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錢更重要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好像越來越不看重金錢
是這樣嗎?
如果是要浪費,比如購買不需要的東西,或者不小心從口袋裡掉出來,那麼即便是10塊錢,也覺得多了。
但若是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物身上,或者為了甚麼精神上的滿足而拒絕接受錢財,比如學習任何和生涯規劃有關的課程、能夠強化自己生活和工作效率的方法、能夠創造家人一小段幸福快樂的小確幸、能夠帶來內心崇尚自主獨立的滿足,那似乎心裡能夠接受的損失,或者說可預期的獲利的減少,相對過往而言,失望的門檻提高了很多。
比起以往錙銖必較的看法,現在的自己越來越重視錢買不到的東西,因為漸漸地清楚,追求金錢,不如追求能透創造金錢的價值。「人兩腳、錢四腳,要怎麼樣才能夠追上錢?」這句或許對於6-7年級的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正是貼切的形容我們至始至終根本難以用收入的速度來追上支出,追上物價的膨脹,因為若是追錢嘛,就像火災時想爬樓梯和濃煙比誰的速度更快,終究是徒勞。

能夠創造財富的,不是財富本身,我們以往總是誤以為追求財富就能讓我們得到自由,得到快樂,但這其實只是這個物質和權力瀰漫的世界所帶來的錯誤地誘導。能夠創造財富的,只有人自己,如何運用你的時間、如何運用你的注意力、如何追求個人的卓越、如何追求對他人的價值、如何追求對世界的回報,即便只是是立志成為在金融市場裡維生的交易者,金錢從來都只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衍生的副產品而已。或許這並不是古往今來的定論,但我相信這是這個19-20世紀資本主義帶來的貪婪以及邪惡環境的另一面,相對公平的現實。

能夠服務越多人,就能夠賺進越多財富,你的所得、收入、地位,都只是反映你個人的思想和技能水平而已。

隨著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科技更飛快的進步,所有權力越來越透過互聯網的領域變得普及以及矮化,這是一個比起以往,人們對於貧富差距感覺更不均的世界,但卻是一個比起以往,每個個體也變得更有權力的世界。

你可以選擇永遠的埋怨世界不公平,或者從此下定決心遵守遊戲規則

專注於眼前的金錢,沉迷在眼前的困難,呵護內心受害者的地位,必定會讓人看不見時代的機會。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結構,活在當下的人們也都有必須面對的獨特困難,總是喜歡做一個,拿以前自己多辛苦,現在根本不能比的比較論者,我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總是喜歡抱怨別人如何啃食自己的權利,也只是白費力氣。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歷史上能夠讓人獲得成功的自由秘密,始終都是大家從小聽到爛的大道理,並不是這些俗氣的心法比不上內線消息,比不上人際關係,而是因為這些心法所專注地總是短期看不到成果的基本功,而那些願意在這些底層規律裡下功夫耕耘的人,正是長期而言,能夠真正創造財富的成功者。
也許成果不會在這一代收成,但肯定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藩籬。當我們越來越能夠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所有事物,雖然將不時受到異樣眼光投射,但從眾本來就意味著平庸,讓自己落入平均值的範圍。要想與眾不同,無論在各種層面,可能同時意味著更好或者更壞,但沒有一個享受自由的前人不曾在泥巴和美景裡反覆打滾。

