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人間》我們都在構築別人、別人也都在構築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email Reading Plan,來自於和朋友間的閱讀計畫,起源於想開「讀書會」但卻想不出如何開始?用email的方式雖然少了面對面的溫暖(?)但透過書寫,其實讓自己更容易沉靜下來,每個月一本書,來回討論。
簡介:主角「古倉惠子」是個未婚36歲卻仍在便利商店打工的女子。某天一位以尋求結婚對象為目標的打工男子白羽,對惠子賴以生存的信念提出質疑,在信念被顛覆狀況下的惠子,到底會選擇堅持自我,還是屈服於整個無形的體制,來迎合社會的期望呢?作者用大家習以為常的便利商店做出發,延伸對整體社會無奈的控訴,戳破鼓勵自由發展的假象。

dear T

迅速的將這本看完,前後應該只花了一個晚上,沒想到他這麼薄~選擇這本書主要是因為他是芥川賞的得主。老實說看完的那個瞬間有點空虛,他不是一本讓你迫不及待一直看下去的書,但後面會細細的品味著裡面的句子;讓我想到了院線大片與藝文片的區別,這本書應該就屬於藝文類行吧,帶有濃濃的日本風味。


圖來自於博客來

圖來自於博客來

認真的思考裡面的一些關係之後,我突然驚覺:「原來很多人也是這麼感覺得,我不是個奇怪的人」,常常覺得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覺得不合時宜,maybe你會覺得我過得很好阿,好像沒什麼煩惱,但那也只是表像。其實人類就是群體動物,所以也就是要互相學習而增長,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現在大家追求「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文青」等等,但其實默默的他們也變成一群人,一群互相學習如何穿搭衣服、如何去喜歡一樣的音樂、一樣的討論話題的一群人,他們並沒有真獨立。

我覺得在學校還沒有這麼明顯,但出社會也就是模仿的開端吧,應該說模仿社會化的戰爭正式開始,學生時期可能都還在摸索;就好比上班族該怎麼穿、設計人該怎麼穿、去跟業主吃飯的時候要穿什麼、開會該怎麼樣,光從服裝這點就有這麼多,更何況是其他的種種;讓我想起了研究所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在跟老師爭辯,個人的自由意志到底自不自由?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我?那時候的論點是:當我們被社會化的時候、進入社會的時候,我就不是真的我了!因為「我」這件事已經被塑造成他應該怎麼樣,或是說只要說出口、寫成字,這都「意有所指」,而這「意有所指」的背後就是被社會所規範的。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當你出生下來的時候,有思想的時候你就不是「真你」,這可能對你來說很玄,我那時候也一直想不透這事,覺得在跟自己的價值觀打架,但也就是哲學有趣的地方吧,沒有真的對與錯,答案是透過討論一直在爭辯的。基於此,主角在學習模仿同事的同時,同事其實也是在模仿其他的人,同事的說話語氣可能是在上間店他所偏好的主管所說話的方式,那也不是真的這個同事的風格、語氣等等,我們都在構築別人、別人也都在構築我。

我們練習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要謙虛、要溫柔(這可能還帶有性別意識)、要聰明、要勇敢…要好好的畢業、要有穩定的工作、結婚、買車買房、生小孩、幫小孩上各種厲害的才藝課…等等,其實我覺得我潛移默化之中,也被社會大力的規範了,我以前不覺得這些有什麼重要,尤其結婚生子那塊,(內心吶喊:老娘才不要生小孩欸,半條命都沒了),但現在看到越來越多朋友買車買房、結婚生小孩等等,心中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羨慕感,這說出來好可恥,但他是真實的。而這些規律若好像不是如此運轉的話,就會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就像書中的白羽表示:

「明明只是想要在那裏什麼不做、靜靜呼吸而已,但所有人都會來干預你的人生。」

突然想想,你這次離開公司,心中有這麼多的不滿、憤怒、傻眼等等是否也是帶有很多擔心被邊緣的(被不正常化)的因素在,在我的認知裡,就是順其自然,讓他過去吧!也可能因為我對於很多事情的懶惰或是說不在乎。送你一句話宋尚緯的詩集:

「當我想起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強迫自己用更加無所謂的態度面對一切,假裝自己不在乎,因為不在乎所以超然,因為超然所以無所畏懼。」

我可能也只是假裝不在乎而已,但日子能好過一點,何樂不為?

話說這本書還有一部分好像是在探討,資本主義世界、便利商店、我們對於便利商店店員的看法,這三者之間的反諷,但我一時也說不清楚,簡單分兩點說:

1. 資本主義形成了便利商店,24H為了我們所需(資本世界與消費主義的掛鉤)

