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都會美眉回鄉 張鈺萱為莿桐開創新商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田中央」也能享用美食?沒錯!雲林莿桐農會推出五星級的在地美食──「浪漫的稻田餐桌」饗宴。用餐前,來賓還得打赤腳走入田間,「腳踏實地」體驗農民栽種的辛苦與感恩大地的回報……
raw-image

第一次看到「說稻做稻」莿桐生活農民曆時,令人訝異。它的封面不是一般薄薄的、印刷粗糙的黃色或紅色小冊,而是一本簡約淡雅的精裝書。忍不住拿起翻閱後,發現裡面除了醒目的節氣農產羅盤外,還有農業達人、在地小吃、庄頭廟宇的介紹,儼然是一本記錄莿桐地方生活點滴的旅遊書。

raw-image


raw-image

「說稻做稻」

全國第一本農會出版「生活農民曆」

負責出版的雲林縣莿桐鄉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表示:「農民曆太多了,我要做一本農民會看而且看得懂的農民曆。這本農民曆把莿桐鄉民的生活點滴融入其中,絕對是全國農會的創舉。」

人口三萬多、大多以務農為主的雲林縣莿桐鄉,一般人可能覺得「陌生」或者認為是個不起眼的「庄腳所在」。可是,近年來莿桐逐漸以各種創意活動浮上檯面,例如2007年起陸續推出的「孩沙里花海」及彩繪稻田活動,利用紫色、綠色稻葉在田中拼出愛心圖、OPEN HEART等,吸引約十萬愛花人士前來,讓這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一舉入選台灣十大景觀花海。

為迎接2013年底開幕的雲林農業博覽會,2014年2月1日起,莿桐鄉將擴大推出「情定孩沙里」,近40公頃一望無際的花海,繽紛多彩將更勝以往。


raw-image



raw-image



「浪漫的稻田餐桌」

在地美食比五星級餐廳更讓人感動

2013年11月底,莿桐農會與「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團隊」合作舉辦「浪漫的稻田餐桌」饗宴。「田中央」也能享用美食?沒錯!活動在遊客體驗開鐵牛車後展開,用餐前,來賓還得打赤腳走入田間,「腳踏實地」體驗農民栽種的辛苦,感恩大地的回報……

當然重頭戲就是在地美食,由農會的家政媽媽掌廚創作出比五星級餐廳更讓人感動的料理——番茄沙拉盅、楊桃炒飯、青醬蒜頭佐松板豬,以及懷舊的番茄切盤沾上砂糖醬油老薑末。阿嬤的味道、小時候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

一樣的素材,不一樣的氛圍與創意,讓來賓有了超乎想像的驚豔與感動。張鈺萱總幹事熱情地說:「純樸的農村也有浪漫的時刻,希望大家多來認識莿桐的美好與熱情!」

一般印象中,農會總幹事通常是上了年紀的「歐吉桑」,莿桐鄉總幹事張鈺萱卻是一身時尚打扮的「美眉」。國貿系畢業、擅於行銷的張鈺萱,原本在台北上班,2007年因為感念農民辛苦、想念故鄉,毅然返鄉就業。

「剛要回來接總幹事也是滿掙扎的,畢竟在都會上班,事業跟工作都穩定。」張鈺萱談到當時的心境表示,農民會做不會賣,更不會算成本,她希望能將在外所學灌溉自己的故鄉。

在重男輕女的農業環境中,對農業原屬外行的張鈺萱如何脫穎而出,領導農會與農民開創新機?張鈺萱謙虛道:「在陽剛與傳統環境中,長輩會將我當成鄰家小女孩,我也會用女性的溫柔、親切態度,跟阿叔、阿伯打交道,完全沒有隔閡。」

然而,有人不免懷疑:這「農業菜鳥」能成為莿桐農業的領航者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都會美眉

讓農民找回尊榮感

莿桐鄉的產業90%是農業,農民平均年齡61歲。面對這樣的條件,張鈺萱回憶道:「蒜頭、米、楊桃是莿桐三寶,但當時農會只有輔導銷售蒜頭精一項,一般人不知道莿桐有甚麼寶貝,農會要想辦法幫農民作行銷賺錢。」

