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多思考後面的代價是甚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整理上個禮拜出海的照片
想起那一天從中國來自由行的一家人
回程時爸爸帶著孩子來跟我說謝謝
說感謝讓他對於人與海洋的關係
有進一步的思考
透過解說他了解到
每一向人為的建設.陸地上的汙染
其實對於海洋來說都是息息相關的
但付出代價的往往是自然環境
千萬年累積的地貌可能被一夕改變破壞
因此我們都該更謹慎地去思考與自然的共處
有時候出海解說的動力就在這裡
一艘船上那怕只有一個人因此更多一些的思考
都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了
其實每個人每一天
都在進行無數的交換
用我們的時間勞力交換金錢
用我們的金錢交換我們需要的食物與服務
國家間也在交換著不同的資源與產品
這當中很多的交換
也不像是檯面上看到的
僅僅是價高者得這麼單純
然而恐怕也很少有像台灣面臨的困境
如此的複雜
牽涉著主權.商業的利益.政治選擇.國際情勢等.....
不管我們站在甚麼立場
有時候或許都該再多一個同理
每一個事件
每一個我們的選擇
到底付出代價的是誰?
如何才能保護我們珍愛的台灣
能繼續維持這樣主權獨立與自由民主
這值得我們更多的去思考與尋找答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會員
    109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跳不停的飛旋小海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透過《愛的藝術》,重新思考什麼是愛? 「愛」是什麼?可能每個人心中各有不同答案。我在不同時期對「愛」做了許多思考,曾經執著於從大腦來尋找答案、懷疑這定義不清的抽象概念是種偽裝,其實並不存在。但人類有時表現出的某種「情操」卻又讓我的立場動搖。權宜的做法是,將「愛」這個字放掉,直接感受人與人之間無私的表現。
    Thumbnail
    avatar
    樂思哈學
    2021-09-29
    【閱讀|《塑思考》是什麼?看日本設計師的彈性與塑性。】以柔克剛能屈能伸的「柔軟」,到底是彈性?還是塑性?兩者差別在於「彈性」是當物體被施加外力後變形,但因擁有彈性所以能夠回復原貌;至於「塑性」,更像是我們常講的可塑性,如黏土或是金屬,被施加壓力後便予以塑型,變成新的樣貌......
    Thumbnail
    avatar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6-02
    # 43《快思慢想》:人類思考的慣性是什麼?帶你改變你的思考偏誤!# 43《快思慢想》:人類思考的慣性?你也有這樣子的思考偏誤嗎?在過往的經濟學理論中常假定消費者會做出最理性的選擇,然而現實中消費者有時還是會做出看似不理性的決定,你是否也曾經做過後悔的決定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只要你是人,你就會容易犯下的這些錯誤決定吧!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1-02-26
    一本啟發思考的繪本:『長大是什麼樣子?』以前小衫常常被老師說沒有再思考,不然就是自由創作時會偷偷看同學的。為了培養小衫的思考能力,常常在聊天時問他:『為什麼?』或是『要怎麼做呢?』。除此之外,也會利用繪本,激發他的思考能力。『長大是什麼樣子?』是一本許多關於長大的問題,卻沒有答案的書,非常推薦跟小朋友一起討論繪本中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Lalamon
    2021-02-04
    Evonne決定要不要轉職的思考邏輯是什麼?這是Evonne跟你一起PM三點下午茶的第七天,今天想聊的主題是-- Evonne決定要不要轉職的思考邏輯是什麼? 這個問題屬於商業思維學院 產品經理系列課程的 #產品經理職涯 問題
    Thumbnail
    avatar
    Evonne Tsai
    2020-09-01
    要好好愛自己:是時候我們該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愛自己」我們是否都被「愛自己」這三個字綁架了?在「愛自己」論調風行的情況下,「愛自己」已經不是普通的做自己,反而成為一種流行,成為一種必須這麼做的壓力。當「愛自己」變成枷鎖而非原本的善待自己,那就不能說的上是在愛自己。
    Thumbnail
    avatar
    Yulina Huang
    2020-05-29
    共學的精神是什麼?一個文字課老師的思考筆記我想著想著,想到後來我發現焦慮的來源是因為教學效果,困難的來源是因為這樣很難安排課程內容──顧到這三個小孩,可能顧不到另外三個;反過來照顧另外三個,本來的三個可能顧不到。所以,如果上課的目的是「教學效果」,那麼把個性將近步調相近能力類同的小孩,擺在一起學習是最好的囉?但是,這是共學的精神嗎?
    Thumbnail
    avatar
    廖瞇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