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民憤未平勇武有理,港共政府千瘡百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未在原本的立場上退卻。大吹和風或許是中共的意思,旨在避免 G20 峰會舉行前夕節外生枝,給美國口實。G20 峰會過後,中共再無顧忌,屆時,大規模的濫捕濫告恐怕將是結局。

終究是死路一條,加上二百萬民意被「sor9ry」敷衍,六一二和平示威換來魔警連番開槍,還有烈士梁凌杰為香港流的第一滴血......假如明天發生嚴重的武力衝突,全都是港共咎由自取。此乃官逼民反,民憤未被疏導所致。

民陣表示周日不遊行,同時聲明升級必須和平。自我設限,非常愚蠢。兩次百萬人遊行夠和平了,2014 年金鐘佔領夠和平了,換來什麼?為何還要迷信成效不大的抗爭方式?不是說勇武一定會收效,但至少未被證實為完全無效,何不一試?

胡志偉說:「如果出現偏激行為,會為政府和建制派提供藉口重新集結。」難道不出現偏激行為,政府和建制派就不會重新集結?勿忘記「阿爺吹雞,全部跪低」。

泛民在此關鍵時刻隱約有跟勇武激進抗爭者保持距離的舉措,配合什麼「血債票償」一類怪論,呼籲大家登記做選民,此難免惹人懷疑,泛民會否為了選票,再次出賣香港人。

幸好雨革之後,香港發展出一套「沒有大會,只有群眾」的社運模式。泛民的光速割蓆,只會招來唾罵,未必有叫座力。

港共現在處於什麼一種狀態呢?八個字足以概括,相互卸責,謀求自保。

六月十二日當晚,林鄭發表電視講話,形容衝突為「暴動」。六月十八日的記者會,林鄭改口風,「定性示威活動是屬於警務處的責任,我贊成及同意警務處把六月十二日的示威活動定性為『暴動』」,把責任卸給警務處。

盧偉聰見記者,重申「沒說六一二整個公眾活動是暴動,僅五名暴力衝擊防線者涉及暴動」,他又說:「前線警員可以使用的武力級別,全由現場指揮官決定負責」,將開槍罪行卸給前線指揮官。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接受訪問,強調港府高層沒有參與將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及開槍發射橡膠子彈的決定。

表面講高官問責,實情卻是大家都 A 字膊,何其荒謬!

另外,二百萬人大遊行後,市民都期望林鄭在記者會中撤回修例,豈知開場白是一大堆「初心」。

盧偉聰的「五人暴動」說,有不少網民質疑:如果僅五人暴動,警方有必要動用一百五十枚催淚彈及發射橡膠子彈、布袋彈嗎?要麼警方使用過度武力,要麼五人說有問題。

至於李家超的「人肉錄音機」神功,更是惹人討厭。

未有詳細估計群眾反應就出來獻世,不同說法之間又互相矛盾,這些俱反映港共目光如豆,各部門協調出現問題。當然,這和中共急煞車,港共應對不來都有關係。

林鄭幾時死 (政治壽命終結),習近平會否被「反送中」弄得頭昏腦脹,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部份建制派已對林鄭恨得牙癢癢,工聯會的麥美娟已搶先屌林鄭老味了。前線警員亦擔心會「揹重飛」,慨嘆盧偉聰不如曾偉雄,後者至少會講句「你地冇做錯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302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