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1.4 社運下的世代之爭
付費限定

1.4 社運下的世代之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除了黃藍政見之爭外,我們還經常聽到「廢青」及「廢老」這兩個群體。這意味著年齡上的世代之爭,也在香港的社運環境下出現。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年齡和政見有著一定的相關性(correlation)。雖然還沒有準確的科學研究,但從一般民調的數據顯示,我們能大約摸索到年輕一輩偏向「黃色」,年長一輩則是偏向「藍色」。當然,這並非百分百正確的,社會上亦有年輕人偏向「藍色」,年長一輩偏向「黃色」的現象(如參與「守護孩子行動」的長者們)。政見取態與年齡之間的關係,其實還包含眾多的個人影響因素,例如教育水平、個人及家庭經歷、經濟背景等等,所以難以單一說清。

雖然政見取態和年齡之間的關係模糊,但我們能清晰知道「廢青」和「廢老」這些稱謂帶有強烈敵意。「廢青淨係識搞事!」「廢老乜都唔識!」這些形容與描述,其實都是貶低對立世代價值的行為表現。世代之爭裡頭,到底包含著怎樣的心理現象呢?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蜂鳥出版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蜂鳥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示威、遊行的場合中,來自物件的潛意識影響亦很普遍。社會運動往往都在如箭在弦的緊張氣氛下進行,若示威者和軍警對峙時,出現了一些使雙方情緒變得更加激進的物件時,後果將會是大眾不忍看見的。
不但香港社會在政見表達上分出了「黃藍」派別,台灣亦有相似的「藍綠」陣營之分。面對這種情況,認知心理學家最為關注的問題是顏色感知(color perception)是甚麼?這些顏色的代表有甚麼意思?而這些顏色的意思,又和政見帶有怎樣的聯繫呢?
本文寫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五日,正好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月四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終於」、「正式」透過電視講話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消息一出,似乎沒有讓人鬆一口氣,因為這個「撤回」,足足遲來了三個月。
在示威、遊行的場合中,來自物件的潛意識影響亦很普遍。社會運動往往都在如箭在弦的緊張氣氛下進行,若示威者和軍警對峙時,出現了一些使雙方情緒變得更加激進的物件時,後果將會是大眾不忍看見的。
不但香港社會在政見表達上分出了「黃藍」派別,台灣亦有相似的「藍綠」陣營之分。面對這種情況,認知心理學家最為關注的問題是顏色感知(color perception)是甚麼?這些顏色的代表有甚麼意思?而這些顏色的意思,又和政見帶有怎樣的聯繫呢?
本文寫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五日,正好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月四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終於」、「正式」透過電視講話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消息一出,似乎沒有讓人鬆一口氣,因為這個「撤回」,足足遲來了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