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Reading Plan,來自於和朋友間的閱讀計畫,起源於想開「讀書會」但卻想不出如何開始?用email的方式雖然少了面對面的溫暖(?)但透過書寫,其實讓自己更容易沉靜下來,每個月一本書,來回討論。
簡介:主角「古倉惠子」是個未婚36歲卻仍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女子。某天一位以尋求結婚對象為目標的打工男子白羽,對惠子賴以生存的信念提出質疑,在信念被顛覆狀況下的惠子,到底會選擇堅持自我,還是屈服於整個無形的體制,來迎合社會的期望呢?作者用大家習以為常的便利商店做出發,延伸對整體社會無奈的控訴,戳破鼓勵自由發展的假象。
dear T
迅速的將這本看完,前後應該只花了一個晚上,沒想到他這麼薄~選擇這本書主要是因為他是芥川賞的得主。老實說看完的那個瞬間有點空虛,他不是一本讓你迫不及待一直看下去的書,但後面會細細的品味著裡面的句子;讓我想到了院線大片與藝文片的區別,這本書應該就屬於藝文類行吧,帶有濃濃的日本風味。
認真的思考裡面的一些關係之後,我突然驚覺:「原來很多人也是這麼感覺得,我不是個奇怪的人」,常常覺得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覺得不合時宜,maybe你會覺得我過得很好阿,好像沒什麼煩惱,但那也只是表像。其實人類就是群體動物,所以也就是要互相學習而增長,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現在大家追求「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文青」等等,但其實默默的他們也變成一群人,一群互相學習如何穿搭衣服、如何去喜歡一樣的音樂、一樣的討論話題的一群人,他們並沒有真獨立。
我覺得在學校還沒有這麼明顯,但出社會也就是模仿的開端吧,應該說模仿社會化的戰爭正式開始,學生時期可能都還在摸索;就好比上班族該怎麼穿、設計人該怎麼穿、去跟業主吃飯的時候要穿什麼、開會該怎麼樣,光從服裝這點就有這麼多,更何況是其他的種種;讓我想起了研究所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在跟老師爭辯,個人的自由意志到底自不自由?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我?那時候的論點是:當我們被社會化的時候、進入社會的時候,我就不是真的我了!因為「我」這件事已經被塑造成他應該怎麼樣,或是說只要說出口、寫成字,這都「意有所指」,而這「意有所指」的背後就是被社會所規範的。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當你出生下來的時候,有思想的時候你就不是「真你」,這可能對你來說很玄,我那時候也一直想不透這事,覺得在跟自己的價值觀打架,但也就是哲學有趣的地方吧,沒有真的對與錯,答案是透過討論一直在爭辯的。基於此,主角在學習模仿同事的同時,同事其實也是在模仿其他的人,同事的說話語氣可能是在上間店他所偏好的主管所說話的方式,那也不是真的這個同事的風格、語氣等等,我們都在構築別人、別人也都在構築我。
我們練習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要謙虛、要溫柔(這可能還帶有性別意識)、要聰明、要勇敢…要好好的畢業、要有穩定的工作、結婚、買車買房、生小孩、幫小孩上各種厲害的才藝課…等等,其實我覺得我潛移默化之中,也被社會大力的規範了,我以前不覺得這些有什麼重要,尤其結婚生子那塊,(內心吶喊:老娘才不要生小孩欸,半條命都沒了),但現在看到越來越多朋友買車買房、結婚生小孩等等,心中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羨慕感,這說出來好可恥,但他是真實的。而這些規律若好像不是如此運轉的話,就會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就像書中的白羽表示:
「明明只是想要在那裏什麼不做、靜靜呼吸而已,但所有人都會來干預你的人生。」
突然想想,你這次離開公司,心中有這麼多的不滿、憤怒、傻眼等等是否也是帶有很多擔心被邊緣的(被不正常化)的因素在,在我的認知裡,就是順其自然,讓他過去吧!也可能因為我對於很多事情的懶惰或是說不在乎。送你一句話宋尚緯的詩集:
「當我想起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強迫自己用更加無所謂的態度面對一切,假裝自己不在乎,因為不在乎所以超然,因為超然所以無所畏懼。」
我可能也只是假裝不在乎而已,但日子能好過一點,何樂不為?
話說這本書還有一部分好像是在探討,資本主義世界、便利商店、我們對於便利商店店員的看法,這三者之間的反諷,但我一時也說不清楚,簡單分兩點說:
1. 資本主義形成了便利商店,24H為了我們所需(資本世界與消費主義的掛鉤)
2.便利商店形成了店員,店員(打工仔)又似乎算是生產社會的底層,全世界有這麼多店員在供給我們生活所需的用度,但這並非是個值得讚許的行業
好吧,我先打到這,你如果有什麼想法~在告訴我,我自己也有點沒思考的很清楚,很難解釋。
週末愉快,
yi
#email Reading Plan 005:便利店人間 (yi & T @2018.09)
作者:村田沙耶香 Sayaka Murata
譯者: 王華懋
ISBN:9789869509459
出版日期: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