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人的自由在於門開與不開之間——《禁日.套房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寫這篇來源是看到FB上同學在討論「居家隔離14天,這件事很難忍受嗎?」說真的,如果是食物充足的話、生活無虞的話,確實就沒什麼出門的必要性了,十四天還沒久到讓我無論如何都想跑出去的程度,不過那是對我而言,也許有些人就是沒辦法,或是有些人,跟這部漫畫裡的主角一樣,可以忍耐很久、很久、很久……。
漫畫不長,只有三篇,但卻引人深省,推薦看完以後再來閱讀本文:
套房篇:#1 #2 #3

《禁日》
《禁日》這作品本身其實是由韓國作家裵眞秀所創作的恐怖故事系列總合,各篇章彼此獨立,所以讀者可以自由閱讀不受篇幅所限,每個章節其實都不長,短則一篇,長則三篇,然而短不代表訊息含量低,每一篇故事都會讓人在膽寒之餘,還會引起一定程度的思考。
這個作品系列當中有個名為《訊息》的故事,作者成功用小女孩的日記本為媒介,描述了一個家庭暴力的故事,並在2017年讓許多人都為之震撼,而先前亦有介紹過的赤燭《還願》在遊戲發想前期亦也模仿了此種形式發布遊戲相關資訊(雖然可能因為工程緣故,將這條線刪去,但仍然可有值得玩味的價值):
《禁日》作品可怕的地方在於就算有神鬼怪奇這類非人類生物,故事裡的主角不幸的原因卻明顯全來自自己、家人、朋友、愛人,或者就是這整個社會所造成的結果,讀這作品很少會有爽快的感覺,就像是在盯著累積在下水道的汙泥般,黏膩漆黑而不想直視,但看完以後卻有種那些汙泥被清開的錯覺。
世界沒有變化,恐怖的依然恐怖,然而我們卻能在恐懼的深淵裡,稍微摸到了旁邊的牆壁。這就是《禁日》作品讓我感到的魅力,以後也有可能再從裡面出題做點討論,不得不說韓國的恐怖故事非常一流,喜歡恐怖故事的人絕不可忽視。
囚房和住家之分
〈套房〉篇的主角很抱歉,故事當中完全沒有出現過他的名字,從頭到尾也沒有任何需要跟他對話的其他人,這也正是他之所以可以過著這麼漫長生活的繭居生活的原因,除了在線上遊戲還稍微跟人有點互動以外,社會上沒有一個人需要他,也沒有任何一個會上門拜訪的人類,所以整篇故事更完整的聚焦在他的心裡鬥爭上。
那天正如他所說的,是個極其平凡又舒適的午後,平和的不像是有任何靈異現象發生的時候,所以事情才會這麼發生的這麼毫無準備:打開門以後,他不是到了可恨的戶外,而是跟自己房間一樣,完整複製的一個房間。
房間裡面的時鐘停了下來,屋子裡的人時間感卻沒被停下,代表著這乏味的人生依然要持續下去,在這種荒誕的、唯有他一人被拋下的時刻裡,時間是他的牢籠,同時也成為了他的解藥,他沒有在這靜寂的屋子裡發狂,而是展現了強韌的適應能力,將自己改造成適應這種生活的生物,有著強壯的肉體和堅韌的心靈,比活的渾噩的以前更接近了人類的幸福,就當這個時候,那扇通往戶外的門,又悄悄為他開放了……。
當然之後主角到底如何,還是請各位自己親眼見證一下,再敘述下去可能會因我的描述而影響各位看完以後的感想,最好也不要在自己閱讀完之前就去看別人的評語,這個故事的震撼力其實打的點是很私人的,甚至是在不同年歲時看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這故事我很早以前就看過,當時我的著眼點是在於怎麼會有人在經歷了精神和肉體上的苦行以後,再度放任自己墮落成那副德性?明明在門還沒開之前他是做了這麼多關於生存的努力,然而「有自由」以後,他卻期待那段「被囚禁」的日子可以再度到來,甚至所有為了生存的努力都是在為了「被囚」的生活做準備。
責怪這個主角懶惰和放任的話很簡單,可是要同理他的痛苦卻很難。
現在的我稍微懂了一點主角的心情,能夠不發狂的面對那彷彿被時間拋棄掉的空白年歲,其實就已經很不簡單了,換成是我根本不可能忍受這麼久跟人群毫無接觸的生活,就拿現在這種「居家隔離14天」,跟「足不出戶14天」,在心裡上就有很大的落差,更何況現在還是個通訊技術發達的年代,但還是有人根本忍受不了想要到處出遊。
同樣的地方,有人在地獄中發現了花朵,有人把牢房活成了自己的天堂,主角的心態和做法只是讓我難以接受,但不代表其中毫無道理可言,自由就是「你想在什麼時候出去,就在什麼時候出去,就算不出去也行」,但如果有人剝奪了我能出去的決定權,那我就失去了自由,住家跟囚房的差距就在這有與沒有之間。
出去?不出去?
