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壁山地質公園 南寮風車休息站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印象中澎湖適合夏天旅遊,
將近20年前,
曾經帶著兩個小孩跟團到澎湖,
還到吉貝島玩水上活動,
在桶盤和望安騎機車遊島。
2002年的澎湖綠蠵龜上岸產卵的沙灘

華信假期1888

半百年紀的我們,
水上活動已不是我們的菜,
選擇非旺季到澎湖,
可以用經濟的價錢,
也能避開人潮悠閒放鬆得玩。
年後因新冠肺炎疫情,
旅遊航空業推出跳樓價,
華信假期三天兩夜,
在三月底之前,
含機票、住宿、早餐,
外加北環一日遊行程,
只要1888元。
難得小兒子可以排休同遊,
立刻請就職旅行社的弟媳安排。
華信假期
右邊是18年前的小兒子

早上10點40分的班機,
到台中航空站搭乘,
因為禁止外國旅客入境,
國際航站空蕩蕩。
國內線部分載客率很好。
坐上飛機大家都戴上口罩,
也聽不到交談的聲音。
航程大約30分鐘。
台中機場的國內線大廳施工中噪音很大
2009起自ATR72-500昇級版
澎湖到著
到站後領完行李,
當地旅行社人員已在外等候,
搭上遊覽車,
到住宿兩天的星海灣飯店。
接機人員大致說明飯店附近環境,
以及租借車輛價格。
然後收三天的小費100元/日/人,
和北環行程中餐200元/人。
澎湖的大廳比較像有機場那麼一回事
有美美的壁飾
精神堡壘
傳說中的免稅百貨MALL~第三碼頭

市區覓食吃午餐

到飯店寄放行李,
就是自由行時間。
飯店位於鬧區,
對面的小吃攤人潮絡繹不絕,
下一條文康街就是早餐街。
星海灣HOTEL~位於市區之中
飯店街口的老屋
早餐一條街~文康商圈~中午都收攤了

已經中午時間,
早餐街的店面大多收攤。
我們走到北辰市場,
在附近的錦順麵店,
吃了小管麵線和什錦粥,
料多味鮮海味十足。
在市場看見鮮魚,
雖然價美物廉,
但沒廚房沒時間料理。
據說是菊島最大的菜市場~北辰市場
還好已過中午未見人馬雜沓
感覺蠻清爽的門口
小管麵線和海鮮什錦粥
現流的象魚
來澎湖之前搜尋資料,
最想去的景點是奎壁山,
有人分享摩西分海的影片,
每逢退潮之際,
會慢慢在本島與對面赤嶼,
左右兩邊退出一條礫石踏浪步道,
配合潮汐的時間,
每日的分海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上網看了分海潮汐表,
3/19分海時間11:45,
合海時間15:55。
趕不上看分海,
那就去看合海吧!
奎壁山,摩西分海

打電話給一龍計程車,
詢問到奎壁山的車資,
約定等車地點,
幾分鐘車子就到了。
司機很親切很健談。
一路上看到新奇的事物,
都可以隨時提問。
我們要在奎壁山長時間停留,
所以用單趟計價比價合算。
如果是要玩很多個景點,
且都是短暫停留,
就可以包車遊。
請司機做專業導覽。
奎壁山在北寮,途經南寮籤詩牆
奎壁山地質公園
詳細的說明

奎壁山看合海

司機說看分海的人比較多,
分海後所有人都會「搶灘」。
兒子說網路上看到的照片,
步道上拍照閃不掉路人,
我們則可以自在得慢踱,
輕鬆得拍照。
奎壁山以前稱龜壁山,
因為山壁像似一隻趴臥的巨龜,
後來才正名為奎壁山。
奎壁山因為外型村民都叫它龜壁山(後面那座山)
赤嶼潮間帶才是爆紅的~摩西分海

奎壁山地質公園,
包括了奎壁山和赤嶼,
赤嶼位在奎壁山東側沿岸,
漲潮時兩地之間的潮間帶,
會整片淹沒在水中,
退潮則會逐漸露出一條
約300公尺長S型礫石步道,
與赤嶼相連。
走在步道最好穿包鞋,
礫石堅硬且濕滑。
赤嶼與步道銜接處,
拉起布條警告嚴禁攀爬。
海水已退去遊客可免踏浪遊歷
礫石堅硬且濕滑
實在很濕滑
碧海藍天
海底火山熔岩冷卻後的節理
吹吹海風

側方有一片岩石
布滿綠色植物,
很像北海岸春季
老梅石槽的景象,
我們走過去拍照,
幾個當地人在上面撿拾珠螺,
退潮時就是採集珠螺的時間,
以人工採集,
再一顆顆人工取出螺肉,
非常的費時而珍貴,
最適合台式熱炒,
加一點蒜頭辣椒九層塔。
在網站看過販售珠螺,
150克大約200元,
潮間帶成了澎湖人賺外快的地點。
海水有一點點漲了
清澈見底
老奎石槽上撿拾珠螺
海天一色


等待看合海還有一段時間,
到遊客中心看看。
旁邊的景觀廁所很有美感,
仔細看圖案,
中間也有一條S行步道。
3點半聽到大聲公的聲音,
準備要關閉步道。
春天天氣多變晴時多雲
好美~遊客中心的照片
生物調查
民情
風土
景觀洗手間圖案有S型步道

前面的過程進行很慢,
過了一段時間,
只發現步道
有些地方好像有積水,
再過一段時間,
步道寬度縮小了一點,
有一段時間不知怎麼的
水又退了,
後來兩側海水逐步逼近,
最後變成交會,
大概到下午5點步道才消失。
合攏了

南寮風車休息站

傍晚時分涼風徐徐,
我們以步行,
從北寮走到南寮。
沿途看到居民
利用咾咕石疊成防風牆,
在牆裡種植農作物。
南寮風車休息站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居民將海漂物再生利用,
向外界展示澎湖傳統農村
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智慧。
北寮再見
咾咕石疊成防風牆
咾咕石特寫
海灣黃昏
風車休息站
素人藝術
防風的鋁門成為當地廟宇的特色
澎湖的廟宇擇吉日請主神端坐神轎中,由法師簇擁在村里的界域內巡行,俗稱「繞境」;經過營頭時由小法開鞭,再插上各該營的新竹符,稱為「鎮符」
籤詩牆
籤詩牆
社區營造~海漂創意中心(利用廢棄漁具創作)
可愛的公車候車亭
民房牆上各色貝殼+螺殼的圖騰
頹傾老屋
社區活動中心的仿古建築
巷弄間的裝飾
想起王功的海牛
強烈的對比

打電話給一龍計程車,
馬上派了附近的車子過來,
請運匠大哥介紹快炒店,
在自強餐廳吃了滿足的一餐,
鹽瓜魚湯、蚵酥、炸花枝丸、
蔥爆牛肉、川燙小卷、澎湖菜瓜。
在地美食達人推薦~自強餐廳

永遠的白阿姨

散步走回飯店途經教會,
被「永遠的白阿姨」壁畫吸引。
白寶珠女士在台灣澎湖,
服務痲瘋病患長達56年之久,
她將澎湖視作自己的家,
直到晚年都待在澎湖。
臨終前她將遺囑交給美國在台協會,
表示希望將自己的骨灰,
撒在澎湖的大海。
白女士於2008年離世,
享年90歲。
感念也佩服白阿姨
對痲瘋病患的付出。
「永遠的白阿姨」壁畫
懷念~白寶珠女士生平介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桃竹苗旅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