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兒歌/童謠/韻文」教與學語言

聽「音樂/兒歌/童謠/韻文」教與學語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音樂,對於沉浸學習是一個有力的激發點。因為它訴說我們的情感、打動我們的內心,而且還讓我們運作大腦去解析音樂及其效果(如果我們希望如此)。音樂,能改變單調乏味的課堂基調,隨著音樂的自然流洩,而提供一個令人舒服的學習環境,以致於學習者可以更加輕易地發展自己的語言技能。除此之外,在課堂上善用音樂來娛樂學習者,幫助他/她們排除對外語的負面心態,同時透過音樂學習語言系統。

音樂和詩歌韻文,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基本、實質的一部分。

音樂是激發、興趣與享受的一個泉源,讓語言學習者喜愛跟讀覆誦及模仿聲音和字詞而非常有效地理解並記憶語言,自然而然地拾取一個又一個的發音、字彙和句子。

「音樂/兒歌/童謠/韻文」,是自然且真實的語言素材(語料),語言學習者可以善用其重複性與音樂性,對於新的措辭表達的學習有所幫助。

音樂/兒歌/童謠/韻文,是十分令人驚奇的教與學語言的方式,尤其是小孩,學習者可以一個一個拾掇起、逐步習得或學會發音、字彙、句型、文法以及語言的節奏韻律。

對於人類來說,好玩有趣的語言教學活動的形式之一是音樂/兒歌/童謠/韻文。透過好玩有趣的語言教學活動,學習變得自然,不會發覺到自己正在學習一種語言,語言能學得更好。

音樂/兒歌/童謠/韻文」創造一個放鬆愉悅的氛圍,引入好玩有趣的因子,刺激、激勵著語言學習者。當語言學習者聽著一遍又一遍時,哼哼唱唱、琅琅上口,他/她們不知不覺無意識地獲取、接收很好的語言輸入。

音樂/兒歌/童謠/韻文呈現字彙的使用情境和場景,表達有用的句子及表情達意的措辭,有助於發展聽與說的語言能力。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熟悉語音、聲調、輕重音等發音方面,帶有節奏韻律的字彙和句子--口白、唸、唱--也可以幫助語言的記憶。一旦記住,語言學習者會不斷重複相關字彙和句子。語言學習者可以聽到真實世界中的通俗慣用和口語表達的語言且豐富多元文化內涵。

音樂/兒歌/童謠/韻文作為語言教學的一部分,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以英語為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的學習者及非母語人士的早期初始教學過程中出奇地有效。相較於溝通交流個人訊息、想望和需求,用英語唱歌或朗讀覆誦韻文則較為容易簡單多了。歌曲和韻文很自然地對小孩有吸引力,小孩渴望投入節奏韻律的動感中、參與韻文朗讀覆誦的活性裡。小孩感覺善意溫暖、有參與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且關鍵的一項因素。團體彼此分享歌曲和韻文釋放了競爭與抑制的緊張感。容易記憶,小孩從刺激反應快速新習得或學會的流利暢達的語感中獲得顯而易見的滿足和信心。


聽「音樂/兒歌/童謠/韻文(music/songs/chants/rhymes)」,不論語言學習還是教學,自古以來就已存在,有著很多好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多語自學者
132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語言/語文,是身心五感運用的綜合性素養和能力。8個習慣可以幫助自己有效提高聽力及其理解能力…… ◦°˚\(*❛‿❛)/˚°◦
在自學英語文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挫敗,透過不斷嘗試摸索(trial and error),認知自身的學習迷思和困惑,反思並找出對應的方法策略去試圖突破學習瓶頸與障礙。
分享我的英語文有效自學方法,「精聽」&「泛聽」٩(^ᴗ^)۶
從學校教育休學以後,離開了校園,步入了社會,當完兵,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持續摸索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以及渴求追尋的人生,我開始了「自學」之路。
語言/語文,是身心五感運用的綜合性素養和能力。8個習慣可以幫助自己有效提高聽力及其理解能力…… ◦°˚\(*❛‿❛)/˚°◦
在自學英語文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挫敗,透過不斷嘗試摸索(trial and error),認知自身的學習迷思和困惑,反思並找出對應的方法策略去試圖突破學習瓶頸與障礙。
分享我的英語文有效自學方法,「精聽」&「泛聽」٩(^ᴗ^)۶
從學校教育休學以後,離開了校園,步入了社會,當完兵,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持續摸索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以及渴求追尋的人生,我開始了「自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