2.便利商店形成了店員,店員(打工仔)又似乎算是生產社會的底層,全世界有這麼多店員在供給我們生活所需的用度,但這並非是個值得讚許的行業

好吧,我先打到這,你如果有什麼想法~在告訴我,我自己也有點沒思考的很清楚,很難解釋。

週末愉快,

yi

#email Reading Plan 005:便利店人間 (yi & T @2018.09)
作者:村田沙耶香 Sayaka Murata
譯者: 王華懋
ISBN:9789869509459
出版日期:2017/07/3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ng Yi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Chang Y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19
不斷外遇、回家、外遇、回家無限的循環,雖然讓人看得很膩,但漸漸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示的「必須如此、必須這樣」,他需要透過這些儀式性的過程讓自己回到那塊浮木之上,讓自己記得回家...
Thumbnail
2020/05/19
不斷外遇、回家、外遇、回家無限的循環,雖然讓人看得很膩,但漸漸可以感受到他所表示的「必須如此、必須這樣」,他需要透過這些儀式性的過程讓自己回到那塊浮木之上,讓自己記得回家...
Thumbnail
2020/05/14
劇情能用「溫暖的荒謬」幾個字來概括,從買四面佛被騙、借了高利貸、打算養鱷魚(到底哪來的想法?),用搞笑的對白讓觀眾可以一直看下去,似乎這些人就是我們生活周遭會遇到的人,也確實很多劇情就好像在我們周邊,例如阿祈與兒子老婆的互動、昌仔怕老婆等等,雖說劇情荒謬,但放遠的來回顧自己,我們誰不荒謬?
Thumbnail
2020/05/14
劇情能用「溫暖的荒謬」幾個字來概括,從買四面佛被騙、借了高利貸、打算養鱷魚(到底哪來的想法?),用搞笑的對白讓觀眾可以一直看下去,似乎這些人就是我們生活周遭會遇到的人,也確實很多劇情就好像在我們周邊,例如阿祈與兒子老婆的互動、昌仔怕老婆等等,雖說劇情荒謬,但放遠的來回顧自己,我們誰不荒謬?
Thumbnail
2020/05/11
對於一些人來說愛情不是人生全部,Oliver應該就是那部分的人,對他而言Eilo像夏日的狂想,是內斂的愛與愛過的證據,而安穩結婚則是現實的結局,Eilo的愛是直接與張狂...
Thumbnail
2020/05/11
對於一些人來說愛情不是人生全部,Oliver應該就是那部分的人,對他而言Eilo像夏日的狂想,是內斂的愛與愛過的證據,而安穩結婚則是現實的結局,Eilo的愛是直接與張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正常到底是甚麼? 一般人的幸福是不是就適合所有人? 另一點是,人該如何定義自己? 人到底可以有多大可塑性,還是一但定位就只能在改變面前崩潰跪下? 對於想法獨特的人是不是就只能被看成是怪物。還是它們同樣是社會惡意下扭曲成真的怪物? 在看完《怪物》和《Barbie》後,把這本書又讀了一次,感受社會的
Thumbnail
正常到底是甚麼? 一般人的幸福是不是就適合所有人? 另一點是,人該如何定義自己? 人到底可以有多大可塑性,還是一但定位就只能在改變面前崩潰跪下? 對於想法獨特的人是不是就只能被看成是怪物。還是它們同樣是社會惡意下扭曲成真的怪物? 在看完《怪物》和《Barbie》後,把這本書又讀了一次,感受社會的
Thumbnail
始終有耳語揮散不去,告訴你某個年紀該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彷彿人在出生之前,劇本已經完成了,我們是被綁上線的小木偶。
Thumbnail
始終有耳語揮散不去,告訴你某個年紀該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彷彿人在出生之前,劇本已經完成了,我們是被綁上線的小木偶。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正常」? 在應當求學的時候在校園裡當個乖寶寶,順應著父母的安排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等待求學生涯告一段落後投身職場努力工作,接著尋覓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然而走完這一串看似毫無瑕疵的SOP就代表我們過上一段「正常」的人生了嗎? 舉凡適齡未婚、薪資與學歷或年齡不成正比、婚後膝下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正常」? 在應當求學的時候在校園裡當個乖寶寶,順應著父母的安排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等待求學生涯告一段落後投身職場努力工作,接著尋覓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然而走完這一串看似毫無瑕疵的SOP就代表我們過上一段「正常」的人生了嗎? 舉凡適齡未婚、薪資與學歷或年齡不成正比、婚後膝下
Thumbnail
正常的世界極度高壓,異物會靜靜地被剃除,不正常的人會被逐一處理掉。
Thumbnail
正常的世界極度高壓,異物會靜靜地被剃除,不正常的人會被逐一處理掉。
Thumbnail
作為一個「人」,怎樣算是「正常」?與這社會不一樣,就是「異常」嗎?
Thumbnail
作為一個「人」,怎樣算是「正常」?與這社會不一樣,就是「異常」嗎?
Thumbnail
這是我寫書評到目前為止,最推薦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推爆) 沒想到翻開書的前幾頁。我便被女主角乖張的行徑所吸引,隨著劇情深入,明明女主角內心是如此平靜,我卻不禁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是我寫書評到目前為止,最推薦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推爆) 沒想到翻開書的前幾頁。我便被女主角乖張的行徑所吸引,隨著劇情深入,明明女主角內心是如此平靜,我卻不禁感同身受
Thumbnail
我那時剛好讀了《便利店人間》和《變形的陶醉》,兩本書中的女主角都會讓我感覺到一種無法突破困境的壓迫感。 我們是否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我們的社會是否允許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Thumbnail
我那時剛好讀了《便利店人間》和《變形的陶醉》,兩本書中的女主角都會讓我感覺到一種無法突破困境的壓迫感。 我們是否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我們的社會是否允許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Thumbnail
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
Thumbnail
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
Thumbnail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Thumbnail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