做「自學」嗎?
Thumbnail
如果教師的自我期許是傳道、授業、解惑,這是一種教學的主動,學生是被動,那我們該如何看待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更直球對決的說,如果自學是可以教給的能力,那還叫做「自學」嗎?
Thumbnail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Thumbnail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Thumbnail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Thumbnail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