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賺多少錢?能活下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Money isn’t your life.
我用了好長一段「人生」一直在找尋「人生的方向」。聽起來很諷刺。臺灣的教育不會幫忙小孩找尋屬於他的方向,而急著幫他定位未來的方向,或是給他一個「亂象」。
教育的事暫且先擺一邊。
這篇文章我比較想淺談:為什麼「賺多少錢」跟「能活下去嗎」不適合拿來當問候別人的話題。
首先,賺多少錢這件事情是否被某些長輩誤會成衡量人能力的唯一標準,如果,一個人擁有的價值不能化為金錢,那麼他的價值就變得不存在,是這樣嗎?
某種程度也許是,但擁有賺錢的能力,並不一定能夠等同於賺多少錢。這就好像你不會去問一個小孩,「你將來能賺多少錢」,因為你不知道他的潛力有多少,他也許會變成川普,或者變成某個公務員,他會擁有他賺錢的能力,但你可能永遠也不能衡量他真正能賺到錢的數量。
所以,問這個題目就好像在菜市場隨意拿起一把蔥問老闆:「這一把多少?」
如果你沒有要買蔥,那麼你問一把蔥多少,到底想幹嘛?
不過,「能活下去嗎?」的確是一個好命題。
但絕對不是搭配上一個菜市場題目一起問別人,而是要拿來問自己——什麼樣的情況叫做能夠活下去?你有想過嗎?
對遊民來說,能活下去的條件很簡單,就僅僅是不死掉就叫「活」的下去。但對很多人而言,要他用遊民能活下去的方式去生活,他們會「活不下去」。這就帶出了另一個議題,其實這問題是需要看條件設定的!
能不能夠活下去是要看你所設定的生活條件。
上面那個菜市場設問,反而某種程度在呼應這件事,當你問賺多少錢、能活下去嗎的背後其實隱含的問題是,你要花多少錢?或是你要的條件生活下去,必須得相應付出多大代價?
月入10萬的人也是有可能活不下去的。看文章的你可能不相信,但你必須相信,因為如果那個人每月「必要支出」的金流超過10萬,那麼他就每個月都負債,然後活GG。所以「能不能活下去」跟「賺錢」反而不是最相關,其實該問的是「你花多少錢」才對!可這往往是一般人的看不見的邏輯盲點。
如果真要活下去,這社會不乏工作機會,再加上臺灣物價並不算太高,不養小孩的情況下要養活自己,(不挑工作)真的不算太難。但是,如果你要比「只是活下去」賺得更多,那麼你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其中犧牲更大的可能是「身心健康」。

這也是問「賺多少錢」不能問到的背後意涵:如果你沒了身心(身體和心理)健康,那麼賺再多錢又有什麼用?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有些人這樣活的下去,有些人則不行,有些人賺這些錢就夠了,有些人則永遠都不夠。我不想探討怎樣才能賺更多的錢,這坊間已經夠多人在討論,網路上隨便掬一把都是,我想告訴你的是,根本不需要賺「那麼多錢」才能過生活,在這個物質慾望無限膨脹的世界,你只要能把慾望稍微縮小,現在賺得錢就已經很夠用了。
在審視開源的同時,你觀察過自己如何節流嗎?
能否活下去的關鍵並非「賺多少錢」而是「花多少錢」。為什麼大家都不告訴你,因為資本主義的社會,當然希望慾望無限膨脹才可以賣出更多東西,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啊!所以,你懂為什麼了嗎?
當你問出賺多少錢這問題的同時,你就落入人家早設好的經濟邏輯圈套啦。

★地方Justin需要您抖內支持→ 打賞文字這邊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K會員
793內容數
這棟大樓似乎有著各形各色、各種不同的「房間」?身為Justininder,你忽然興起那種想要一一探索的好奇。喂⋯⋯不會吧,這、這未免也太刺激⋯⋯微微的不安油然而生,卻又無法遏止,那潛藏在心底的原始渴望。你,並不寂寞,我們一定是共享了什麼,才會在這裡出沒。雖然還有點害羞,但既然夜幕早已落下,就一起來玩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inin♂er 的其他內容
不太能理解那種每個月入不敷出後,抱怨自己累得跟狗卻永遠都賺不夠的人在想什麼?明明減少不必要支出,可以少賺點錢,不用讓工作賠掉生活品質,卻選擇在被錢奴役後怨天尤人,天怒人怨把脾氣發洩在周圍人身上...