張鈺萱首先想到的就是農村要有活力、農民要年輕化。可是談何容易啊,年輕人都出外討生活去了,誰留在這「鳥不生蛋的地方」?另外,雖然她一心想幫農民找回「尊榮感」,但農民看天吃飯,豐收時穀賤傷農,颱風來時產量銳減,農民必須自行承擔辛苦與風險,好康卻讓菜蟲包了。「瞎米是尊榮感?」農民更多的感受是「欲哭無淚」。

然而,張鈺萱卻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雄心壯志。「我們就設計一個有莿桐意象的Q版公仔,戴斗笠穿蓑衣,十足的農村味。」張鈺萱信心十足地談到農會轉型的第一步。有人看到臉色紅潤的公仔,詫異為甚麼臉色比關公還紅時,她俏皮地回答:「那是日頭曬的,不是喝酒喝的啦!」

許多人來農會洽公或到信用部辦事,看到名片、存摺上都印上公仔的可愛版,紛紛稱讚:「農會有在改變喔!」

另外,以往農會辦農產品競賽,農民得獎了,回家後卻把獎盃放到倉庫裡,張鈺萱覺得很可惜。於是,她上任後第一年辦稻米競賽,就用古亭畚(昔日穀倉)作為獎盃造型,純手工打造,每個都是獨一無二。得獎的農民會歡喜地把獎盃放在客廳,一來有榮譽感,二來可當擺飾,甚至有些農民還表示,「這是不可賣的傳家寶!」

莿桐農會在張鈺萱的精心規劃下,每年都不斷更新、創新,也針對不同的比賽設計具有特色的獎盃。「有位農民說他會更努力耕種,每年都要得獎,就為了蒐集獎盃。」因為獎盃獨特而帶動農民參與比賽,提升產品的品質,是張鈺萱始料未及的收穫。

雲林縣是台灣第二大糧倉,僅次於彰化;而莿桐鄉的稻米在2007、2008、2009連續三年,每年均有農民的稻作入選台灣十大經典好米,莿桐農民更是曾經入圍經典好米團體賽前10名。張鈺萱表示,入選團體賽十分不易,因為是不分農民、不分品種的混合評比,這也代表著莿桐全體農民共同獲得的肯定。

此外,莿桐鄉也致力於推廣在地品牌。一首流傳的打油詩寫道:「濁水溪畔莿桐巷,五百甲圳米最香;昔時良米獻天皇,今日好米全民享。」莿桐巷、五百甲圳指的就是雲林莿桐地區,而昔日高貴的「獻納米」是要敬獻給日本天皇,一般農民看得到、吃不到。如今,莿桐鄉農會重新採用「五百甲圳」品牌,把享譽日本的經典米推向市場。張鈺萱說:「庄腳人要有庄腳味,用地名當品牌有夠力,而且這樣的復古可以連結昔日光彩。」

有了不一樣的身分標章、獎盃與屢屢得獎,莿桐的能見度、曝光度都提高,還有農民打趣說:「現在走路有風!」純樸的農民以及認真的農會同仁,果真找回了「尊榮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創意行銷

莿桐三寶打響名號

除了稻米,雲林縣的蒜頭產量與品質也是全國首屈一指。開車經過莿桐鄉的外環道,「蒜頭香味傳台灣」的意象地標醒目地矗立路口。莿桐的土壤與濁水溪的水質,適合蒜頭生產,造就了莿桐蒜頭夠嗆、夠辣。張鈺萱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說:「讚!」農會也推出俏皮、傳神又有力道的「莿桐說的蒜」品牌與口號,頗有「唯我獨尊」的氣勢。

農會還異想天開地舉辦「蒜頭裝置藝術」競賽,吸引許多社區與學生呼朋引伴參加,開玩笑說要去「裝蒜」。蒜頭除了下菜入味,還能成為藝術品,也是一絕。

除了稻米和蒜頭,莿桐三寶之一的楊桃,品種採用軟枝楊桃稼接馬來西亞8號,成功培育出橙黃色熟果外皮品種,鮮甜多汁,不僅通過農委會「國產優良品牌水果」品質認證,還勇奪兩次全國楊桃比賽冠軍,奠定了品質霸主的地位。

為了幫「沒沒無聞」的莿桐楊桃行銷,農會除了協助設計簡約日式風格禮盒,還舉辦「楊桃音樂饗宴」。知名度大開後,竟造成產量不足、市面缺貨的窘境。張鈺萱露出欣慰的笑容說:「想吃莿桐楊桃,手腳要快!」

raw-image


raw-image



鼓勵青年回鄉

在地達人遍地開花

打響稻米、蒜頭與楊桃的知名度,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張鈺萱,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反而到處考察並觀察市場動態。