當然故事為了收尾,而有了第二段的「被囚」時光,而主角再次的反省自己的不選擇是種動物性的「退化」,我倒覺得讀者不一定要順從這個結論,主角只是用人類的觀點去評斷自己的遭遇是種「報應」,去承擔「不選擇」這個選擇以後的結果罷了,是悲是喜,其實也全憑他自己的視角所決定。
這也讓我想到同樣有一個男人,他的一生從未離開過那艘船,也從沒踏上過陸地,就連愛情曾經誘使他上岸,他最終仍然轉頭回到了甲板上,並且與一直以來生活的家,跟船一起葬身海底,沒錯這就是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主角的遭遇。
公正地說,就算生活在不一樣的風景裡,這兩個主角個性不同,卻做了差不多的決定,結果的畫面看起來天差地遠,那只不過是因為一個生存在電影,一個卻在恐怖漫畫裡。
人類確實會有畏懼過多選項的恐懼症,但不可否認的是,自由雖然平常容易被忽視,但它就跟氧氣一樣,是人類還能活得像人類的必需品。
希望諸位待在家裡,也不要覺得不自由,病毒沒當你是人類,只當你是培養基啊。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K會員
260內容數
《漫漫慢談》目前主要談論日本漫畫、韓國漫畫,畫風、題材、類型、性向皆不侷限,每篇文章亦會提供延伸閱讀欄位,推薦更多類似作品可供讀者閱讀;雜談大致談論VTUBER主題、或是開某一主題的相關書單,不定時把過去已經書寫過心得的作品再度翻上來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柚漫漫談 的其他內容
遊戲名稱DEVOTION在遊戲開賣前著實嚇壞不少了人,想著到底是要拿什麼東西奉獻給神明來換取功成名就?然而玩完以後,這些角色所作的事情若不說成是「奉獻」,那還要稱呼成什麼?一句:「若有來世,你還願意嗎?」篇名的「還願」似乎也幫大家作了回答。致赤燭,願我們無悔。
《魔女之家》2012年推出的版本就已經引起了一陣熱烈的風潮,很多人稱其為最恐怖的恐怖遊戲。 整部作品裡面沒有一個玩家習以為常的好結局,沒有一個無辜者可以逃離魔女之家,有的只有每個角色貫徹自我的決心,這才是魔女之家真正的恐怖,連脫逃本身就是一種陷阱。
小野不由美不是選擇用「吸血鬼」或是「血族」之類的東西來介紹這種種族,反而是貼緊了日本文化當中的土葬元素,與有些死者會死了以後會忘記自己沒有死,試圖返家的傳說故事,因而取名為「屍鬼」,強調這種族只是復活過來的屍體,這也徹底定調了整個作品的基調,洋氣的吸血鬼也徹底的在地化,成為了小鎮裡的魅影。
也許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全員脫出的究極HE,導致《IB》在我心中依然是那個盈繞著淡淡悲傷,總有些人會在冒險裡不小心的的被落下,但也還是有人即使什麼都不知道,卻仍會看著畫作哭泣著紀念那些曾立下的再會約定。
如果說魯夫一行人的旅行是繞著偉大的航道,在地球的平面上征服世界的海域,那麼這部《來自深淵》(日語:メイドインアビス,英語:MADE IN ABYSS)的冒險家凝視的可是地底的領域,來吧各位,又到了濫用尼采的時刻,深淵正在呼喚著你。
每一學年,當選修「倫理課」的學生踏進這個教室時,他們會就著高柳老師那冷淡細緻的上課風格,迎來第一堂課的開頭:定義什麼是在這個課堂裡所要探求的知識,並且知曉這種知識將會只在在當人開始思考「如何幸福的活著」時才會起作用。
遊戲名稱DEVOTION在遊戲開賣前著實嚇壞不少了人,想著到底是要拿什麼東西奉獻給神明來換取功成名就?然而玩完以後,這些角色所作的事情若不說成是「奉獻」,那還要稱呼成什麼?一句:「若有來世,你還願意嗎?」篇名的「還願」似乎也幫大家作了回答。致赤燭,願我們無悔。
《魔女之家》2012年推出的版本就已經引起了一陣熱烈的風潮,很多人稱其為最恐怖的恐怖遊戲。 整部作品裡面沒有一個玩家習以為常的好結局,沒有一個無辜者可以逃離魔女之家,有的只有每個角色貫徹自我的決心,這才是魔女之家真正的恐怖,連脫逃本身就是一種陷阱。