選擇屈就於命運安穩的鎖在舒適圈無非是一個選擇。
但若想創造不同的價值,自負風險的人生態度肯定不好走,但一定值得親身經歷。



2020.1.1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win Tsai的沙龍
21會員
80內容數
Erwin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07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2020/03/07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2020/02/11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Thumbnail
2020/02/11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Thumbnail
2020/02/08
其實每次都覺得,不管玩甚麼,自己好像也都和女兒一樣,像個小孩子也很享受其中,就像每次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去玩積木,其實最認真玩得好像都是我自己,女兒就是過來推倒搞破壞的。而今天不管是放風箏還是吹泡泡,也同樣是燃起自己不少興致,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到底是有沒有童年阿?
Thumbnail
2020/02/08
其實每次都覺得,不管玩甚麼,自己好像也都和女兒一樣,像個小孩子也很享受其中,就像每次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去玩積木,其實最認真玩得好像都是我自己,女兒就是過來推倒搞破壞的。而今天不管是放風箏還是吹泡泡,也同樣是燃起自己不少興致,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到底是有沒有童年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就算含著金湯匙,也別忘了每一口飯都得來不易。 隨著時代變遷,人類的生活模式不斷改變,整體品質上升,便利性提高、世界運作的連結性也更加緊密。然而這樣的進步,或多或少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像是人與人間的距離遠了、生存壓力增加,最大的改變也最有感觸的就是: #繼續努力的賺錢,時刻提醒自己知足 謝謝!
Thumbnail
就算含著金湯匙,也別忘了每一口飯都得來不易。 隨著時代變遷,人類的生活模式不斷改變,整體品質上升,便利性提高、世界運作的連結性也更加緊密。然而這樣的進步,或多或少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像是人與人間的距離遠了、生存壓力增加,最大的改變也最有感觸的就是: #繼續努力的賺錢,時刻提醒自己知足 謝謝!
Thumbnail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單純只是一個買賣交易的貨幣 還是更有一層的意義呢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少於自己的期望值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無法多於那些富人呢? 富人又該透過何種方式來賺取「錢」 首先,心態必須先釐清 你是否願意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來賺取財富 還是你單純只是想照著別人規畫你的方式 來賺取生活費
Thumbnail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單純只是一個買賣交易的貨幣 還是更有一層的意義呢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少於自己的期望值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無法多於那些富人呢? 富人又該透過何種方式來賺取「錢」 首先,心態必須先釐清 你是否願意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來賺取財富 還是你單純只是想照著別人規畫你的方式 來賺取生活費
Thumbnail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為什麼說專注本業呢?讓我們算個數學,如果你不是靠爸(媽)族,就算年報酬率達到100%(全球股市平均年報酬率7%),若你本金只有50萬,你也只能賺到50萬,因此學會投資後也不代表你可以財富自由,專注本業才行。 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薪水(存款)也會慢慢累積,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
Thumbnail
為什麼說專注本業呢?讓我們算個數學,如果你不是靠爸(媽)族,就算年報酬率達到100%(全球股市平均年報酬率7%),若你本金只有50萬,你也只能賺到50萬,因此學會投資後也不代表你可以財富自由,專注本業才行。 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薪水(存款)也會慢慢累積,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
Thumbnail
或許是華人的民族性,總是會覺得談錢很俗氣,或是顯得自己很貪婪,因此大多時候大家都閉口不談,也不敢承認自己就是愛錢。 但其實有錢人都很正面看待錢的存在,更不會諱言去談論錢,甚至會互相分享賺錢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富人會越來越有錢,因為他們會去思考及彼此激盪出賺錢的方法。
Thumbnail
或許是華人的民族性,總是會覺得談錢很俗氣,或是顯得自己很貪婪,因此大多時候大家都閉口不談,也不敢承認自己就是愛錢。 但其實有錢人都很正面看待錢的存在,更不會諱言去談論錢,甚至會互相分享賺錢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富人會越來越有錢,因為他們會去思考及彼此激盪出賺錢的方法。
Thumbnail
釐清你是否在不知不覺間陷入「窮人思維」。
Thumbnail
釐清你是否在不知不覺間陷入「窮人思維」。
Thumbnail
「人兩腳、錢四腳,要怎麼樣才能夠追上錢?」這句或許對於6-7年級的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正是貼切的形容我們至始至終根本難以用收入的速度來追上支出,追上物價的膨脹,因為若是追錢嘛,就像火災時想爬樓梯和濃煙比誰的速度更快,終究是徒勞。
Thumbnail
「人兩腳、錢四腳,要怎麼樣才能夠追上錢?」這句或許對於6-7年級的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正是貼切的形容我們至始至終根本難以用收入的速度來追上支出,追上物價的膨脹,因為若是追錢嘛,就像火災時想爬樓梯和濃煙比誰的速度更快,終究是徒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