為了鼓勵年輕人回鄉,農會組成五人團隊,選定玉女蕃茄為推廣作物。剛開始舉辦說明會時,農民參與還算熱絡,但是一聽到需要花錢蓋溫室,農民馬上「腳底抹油」,逃之夭夭。張鈺萱見狀,除提出免利息貸款做為鼓勵,農會與農試所更配合輔導農民,包括土壤檢測、選種、實際田間教學、栽種管理,最後再自創品牌行銷。

「認真打拚就有機會。」一些勇敢嘗試的農民第一期生產後,因為產品品質優異,熱賣到爆,農民樂得笑呵呵。

為甚麼敢大膽鼓勵農民投資?張鈺萱信心滿滿地說:「這都是經過觀察評估的,因為玉女蕃茄在市場供需相當穩定,價格也不錯。」

另外,就讀屏東農專的林春生畢業後,學以致用回鄉帶領蕹菜(空心菜)產銷班,進而成為「蕹菜達人」;「帥哥」魏輝宏也在自己不斷努力學習與農會輔導下,種出皮薄、鮮翠多汁的青椒,「甜椒達人」之名不脛而走。

看到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都有不錯的成果,張鈺萱溫馨喊話:「景氣不好可以回鄉!不會沒關係,我們會輔導,和你一起完成夢想。」


raw-image

溫室悶熱情況下採收空心菜,依然笑逐顏開的農婦。


raw-image



raw-image


老農甩包袱

好厝邊為農民開創商機

年輕人經過幾年的培訓,戰績輝煌,莿桐的老農們是否也能甩開舊包袱跟上腳步?張鈺萱表示,一開始老一輩農民真的很「鐵齒」,一提到改變慣行農法、安全用藥或是生產履歷等名詞就跳腳。

「拿鋤頭比打電腦簡單!」這是老農的普遍反應。然而,張鈺萱依舊鍥而不捨地溝通,導入農試所的教學與輔導、組織產銷班,甚至在田間增設視訊系統,作物一有狀況或病蟲害,農試所的博士專員就能即時輔導與改善。經過一番體驗與洗禮,農民才驚覺農會的輔導「這麼好用、這麼厲害」。

