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提琴-Vol.2-P.10-Choru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標題打不下全名,其實這篇曲名原為〈Chorus from ''Judas Maccabaeus''〉。這首出自於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的神劇《Judas Maccabaeus, HWV 63》當中的一段合唱。這首旋律,後來還被貝多芬拿來創作成大提琴與鋼琴的12段變奏曲(12 Variations in G Major on a Theme from Händel's ''Judas Maccabaeus'', WoO 45)。

raw-image

曲式上來看,依舊是「A-B-A」形式。兩次的A段都要大聲的「f」(強奏),第二行雖然有音量變化,但不需要超脫出「f」的等級。

B段要先回到「p」(弱奏),在紅色框框標註的地方記得換把位。第四行特別需要注意,第1小節要利用紅色圈圈標註的空弦時機,將把位移回到第一把位。

最後一行的第3小節有個rall.的術語,是rallentando的縮寫,與「rit.」相同,都有「漸慢」的意思。

最後,藍色的框框中英文句子是說:

請記得讓孩子每天都聽錄音。

在這首樂曲的下方,還有一行聽力練習:

raw-image

紅色的框框標示的英文句子是:

練習完美的八度音準。先聽聽C、G、D弦的空弦共鳴,然後試著拉出高八度的相對音,使它們的音準能與與空弦產生和諧共鳴。

以第1個小節為例,先拉出C弦空弦,然後聽聽看它震動的殘響;接著拉出高八度4指的C,聽聽看與剛才空弦的共鳴是否和諧;最後再來將兩個音當作雙音來拉,同時拉奏雙音時,尤其是八度音程,準不準就非常明顯了!

這個部分的練習主要還是訓練聽力,因此請放慢速度,一個小節一個小節聽聽看音準,可不要一口氣從頭拉到完喔!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9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05/12
從長笛的原始演奏版我們可以得知,大多數沒有圓滑線的八分音符要演奏得比較斷,這是巴洛克風格的緣故。另外,雖然樂譜看起來複雜,但仍然由最簡單的曲式出發,由此分析結構,會幫助你更加有效率地練習。
Thumbnail
2020/05/12
從長笛的原始演奏版我們可以得知,大多數沒有圓滑線的八分音符要演奏得比較斷,這是巴洛克風格的緣故。另外,雖然樂譜看起來複雜,但仍然由最簡單的曲式出發,由此分析結構,會幫助你更加有效率地練習。
Thumbnail
2020/05/05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Thumbnail
2020/05/05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Thumbnail
2020/04/28
這是鈴木教材第一次進行較有系統的預備練習,也為了困難的《Gavotte》做了有效的訓練。雖然許多人可能聽過這首《Gavotte》,但是在憑印象拉奏以前,仍須腳踏實地,將預備練習練熟,才能通順地拉奏這首《Gavotte》。
Thumbnail
2020/04/28
這是鈴木教材第一次進行較有系統的預備練習,也為了困難的《Gavotte》做了有效的訓練。雖然許多人可能聽過這首《Gavotte》,但是在憑印象拉奏以前,仍須腳踏實地,將預備練習練熟,才能通順地拉奏這首《Gavott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練習完Marcello的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後,本篇要來接著講解第二樂章-Allegro(快板)。
Thumbnail
練習完Marcello的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後,本篇要來接著講解第二樂章-Allegro(快板)。
Thumbnail
學習完Breval的奏鳴曲後,接下來又是一首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的Benedetto Marcello所作的E小調奏鳴曲。該奏鳴曲有四個樂章,屬於「教會奏鳴曲」型式,四個樂章由「慢-快-慢-快」組成;不過鈴木教材只讓我們學習第一~二樂章。本篇要先來講解第一樂章-Adagio(慢板)。
Thumbnail
學習完Breval的奏鳴曲後,接下來又是一首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的Benedetto Marcello所作的E小調奏鳴曲。該奏鳴曲有四個樂章,屬於「教會奏鳴曲」型式,四個樂章由「慢-快-慢-快」組成;不過鈴木教材只讓我們學習第一~二樂章。本篇要先來講解第一樂章-Adagio(慢板)。
Thumbnail
第四冊開始,學習的曲目都有一定的完整度和重要性。包含兩套大提琴奏鳴曲、巴哈無伴奏組曲第一號的小步舞曲,還有改編自柴可夫斯基鋼琴曲的「悲歌」(Chanson Triste);另外,我們將學習新的譜號:次中音譜號。
Thumbnail
第四冊開始,學習的曲目都有一定的完整度和重要性。包含兩套大提琴奏鳴曲、巴哈無伴奏組曲第一號的小步舞曲,還有改編自柴可夫斯基鋼琴曲的「悲歌」(Chanson Triste);另外,我們將學習新的譜號:次中音譜號。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我們要重申一次,這首並不是巴哈所作,而是同時期的Christian Petzold所作,只因為樂譜出現在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手抄記事本裡,就被誤認為是巴哈的作品。
Thumbnail
我們要重申一次,這首並不是巴哈所作,而是同時期的Christian Petzold所作,只因為樂譜出現在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手抄記事本裡,就被誤認為是巴哈的作品。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這首Musette,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彌賽特曲」,是法國較為田園風格的歌曲。選自巴哈的英國組曲第三號的「Gavotte」第二段。
Thumbnail
這首Musette,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彌賽特曲」,是法國較為田園風格的歌曲。選自巴哈的英國組曲第三號的「Gavotte」第二段。
Thumbnail
這首出自於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的神劇《Judas Maccabaeus, HWV 63》當中的一段合唱。這首旋律,後來還被貝多芬拿來創作成大提琴與鋼琴的12段變奏曲。
Thumbnail
這首出自於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的神劇《Judas Maccabaeus, HWV 63》當中的一段合唱。這首旋律,後來還被貝多芬拿來創作成大提琴與鋼琴的12段變奏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