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防疫成為全民運動,防疫單位如何用同理心鼓勵說到也做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防疫成為這幾個月來新聞的主旋律,隨著疫情的推展和在全球的擴散,每個人彼此的物理距離早已超乎禮節,但對於疫情的擔憂也每日漸增,每日固定收看疾管署記者會直播或接受疾管署、衛福部的Line推播也已是日常。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許多人都擔心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南來北往的返鄉掃墓人潮或家族聚餐,可能會增加民眾感染的風險。昨(31)日疾管署的防疫記者會上,也有媒體提出類似的問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對在場的媒體做了現場調查,詢問在場媒體朋友清明節是否會去掃墓?後來發現舉手的人不多(當然還有可能是假期期間,媒體一樣要值班,所以也無法去掃墓),他說他自己家之前也掃完了,可能許多民眾也有分散風險意識,有空的人就分批去進行掃墓,就不集中在清明假期。透過這樣的不經意舉動,也應證了指揮中心先前的說法,建議分散去掃墓,而縣市的納骨塔等室內祭拜場所也會進行人流管制,加上媒體自己的行為驗證,或許更能強化防疫宣導的效果。
「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在記者會末,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或許是因為前兩天剛完成兩班次從武漢返台包機監管任務,又有媒體提到寄送口罩到海外給親人的問題,有感而發地跟在場的媒體分享了兩個故事。其中一個是他的夫人問他,媒體報導德國派遣包機至義大利載了一批重症病患回德國,而且機上的不是德國公民,而是義大利的重症病患。夫人問他,要是他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嗎?他說,他很敬佩德國的人道精神,但他不會做出類似的決定,但這是很困難的決定,大家都在醫療資源、量能跟人道之中作選擇。
另一個故事則是他提到有位在美國在機構做醫學研究的學者,因為現在美國疫情嚴重也被調到前線去支援,被召回的醫生也沒有口罩可以用,因為醫療資源很緊缺,也顯示疫情狀況變化非常快。這兩個故事一方面將歐美嚴峻的疫情對照尚在可控範圍的台灣,讓民眾可以稍稍安心,指揮中心的資源配置仍是以台灣防疫為優先,另一方面也間接回應之前有人提出擔心台灣醫療資源不足,為何還跟美國簽署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或是台灣是否會有醫療崩潰狀況的擔憂。
在人人都感到擔憂焦慮的時刻,能在官方的記者會上得到指揮單位有同理心的提問和回答,或許是在政策宣導和疫情實證數據更新外,最令人感到心安的時刻。既然指揮中心的指揮官、每天幫全民追蹤疫情發展的媒體朋友都這樣做了,或許接下來的清明假期和不知還會持續多久的抗疫非常時期,身為個人都可以常用兩個問題問自己:「你希望別人怎麼做?」與「我自己會怎麼做?」。將確實防疫說到也做到,相信將有助早日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也能讓全民得以早日回到日常生活的正軌。
Photo by Brian McGowan on Unsplash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樂善好施的你,或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定期捐款給非營利組織跟捐獻時間去當志工外,也定期捐血、留長頭髮捐給癌友,或已經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打算之後遺愛人間。但你知道嗎?除了捐血、捐髮外,現在還可以捐獻聲音跟捐獻視覺呢。
郭彥均跟郭彥甫兩兄弟,算是我們這一代人跟著一起長大的藝人。從以前的2moro偶像團體到行腳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陽光、搞笑、反應快,這樣的標籤可能就是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一直到最近幾年再看到郭彥甫的新聞,再聽了他這18分鐘的演講,才真正好像藉由片段的拼湊,重新認識這一個有血有淚有夢想的斜槓青年。
前些日子下課步行回家的路上,在松江路一個正在興建的建案工地旁,被一位騎著腳踏車,穿著藍色棉質套頭衣服,面容黝黑的男子攔下。本來以為他是要問路的路人,後來瞄到他的腳踏車的後座兩旁綁著兩大包鼓鼓的塑膠袋。   「小姐,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當這位先生一開口,我發現他的門牙似乎少了一顆......
樂善好施的你,或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定期捐款給非營利組織跟捐獻時間去當志工外,也定期捐血、留長頭髮捐給癌友,或已經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打算之後遺愛人間。但你知道嗎?除了捐血、捐髮外,現在還可以捐獻聲音跟捐獻視覺呢。
郭彥均跟郭彥甫兩兄弟,算是我們這一代人跟著一起長大的藝人。從以前的2moro偶像團體到行腳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陽光、搞笑、反應快,這樣的標籤可能就是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一直到最近幾年再看到郭彥甫的新聞,再聽了他這18分鐘的演講,才真正好像藉由片段的拼湊,重新認識這一個有血有淚有夢想的斜槓青年。
前些日子下課步行回家的路上,在松江路一個正在興建的建案工地旁,被一位騎著腳踏車,穿著藍色棉質套頭衣服,面容黝黑的男子攔下。本來以為他是要問路的路人,後來瞄到他的腳踏車的後座兩旁綁著兩大包鼓鼓的塑膠袋。   「小姐,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當這位先生一開口,我發現他的門牙似乎少了一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今年清明節以遠距祭祖為主題。透過整合線上平臺,民眾可以依需求建立客製化墓園系統,讓遠距掃墓更有感。此外,日本透過VR眼鏡提升遠距祭祖參與感,香港則推出線上墓園,解決與死人爭地的問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