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是製鞋王國,但在傳統產業外移潮中,製鞋業也是第一個爆發大量出走的台灣產業。被同業視為「異類」的彪琥鞋業總經理薛永昌,當年卻逆向思考的選擇根留台灣。薛永昌如何帶領彪琥逆勢成長、快樂出航?
1990年代前後,台灣傳統產業因為勞工短缺及成本高漲問題面臨抉擇的當口,台商流行一句充滿無奈的玩笑話:「是要在台灣等死,還是要去中國找死?」
身為全球製鞋業供應鏈重要一環的台灣,許多鞋廠因大勢所趨,前仆後繼地前往中國,老舊機器重新翻修後「整廠輸出」,高級人才也需遠赴中國當「台幹」。
在此氛圍下,只有少數鞋廠選擇留下繼續奮鬥,等待下一個春天。
製鞋業爆出走潮 彪琥逆向根留台灣
原本從事鞋底加工業的薛永昌,眼見同行大量外移,他卻逆向操作,在1988年創立彪琥鞋業公司。「為了尋找低勞工成本而外移,以後勢必成為到處遷徙的游牧民族。如果只是拚價格,拚到最後也會流血而死。」選擇根留台灣、深耕台灣,被同業視為「異類」,薛永昌一語道出他的獨到見解。
薛永昌表示,傳統產業不是落後產業。在前往歐洲考察的過程中,他看到許多百年老店,歷經父子傳承後依舊屹立不搖,探究其原因,除了好品質之外,主要是擁有自有品牌與通路。他決定效法這個路線。
一開始,薛永昌就為彪琥規劃了四個五年計畫:第一個五年,完成廠區基本建設;第二個五年,達成多樣、多量、多品牌,半自動化生產;第三個五年,擁有自營通路;第四個五年,推廣自創品牌。
就這樣按部就班下,第一張外銷義大利的二萬雙寶寶鞋,開啟了薛永昌進軍製鞋業的敲門磚;接著,他又以接日本訂單奠定了品質基石,在1989年賺到第一桶金──100萬元;而後,彪琥製造的學生鞋獲得肯定並熱銷,再創事業高峰。
鞋界柑仔店 有單就接練就十八般武藝
早期台灣鞋廠在講求生產規模、成本效益的觀念下,都走「專廠專製」的路線,例如運動鞋、紳士鞋、女鞋、涼鞋、海灘鞋、兒童鞋等各有專精,井水不犯河水。Yahoo拍賣網站有一句知名廣告詞:「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通路可以如此,但對於生產者而言,「甚麼都要生產」可就奇怪了。
然而,薛永昌考察歐洲時,卻發現當地的知名大廠,一條生產線竟然可生產28種鞋款,應變能力超強。彷彿醍醐灌頂般,薛永昌驚覺一味降低成本的概念,只是停留在代工層次,要創造附加價值,唯有創新與多樣化才是王道。
薛永昌回國後,隨即採行全新的接單策略──各種鞋款來者不拒,當作是練功夫。為了因應這種變化,薛永昌對員工也提出「333」政策──每一台機器設備至少都要有3個人會操作;每一個製程或關鍵技術,都要有3個人可調配;每位員工在廠區內至少要會3種技術,以便靈活調度、相互支援,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台灣鞋廠沒有人願意這樣做,也做不來。」薛永昌斬釘截鐵的表示。「彪琥」因此培養了優越的生產技術與設計能力,得以協助客戶解決「疑難雜症」,就像是製鞋業的柑仔店,雖然不起眼,卻默默練就十八般武藝。
有一次,薛永昌接了一張日本客人50雙鞋子的訂單,公司內部無論是生產經理還是採購人員,都認為這不敷成本,光是剩下的鞋料就超過訂單價值。不過,薛永昌還是堅持完成:「別人不做,我們做,這是彪琥的利基。就是交朋友啦,換得人脈,以後日本客戶不管大小單都找彪琥。」
不過,這樣的轉變也不是一帆風順。曾有一批要出口日本的鞋子,因為技術與材料複雜,造成鞋面與大底貼合容易「脫膠」,致使客戶索賠300萬台幣。薛永昌二話不說就接受了:「賠償不是壞事,雖然損失很大,一方面記取教訓,一方面客戶對我們的負責也表示肯定。」
事實證明,彪琥因為勇於負責,因而贏得了客戶的尊重與信賴,實際賺更多。
成功開發防水軍事鞋 躋身製鞋業領先群
經過了幾次「震撼教育」,彪琥脫胎換骨轉大人,是目前台灣少數同時具有設計、開發與少量多樣生產能力的鞋廠。而真正讓彪琥展現實力的,則是2009年88風災後,防水軍事鞋的開發。
「看到國軍救災,卻無法穿著一雙安全又完全防水的鞋子,很不捨,於是趕緊找鞋材與紡織廠研究,開發出防水透氣材料,同時投資200多萬元、調整生產線,三個月內就把訂單完成。」薛永昌回憶起當年的景況表示,一切都是機緣,但是也是給有準備的人。