這有點像眼光不好交了不適合的男(女)友,一直重複出現問題無法溝通,還一直委屈求全改變自己試圖適應這段關係,如同鐵絲箍住而扭曲生長著的松柏盆栽,直到哪一天再也無法承受了才大爆炸,兩個人都會因此受到極大傷害。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村上春樹透過談跑步,道出自己不為人所知的寫作觀。」這書封文案,像蛇一樣引誘我把整本散文讀完(就像亞當吃下禁果),我只覺得,我被詐騙了!
我覺得自己像貓。需要的時候,可能會蹭到某個人身邊一兩下,如果那人手伸過來想抱住我,下一秒就會嫌煩跳開。只是一年當中需要「別人」的次數,用一隻手就數完了。但大多數人倒是覺得我像狗。
近幾年網紅Youtuber當道,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可以明星,但一夕成為公眾人物的代價,卻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玻璃心」這詞清楚深刻描寫著,東方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對於「別人」負評的承受力,其實是敏感而脆弱的。
不太能理解那種每個月入不敷出後,抱怨自己累得跟狗卻永遠都賺不夠的人在想什麼?明明減少不必要支出,可以少賺點錢,不用讓工作賠掉生活品質,卻選擇在被錢奴役後怨天尤人,天怒人怨把脾氣發洩在周圍人身上...
這有點像眼光不好交了不適合的男(女)友,一直重複出現問題無法溝通,還一直委屈求全改變自己試圖適應這段關係,如同鐵絲箍住而扭曲生長著的松柏盆栽,直到哪一天再也無法承受了才大爆炸,兩個人都會因此受到極大傷害。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村上春樹透過談跑步,道出自己不為人所知的寫作觀。」這書封文案,像蛇一樣引誘我把整本散文讀完(就像亞當吃下禁果),我只覺得,我被詐騙了!
我覺得自己像貓。需要的時候,可能會蹭到某個人身邊一兩下,如果那人手伸過來想抱住我,下一秒就會嫌煩跳開。只是一年當中需要「別人」的次數,用一隻手就數完了。但大多數人倒是覺得我像狗。
近幾年網紅Youtuber當道,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可以明星,但一夕成為公眾人物的代價,卻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玻璃心」這詞清楚深刻描寫著,東方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對於「別人」負評的承受力,其實是敏感而脆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昨天聽到一句話,蠻有點意境的。 當人們身上的錢,比欲望少一塊時,那就叫做窮;而多一塊錢時,那就是富! 所以標準是因人而不同的。 以前也聽過有人說,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和能走多少路,都有一定的數字,太早到達額度,那就該回去了,所以不要想一夜爆富,缺多少、賺多少、用多少!步伐不要太快,慢慢走,好好看看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覺得只有努力付出才能獲得回報。然而,世界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況,世界是有很多種信念,你可以選擇想要的信念過生活。我們可以改變信念。 收入與自己認同的自我價值成正比,自己認可的自我價值越高,就能夠得到相對的高收入。也就是說,富足程度、安全感甚至是這些結果表現出的現金都會變得更多。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Thumbnail
一生中,我們都會和錢打交道,但要記住,金錢是一種能量。當我們開始賺更多錢時,消費也同步增加,這是自然現象。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金錢觀念,並且相信自己能持續擁有財富。如果你一直為金錢所困擾,可以檢視自己的心態和信念,尋找改變的方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昨天聽到一句話,蠻有點意境的。 當人們身上的錢,比欲望少一塊時,那就叫做窮;而多一塊錢時,那就是富! 所以標準是因人而不同的。 以前也聽過有人說,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和能走多少路,都有一定的數字,太早到達額度,那就該回去了,所以不要想一夜爆富,缺多少、賺多少、用多少!步伐不要太快,慢慢走,好好看看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覺得只有努力付出才能獲得回報。然而,世界並不是只有一種情況,世界是有很多種信念,你可以選擇想要的信念過生活。我們可以改變信念。 收入與自己認同的自我價值成正比,自己認可的自我價值越高,就能夠得到相對的高收入。也就是說,富足程度、安全感甚至是這些結果表現出的現金都會變得更多。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Thumbnail
一生中,我們都會和錢打交道,但要記住,金錢是一種能量。當我們開始賺更多錢時,消費也同步增加,這是自然現象。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金錢觀念,並且相信自己能持續擁有財富。如果你一直為金錢所困擾,可以檢視自己的心態和信念,尋找改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