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庸小說】父親的歸鄉路(連載0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結束後,台閩間的交通自是開始熱絡,泉州港應該是舢帆點點,這時候跟父親懷著同樣台灣夢的老老少少應該不在少數。

  父親第一次眼見台灣島是看見彰化的鹿港,可是,這一次天不從人願,他沒能登陸。【過海溝遠眺鹿港 無奈潮汐阻靠岸】當時小船動力不足,因為退潮的關係,父親眼見台灣就在眼前卻無緣登岸,只好隨著原船返回泉州港,重返埔頭高塘。

  我不知道這樣一番折騰要耗多少時間,也不知道父親如何圓這麼一個【返家收租欲遠航】的事,總之,回到家後,父親大概就頑皮地笑笑以對吧。

  可是,他還是覺得我還是想去台灣闖闖,如果在台灣闖出個名堂,到時候大家就可以過上好日子。於是,父親又作了第二次出走台灣的準備。【翌年再謀赴台灣 瞞兄姐暗自收租 埔頭拜別良庵公 泉州開元祭吾祖 男兒立誓錦衣還 紫雲開基守恭公 仳佑孫兒基業成】可能是前次離開家鄉未拜別祖先。所以,臨台灣門戶,卻不能登門。這次就慎重其事,到埔頭黃氏家廟拜別良庵公(黃氏蘆川衍派開基祖)。下到泉州進開元寺祭拜唐代開紫雲衍派守恭公。當年吾祖黃守恭遣子分派“五安”時,作了一首【示兒詩】云:【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隨處立綱常。汝居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朝夕勿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蒼天有眼長垂祐,俾我兒孫總熾昌。】其中強調說【汝居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即若無返故鄉,宜把他鄉當故鄉。

  這次父親仍從泉州港出航,這次父親在吾歷代祖先的庇佑下,是否能順利登陸台灣,在台灣是否能衣錦榮歸,他對未來命運的捉弄絲毫未覺,只是他的台灣夢正在航程……

【1946】

台灣記事:

1946年2月20日行政長官公署對原臺灣總督府完成全台各地的軍事交接。

1946年(民國35年):台灣實施地方自治。布袋事件、新營事件、員林事件。

1946年11月3日布袋港近況,每月入港帆船約百隻《民報》。

中國記事:

抗戰勝利後,中共和國府軍隊為爭奪受降權發生嚴重的軍事和政治摩擦,由此在美國調停下,國共雙方展開一年半之久的政治談判。談判的目的不僅為制止國共衝突,也為國家即將開始的憲政而共同協商努力。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國共最終徹底破裂,內戰再度爆發。

父親記事:

1945年第一次從泉州港出航,遠眺鹿港,潮汐阻靠岸,返埔頭高塘。

1946年第二次從泉州港出航……相片攝于2005.02.21金門大橋

相片攝于2024.02.21金門大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培毓的沙龍
6會員
532內容數
黃培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一條河 起於何處? 人們只想追尋那最長最遠的源頭! 卻很少注意到一條支流源於何處 納百川的大河感謝那些提供涓滴的小細流 一點一滴~總是一份感情 一如 朋友的 一字一言~充滿真誠感情   學庸96.12.17/00:29
Thumbnail
2025/04/06
一條河 起於何處? 人們只想追尋那最長最遠的源頭! 卻很少注意到一條支流源於何處 納百川的大河感謝那些提供涓滴的小細流 一點一滴~總是一份感情 一如 朋友的 一字一言~充滿真誠感情   學庸96.12.17/00:29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初明花初落 一片秋心話心愁 遙想天邊有微星 秋夜寒風念故友 學庸2007.12.12/00:05 作品號03-0525-03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初明花初落 一片秋心話心愁 遙想天邊有微星 秋夜寒風念故友 學庸2007.12.12/00:05 作品號03-0525-03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影搖扶疏 心馳情漾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天星淡淡 心寬情敞   學庸96.12.11/22:40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影搖扶疏 心馳情漾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天星淡淡 心寬情敞   學庸96.12.11/22:4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爸,我想出國讀書,您把房子賣了吧!」       「好的兒子。賣好了,錢拿去。」   ……      「爸,我想創業,您把退休金給我吧!」      「好的兒子。領出來了,你拿去。」      ……      「爸,我決定成家,您幫我攢的老婆本
Thumbnail
「爸,我想出國讀書,您把房子賣了吧!」       「好的兒子。賣好了,錢拿去。」   ……      「爸,我想創業,您把退休金給我吧!」      「好的兒子。領出來了,你拿去。」      ……      「爸,我決定成家,您幫我攢的老婆本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