對於這種高難度又緊急的單子,其他鞋廠不可能應變過來,因為軍事級鞋子,材料與檢驗標準非常嚴格,沒有三兩三過不了關。默默打底、隨時接受挑戰的薛永昌發揮了冒險精神,一舉將彪琥推上製鞋業的領先群。「創新靈活一直是彪琥鞋業的強項。」薛永昌道出成功的原因。
自創PUHU品牌 力拚阿瘦與La New
談起當初創業的精神與期許,薛永昌表示,將公司取名為「彪琥」,是因為「彪」和「琥」皆具動物王者風範、充滿活力。另外,薛永昌近年來積極打造自有品牌,並命名為「PUHU」,其意義是「Power U, Health U」也就是「給你活力與健康」。薛永昌希望自己跟員工都能具有這樣的衝勁,成就王者之姿。
彪琥鞋業成立迄今24年,堅持百分之百MIT台灣製造,也不用外籍勞工。在外銷市場上,面臨中國、東南亞的低價競爭;在內銷市場上,則面臨La New、阿瘦兩大知名品牌的夾殺,薛永昌卻毫不畏懼:「左看右看都是紅海市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差異化、多樣化,以自有品牌與通路經營,來創造藍海市場。」
2004年彪琥開始布局通路,最多曾達20個據點。可惜經驗不足,產生了虧損。薛永昌表示,這是他碰到的最大困境,幾乎讓他一度想到要放棄。後來,薛永昌將據點縮編到五、六家,穩定軍心後再出發。「有人形容說:生產管理是理性的,通路行銷是感性的。我花了近千萬才認識到。」花錢買經驗的薛永昌語重心長地感嘆道。
重新調整心態站穩腳跟的彪琥,2009年進一步轉型成為具有服務與行銷能力的「台灣鞋故事館」,成為台灣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鞋子觀光工廠,並以體驗行銷、健康訴求等方式來博取消費者的忠誠度。
勇於投資更新設備 為員工謀福利
雖曾經遇到挫折與挑戰,薛永昌始終快樂面對,並抱持希望迎戰。這種精神也擴及到每位員工。「我總是勉勵員工要瞭解公司的目標與願景,有困難共同承擔、有福大家同享,這樣你就會自動自發,努力去創造價值。」薛永昌不希望員工只會工作領薪水,因為那樣不會有熱情投入。
薛永昌認為,彪琥的成功來自於全體員工的努力。目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彪琥員工年資超過20年,可見大家把彪琥當成自己的事業。目前,彪琥的第五個四年計畫即將推出,其中的第一個願景,就是在台灣再創造100個工作機會。
非常照顧員工福利的薛永昌表示,公司賺錢首先就是要改善工作環境,購買新機器提升工作效率。2004年新建廠時,薛永昌特別花了300多萬在六樓設立員工交誼廳,可見其用心與貼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快樂出航
在強敵環伺、市場脈動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彪琥依然逆勢成長。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薛永昌表示,他就是透過這樣的精神來迎接挑戰。他曾多次遠赴歐洲考察與購買機器,不斷地把最新的技術與觀念帶進台灣。
從學生時代起,薛永昌就喜歡看《實業世界》之類的雜誌,創業後更是喜歡上課充實自己。不論是鞋技中心的製鞋實務班、中山大學的企管研習,還是卡內基、資策會的進修課程,甚至三天五萬元的高階管理專題,薛永昌通通不落下。他形容自己像是個求知若渴的「職業」學生。
對於時下年輕人,薛永昌特別提醒道:「進入職場時,要有積極求知的精神。」至於管理階層,也應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把知識變成智慧,最終累積成文化。
薛永昌還特別製作了一首彪琥進行曲〈快樂出航〉,並親自哼唱:「乘長風破巨浪,我PUHU勇往前航,哥姐們同舟共濟,大家一心鞋子上,創新果敢志氣昂,PUHU普照全台灣……」
歌聲甫落,薛永昌信心滿滿地表示,彪琥堅持要在台灣建立一家正港MIT、超過百年歷史的鞋廠,而且是個充滿希望、快樂出航的鞋廠!
看雜誌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