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1.4 社運下的世代之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除了黃藍政見之爭外,我們還經常聽到「廢青」及「廢老」這兩個群體。這意味著年齡上的世代之爭,也在香港的社運環境下出現。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年齡和政見有著一定的相關性(correlation)。雖然還沒有準確的科學研究,但從一般民調的數據顯示,我們能大約摸索到年輕一輩偏向「黃色」,年長一輩則是偏向「藍色」。當然,這並非百分百正確的,社會上亦有年輕人偏向「藍色」,年長一輩偏向「黃色」的現象(如參與「守護孩子行動」的長者們)。政見取態與年齡之間的關係,其實還包含眾多的個人影響因素,例如教育水平、個人及家庭經歷、經濟背景等等,所以難以單一說清。
雖然政見取態和年齡之間的關係模糊,但我們能清晰知道「廢青」和「廢老」這些稱謂帶有強烈敵意。「廢青淨係識搞事!」「廢老乜都唔識!」這些形容與描述,其實都是貶低對立世代價值的行為表現。世代之爭裡頭,到底包含著怎樣的心理現象呢?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蜂鳥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示威、遊行的場合中,來自物件的潛意識影響亦很普遍。社會運動往往都在如箭在弦的緊張氣氛下進行,若示威者和軍警對峙時,出現了一些使雙方情緒變得更加激進的物件時,後果將會是大眾不忍看見的。
不但香港社會在政見表達上分出了「黃藍」派別,台灣亦有相似的「藍綠」陣營之分。面對這種情況,認知心理學家最為關注的問題是顏色感知(color perception)是甚麼?這些顏色的代表有甚麼意思?而這些顏色的意思,又和政見帶有怎樣的聯繫呢?
本文寫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五日,正好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月四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終於」、「正式」透過電視講話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消息一出,似乎沒有讓人鬆一口氣,因為這個「撤回」,足足遲來了三個月。
在示威、遊行的場合中,來自物件的潛意識影響亦很普遍。社會運動往往都在如箭在弦的緊張氣氛下進行,若示威者和軍警對峙時,出現了一些使雙方情緒變得更加激進的物件時,後果將會是大眾不忍看見的。
不但香港社會在政見表達上分出了「黃藍」派別,台灣亦有相似的「藍綠」陣營之分。面對這種情況,認知心理學家最為關注的問題是顏色感知(color perception)是甚麼?這些顏色的代表有甚麼意思?而這些顏色的意思,又和政見帶有怎樣的聯繫呢?
本文寫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五日,正好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月四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終於」、「正式」透過電視講話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消息一出,似乎沒有讓人鬆一口氣,因為這個「撤回」,足足遲來了三個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香港,上一輩人對年輕人的負面評價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無論是家庭對話、社會輿論,還是媒體報導中,年輕人時常被貼上「懶惰」、「不努力」、「吃不了苦」等標籤。這種批評文化雖然表面上似乎是出於對後輩的期望,但實際上卻可能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創造力發展,以及整體社會進步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面對人口老化的趨勢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老與幼之間的差異?到底怎麼樣才算老?本文提出了許多觀點,並探討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在心態上面對和因應這些變化。同時,也討論了老化和世代差異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博愛座的輿論過熱很可能是在為 6/21 青島東路的衝突暖身,不要只注意老年人的部份(媒體主推),年青人也有在推升的趨勢(幻想文在社群主推),注意幻想文可能發生。 此類幻想文辨識方式有三: 1. 常舖陳指向最終的人身衝突 2. 常暗示別人先XX,自己就可以OO 3. 貼標籤及羞辱性形容詞
Thumbnail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而年輕人是社會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年輕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就顯得生機蓬蓬。年輕人萎靡不振,消極厭世,整個社會就缺乏活力。當下中國社會,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極為不堪,歲靜、佛系、躺平、擺爛成為時尚和潮流,方興未艾,各領風騷,消極的心態和生活愈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香港,上一輩人對年輕人的負面評價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無論是家庭對話、社會輿論,還是媒體報導中,年輕人時常被貼上「懶惰」、「不努力」、「吃不了苦」等標籤。這種批評文化雖然表面上似乎是出於對後輩的期望,但實際上卻可能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創造力發展,以及整體社會進步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場關於「世代合作、青銀共事」的講座,並從參加者Star哥那裡獲得內容總結。主要觀點包括:傳產中小企業面臨嚴重缺工,年輕人不願轉正職;打破對中高齡員工的刻板印象,溝通能力和工作熱情與年齡無關;強調世代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職務再設計讓輕齡者和熟齡者各自發揮優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面對人口老化的趨勢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老與幼之間的差異?到底怎麼樣才算老?本文提出了許多觀點,並探討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在心態上面對和因應這些變化。同時,也討論了老化和世代差異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博愛座的輿論過熱很可能是在為 6/21 青島東路的衝突暖身,不要只注意老年人的部份(媒體主推),年青人也有在推升的趨勢(幻想文在社群主推),注意幻想文可能發生。 此類幻想文辨識方式有三: 1. 常舖陳指向最終的人身衝突 2. 常暗示別人先XX,自己就可以OO 3. 貼標籤及羞辱性形容詞
Thumbnail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而年輕人是社會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年輕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就顯得生機蓬蓬。年輕人萎靡不振,消極厭世,整個社會就缺乏活力。當下中國社會,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極為不堪,歲靜、佛系、躺平、擺爛成為時尚和潮流,方興未艾,各領風騷,消極的心態和生活愈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