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含有「消費」共 28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免運不是電商專利,是最強的心理成交槓桿 你可能會覺得,「免運」這種東西不是電商平台在玩的嗎? 但如果你是做自費物理治療,或是健身教練在賣一對一課程,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每天都在不自覺地面對一模一樣的心理障礙。 這篇文章要幫你解釋:「為什麼免費比便宜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一位55歲的銀行行員,因為繼承遺產的關係,多了大約2300萬台幣。 他算了一下,決定提早退休。沒想到,退休五年後,他反而陷入財務危機! 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
Thumbnail
  隨著這類的情況增加,我開始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差兩塊」、「差五塊」的問題,常去的店漲價,意味著一段時間以來的默契被打破。這個消費行程被從整個日常中Highlight出來,我們被迫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買。而當這種「重新思考」發生時,我們準自動的消費模式被「比較式」與「探索式」的思考框架取代。
Joker-avatar-img
2025/05/26
有點被引起共鳴!!! 『默契被打破』這個說法完全說中我的心聲~ 漲價的影響確實不只是那幾塊錢!!! 而是整個自動化的生活節奏都被重新洗牌了!! 我喜歡從『準自動消費模式』被迫切換到『比較式思考』這種心理轉換的描述~
「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你知道消費的類型,也分成3大類嗎? 一直以來我都很嚮往擁有一台Mac電腦,卻因為價格關係一直無法下手。因為當初一台Mac要將近四萬元,相比之下一台普通筆電只要1萬5以下就能買到,然而,花的少就代表得到更多嗎?
付費限定
接上篇,從自我實現需求到成為典範需求的消費與投資心態
付費限定
 談金錢的分級,約可分成三種,分別是花錢、賺錢與愛錢。統合起來就是金錢運用的八階。先分「花錢」八階。先是生理需求到尊重需求的消費與投資心態
作為潮流玩具領域中極具指標性的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自 2010 年成立以來,快速建立起強大的原創角色宇宙與品牌認同感。透過盲盒(Blind Box)機制,泡泡瑪特成功打造出結合收集性、潮流文化與藝術美學的產品模式,吸引大批年輕族群與潮玩收藏家。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泡泡瑪特#玩具#收藏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仔細想一件事情,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但有可能兩千三百萬人都跟你買書嗎?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吧!所以當你開了一家書店後,要放下的第一個執念就是:「想把書賣給所有人」,換句話來說就是 「 把書賣給在乎你,你也在乎他的人」
泡泡瑪特(Pop Mart)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注於潮流玩具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初期,泡泡瑪特的定位與許多傳統零售商相似,出售各類生活用品,例如文具、家居商品等。然而,創始人王寧敏銳地察覺到潮流玩具市場在中國尚屬藍海領域,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泡泡瑪特#商業#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