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危機與塑膠吸管的存廢》

2019/0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過那段影片嗎?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消費者不想成為污染的罪魁禍首,但他們仍需要吸管。所以,你會看到不同材料的吸管大量湧入市場。
設計師現在必須設計塑膠吸管的替代品,但他們得非常小心。這不單是為了讓產品在市場上獲利而設計,而是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設計可以成功替代塑料吸管,政府可能會通過法律禁止使用塑料吸管。但是,問題的解決方案,總會導致其他問題。例如,台灣政府在80年代鼓勵免洗筷作為B型肝炎的預防措施。由竹子製成的免洗筷應該環保,結果卻是難以回收、分解速度不如預期、大量消耗的短命產品。
比起筷子,吸管的問題卻更複雜,重複使用的材料有清洗與衛生問題,而再生可分解的材料則有防腐處理問題。設計師考慮耗費的資源與產生的汙染。困難的不是外觀和機制,而是生產方法和材料。不論是耐久材還是可分解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設計師能做的,只不過是盡可能減少損耗與影響而已。
海龜影片是真的,污染對動物和環境構成威脅也是真實的。但是當你細想,會發現問題不是吸管是塑膠製的,而是吸管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所以,無論是不銹鋼吸管、玻璃吸管還是鑽石吸管,只要人們繼續將廢物傾倒入海中,仍然會進到海洋生物身體裡。
台灣政府的政策呼籲民眾減少使用塑膠,要求商店減少提供塑膠袋,或者額外收取袋子的費用。有天,我姐姐下班回家,帶著一個裝著烏龍茶的杯套袋。綠色棉布上佈滿貓的圖案。她說買飲料時可以用來代替塑膠袋。
好吧,有道理。
然後,她前幾天又帶回另一個編織杯袋。我查了她網購的購物車,不意外找到另一個麻布水壺袋的訂單。
偏好和消費習慣,根據消費者的觀念和信念而改變。道德消費和綠色消費已成為設計師和消費者的重要關注點。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他們的產品製造方式,以及消費帶來的影響。可分解、可再生、永續與低碳成為吸引消費者的特質。而環保的生活模式成為一種流行。
杯套袋的發明和設計立意良善,毫無疑問。然而,「環保」成為廣告標語,另一種銷售更多產品的營銷策略。設計關注的不再是,設計是否真正環保,而是能否用環保來包裝。消費者不希望自己的消費行為,對社會與自然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卻不斷說服自己,該產品對地球無害,所以他們可以放心再買一個編織袋,即使他們已經有了杯套袋。
設計師看中塑膠限縮帶來的市場需求,也因應不同需求設計各種商品。然而,一切又回到設計的初衷,改善生活品質,促進人類福祉,而不是不斷往魚缸裡倒飼料。此外,消費者應該是聰明的魚。明智地選擇,而不是隨心所欲地吃到撐死。
Odiist Odiist
Odiist Odiis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