小野不由美不是選擇用「吸血鬼」或是「血族」之類的東西來介紹這種種族,反而是貼緊了日本文化當中的土葬元素,與有些死者會死了以後會忘記自己沒有死,試圖返家的傳說故事,因而取名為「屍鬼」,強調這種族只是復活過來的屍體,這也徹底定調了整個作品的基調,洋氣的吸血鬼也徹底的在地化,成為了小鎮裡的魅影。
也許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全員脫出的究極HE,導致《IB》在我心中依然是那個盈繞著淡淡悲傷,總有些人會在冒險裡不小心的的被落下,但也還是有人即使什麼都不知道,卻仍會看著畫作哭泣著紀念那些曾立下的再會約定。
如果說魯夫一行人的旅行是繞著偉大的航道,在地球的平面上征服世界的海域,那麼這部《來自深淵》(日語:メイドインアビス,英語:MADE IN ABYSS)的冒險家凝視的可是地底的領域,來吧各位,又到了濫用尼采的時刻,深淵正在呼喚著你。
每一學年,當選修「倫理課」的學生踏進這個教室時,他們會就著高柳老師那冷淡細緻的上課風格,迎來第一堂課的開頭:定義什麼是在這個課堂裡所要探求的知識,並且知曉這種知識將會只在在當人開始思考「如何幸福的活著」時才會起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記得曾經跟朋友聊到,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值得去,但沒機會去。但有什麼地方是即使去過,也願意犧牲去其他地方的機會舊地重遊呢?我的答案是「愛丁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兩人相互救贖的文,一個是童年成長環境造成的心理不健全;一個是幼時疾病形成的自我奉獻精神與共情能力。明明兩人都是對方的那個對的人,卻常常發生做出錯的選擇與錯的事,沒有互相理解的愛造成彼此漸行漸遠。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如果說有本書可以解決你在成為藝術家的路上所遇到的挫折,無論是從學校來的、從社會壓力來的,所有的心照不宣的秘密,似乎都被揭露在這本書裡。
Thumbnail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哪怕我能去再多地方,我也沒辦法把世界走完。哪怕我經歷再多故事,我也沒辦法把這世上所有的故事寫遍。……—盧思浩《離開前請叫醒我》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記得曾經跟朋友聊到,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值得去,但沒機會去。但有什麼地方是即使去過,也願意犧牲去其他地方的機會舊地重遊呢?我的答案是「愛丁堡與荷蘭梵谷博物館。」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兩人相互救贖的文,一個是童年成長環境造成的心理不健全;一個是幼時疾病形成的自我奉獻精神與共情能力。明明兩人都是對方的那個對的人,卻常常發生做出錯的選擇與錯的事,沒有互相理解的愛造成彼此漸行漸遠。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如果說有本書可以解決你在成為藝術家的路上所遇到的挫折,無論是從學校來的、從社會壓力來的,所有的心照不宣的秘密,似乎都被揭露在這本書裡。
Thumbnail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哪怕我能去再多地方,我也沒辦法把世界走完。哪怕我經歷再多故事,我也沒辦法把這世上所有的故事寫遍。……—盧思浩《離開前請叫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