以體貼的心為產品說故事、以創意設計凸顯特色,以熱情活力行銷莿桐,身為農會總幹事的張鈺萱一語道出她的願景:「莿桐農會永遠是農民好厝邊,隨時為農民開創商機。」

「觀念帶動品質,改變帶來希望。」莿桐鄉的農民在超越傳統的創新與行銷中,已然走出屬於莿桐特有的成功之路。

看雜誌首發2014/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岳翔雲(花甲玩童)的沙龍
24會員
190內容數
說文解字:盼者─(1) 看─「左顧右盼」 (2) 希望─「希盼」 (3)美─「美目盼兮」。台灣有很多認真踏實的中小企業甚至世界矚目的隱形冠軍。也承傳了優秀的中華文化以及展現特有的在地文化,秉持「擁台灣開疆闢土、覽文化承先啟後」精神,讓我們換個角度,透過關懷、文字、鏡頭,一起看見台灣之美、看見希望!
2020/01/14
聯米企業堅持守護稻米文化,並致力成為帶動健康米食的「火車頭」。葉俊宏 文☉岳翔雲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中興米,不僅在台灣早已家喻戶曉,更是台灣第一、也是唯一通過597項農藥檢驗成功外銷日本的台灣廠商。2015年,聯米公司更是吸引日本第二大糧商「木德神糧」集團前來合作,在台成立「台灣木德生技公司」,
Thumbnail
2020/01/14
聯米企業堅持守護稻米文化,並致力成為帶動健康米食的「火車頭」。葉俊宏 文☉岳翔雲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中興米,不僅在台灣早已家喻戶曉,更是台灣第一、也是唯一通過597項農藥檢驗成功外銷日本的台灣廠商。2015年,聯米公司更是吸引日本第二大糧商「木德神糧」集團前來合作,在台成立「台灣木德生技公司」,
Thumbnail
2020/01/14
劉佩絨 從玻璃藝術品、步步驚奇的黃金隧道,到世界第一座玻璃媽祖廟以及全球首創宇宙塔,台灣玻璃館總能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化為現實,結合各團隊共同完成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開創玻璃素材的無限可能……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
Thumbnail
2020/01/14
劉佩絨 從玻璃藝術品、步步驚奇的黃金隧道,到世界第一座玻璃媽祖廟以及全球首創宇宙塔,台灣玻璃館總能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化為現實,結合各團隊共同完成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開創玻璃素材的無限可能…… 來到彰化縣鹿港鎮的彰濱工業區,從遠處就能看見一棟猶如航空母艦的
Thumbnail
2020/01/14
台灣玻璃館開車約十多分鐘即可抵達鹿港老街。鹿港是清治時期台灣對外重要的經商港口,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因發展甚早,鹿港保留了眾多文物古蹟,也造就了講究的飲食,絕對值得來一趟古蹟與美食之旅,親自體會鹿港獨特的人文風情。   1. 鹿港天后宮 巧奪天工的技藝 外面都是美食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
Thumbnail
2020/01/14
台灣玻璃館開車約十多分鐘即可抵達鹿港老街。鹿港是清治時期台灣對外重要的經商港口,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因發展甚早,鹿港保留了眾多文物古蹟,也造就了講究的飲食,絕對值得來一趟古蹟與美食之旅,親自體會鹿港獨特的人文風情。   1. 鹿港天后宮 巧奪天工的技藝 外面都是美食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地瓜葉、空心菜、紅鳳菜、小白菜、川七、茼蒿、小松菜、福山萵苣、高麗菜、花椰菜.....很多長輩們不只吃過這些台菜裡常見的入菜種類,甚至自己也有種過! 但是~長輩們有吃過紅火焰萵苣、紅捲萵苣、跟水耕種植的蔬菜嗎? 來跟著文章一起看下去,一起看看本次送哪些友善無毒蔬菜到老人食堂! .....
Thumbnail
地瓜葉、空心菜、紅鳳菜、小白菜、川七、茼蒿、小松菜、福山萵苣、高麗菜、花椰菜.....很多長輩們不只吃過這些台菜裡常見的入菜種類,甚至自己也有種過! 但是~長輩們有吃過紅火焰萵苣、紅捲萵苣、跟水耕種植的蔬菜嗎? 來跟著文章一起看下去,一起看看本次送哪些友善無毒蔬菜到老人食堂! .....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鄉村生活的日常,每天近距離和土地接觸,日覆一日依著節氣不斷律動著,明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當時序進入「白露」之後,氣温漸漸轉涼,此時日夜溫差大,正適合秋冬蔬菜作物的成長,慢島學堂迎接秋季蔬菜班開課第一天。
Thumbnail
​ 來到苗栗縣山城除感受濃濃客家情外, 在春、秋季節家家戶戶總瀰漫著且清新且濃郁的桂花香, 『前蘭後桂』詮釋著客家文化豐富的層次感,桂花成為客家族群代表花卉勤奮樸實的客家婦女利用垂手可得的桂花發展出各種美食, 一份懷念的味道喚起過去的記憶,滿載著對故土的熱愛和情感, 期望透過【桂花品東西】傳達出山城
Thumbnail
​ 來到苗栗縣山城除感受濃濃客家情外, 在春、秋季節家家戶戶總瀰漫著且清新且濃郁的桂花香, 『前蘭後桂』詮釋著客家文化豐富的層次感,桂花成為客家族群代表花卉勤奮樸實的客家婦女利用垂手可得的桂花發展出各種美食, 一份懷念的味道喚起過去的記憶,滿載著對故土的熱愛和情感, 期望透過【桂花品東西】傳達出山城
Thumbnail
你知道穿越卑南美農村的台九線,附近曾經有卑南族的古獵場嗎?位於古老獵場上的聚落旁,有一座耕耘多年的有機農園。農園主人最初轉做有機時,把釋迦賣給批發商,竟被嫌說「要加收清潔費拿去倒掉」! 但現在,每個星期天清早,都有忠實顧客群在市集等著要買他的農產。
Thumbnail
你知道穿越卑南美農村的台九線,附近曾經有卑南族的古獵場嗎?位於古老獵場上的聚落旁,有一座耕耘多年的有機農園。農園主人最初轉做有機時,把釋迦賣給批發商,竟被嫌說「要加收清潔費拿去倒掉」! 但現在,每個星期天清早,都有忠實顧客群在市集等著要買他的農產。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