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便利店人生》:我們的社會,到底把我們塑造成什麼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我寫書評到目前為止,最推薦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推爆)
作者:村田沙耶香
raw-image


這次要介紹的,跟上一頁推薦的《紫色裙子的女人》一樣都是我在博客來的暢銷排行上發掘的同樣也是芥川賞得獎作品。

單看封面跟書名的話,我原先以為這應該是跟先前介紹的《麥本三步喜歡什麼呢?》類似,描寫小人物的日常經歷與體悟的作品,沒想到翻開書的前幾頁。我便被女主角乖張的行徑所吸引,隨著劇情深入,明明女主角內心是如此平靜,我卻不禁感同身受。



以下是官方簡介──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正常」?

  和這社會不一樣,真的不行嗎?

  36歲未婚女性古倉惠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就職,
在便利店打工已歷經18個年頭,至今未交過男朋友。
  從日色町站前的微笑超商開店起,便一直在該店工作,
  不斷目送同事更迭,店長也已是第八任了。
  每天吃的是便利店賣的食物,喝的是便利店的水,
  就連睡著都夢到自己在櫃檯收銀,
  望著清爽乾淨宛如透明盒子的便利店景象。
  「歡迎光臨!」的招呼聲,每天都陪伴著惠子入眠。

  某天,以尋找結婚對象而加入打工行列的男人白羽,
  卻對惠子的生活方式提出質疑:
  「妳不覺得丟臉嗎?」

  從此,惠子向來信奉的價值被徹底顛覆了,

  失去基準的她,能找回真正的自我嗎?


在正式開始書評前,我想先拋出個疑問。

到底什麼是正常?

故事中的女主角古倉惠子,36歲、單身且完全無愛戀的意願,自成年後在便利店打工至今。

也許讀者肯定會覺得這就只是個社會邊緣人吧?但他自小就顯露出乖張怪誕的自我,看見死亡的小鳥認為要烤來吃才好,認為要遏止同學打架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把他們打昏、要阻止瘋狂的女老師就直接扯下她的內褲就行了。

他沒有離經叛道,也並非惹事生非,僅僅是因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啊」。

我們能說她錯嗎?當然後面兩個例子已經違法了,所以我們就單看第一個就好;看見已死亡的小鳥,為何就一定要冒出惻隱之心?為牠安葬的行為究竟對這個社會有何意義?既然小鳥已死,女主角把牠烤來吃也無可厚非吧?

時間拉回到現在,女主角在與友人的聚會中,被眾人得知了現在依舊打工且未婚無對象。眾人忙著向他出主意,有人說要幫他介紹男人,有人說要他去婚友社。

其實大家並不是真的如此古道熱腸,只是當自己的眼中出現了一個跟現代人完全不同生活模式的人,忍不住想同化他而已。

而男主角白羽,我知道看完本書的讀者可能都滿討厭他的,因為我也不例外;但他腦中雖然充滿了憤世嫉俗和歧視,卻也讓我們看見了這個世界的面貌。

*****

「這個世界跟繩文時代沒有兩樣!對村落沒有貢獻的人會被剔除,像是不打獵的男人,不生孩子的女人。現代社會標榜什麼個人主義,但其實不肯隸屬於村落的人會遭到干涉、強制,最後從村落被驅趕出去。」(p.122)


「如果說這個世界是繩文時代,那麼在繩文時代也是這樣的。只要披上一般人的外皮,照著它的守則行動,就不會被趕出村落,也不會被當成累贅了。」(p.126)

我們自幼就活在這個社會的框架裡,遵循著無所不在的規範,唯有符合這個社會的規則,也就是書中所說的「有貢獻」的人,才會被社會接納,否則你將被孤立,最後孑然一身;不只如此,那些驅逐你的人還會不時「一片好心」用那套老生常談來教化你,就好似古代的天朝上國跟蠻夷之邦的關係。

*****

我們的社會,什麼時候走向了如此封閉的道路?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先前看過的知名YTR〈反正我很閒〉的一部影片──《機械戰警阿忠》;片中的阿忠完全就是本書女主角的反例,阿忠從小到大安分守己、循規蹈矩的生活著,努力的念書、穩定就業、結婚生子;但下場卻是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司又百般刁難,回到家後妻女也不諒解,反而責怪阿忠沒有用心在她們身上,最後壓力過大崩潰說出以下這段話──

「我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壞事。我不偷,我不搶;我努力的念書,努力的考試升學;然後我去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我遵循所有人對我的期待。我努力的工作,努力的活著,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是呀,照這個社會的眼光來看,這應該是正常人的生活最佳的典範了,那為什麼還會不快樂?

如果假裝正常的代價是不快樂,那是否說明了快樂才是不正常的?

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在這個社會的身影卻越來越渺小,我們越來越看不到個體的獨特性;這個社會所培養出的,不是一個完整個人,而是一種思想,這種思想讓我們不敢直視我們的本心,僅能照著社會的步伐行進。

故事進行到後期,惠子和白羽基於共同抱有著對於社會的乖張同居了,當他們對外宣稱他們「同居」時,迎來的是社會鋪天蓋地的慶幸,正如同女主角妹妹的想法;「以為你終於被『治好』了。」在惠子悠然地道出了他們不是戀人關係,僅僅是利益交換的同居後,妹妹崩潰痛哭,質問姊姊為什麼不去看醫生治療。隨後白羽替惠子隨意講了套他們是戀人,因為剛吵架才會變這樣的說詞後,妹妹的反應跟後來的眾人一樣。

「鬆了一口氣」

也不需要追究這個破綻百出的說詞的真實性,只要有個名目上的說法就夠了。社會對於這些乖張的個體,只需要把他們「治療」成正常人就行了。

妹妹這種激動的舉動並非是有著多麼經世濟民的意涵,我認為僅僅是做為社會裡正常的一份子,看到了不正常,下意識地想要矯正他們而已。

最後我想談個簡單的話題,我們生活中其實也不乏這種思想行為特異的人們,甚至筆者自己幼年時也常因為類似於女主角的怪誕想法而被這個社會弄得身心俱疲;引此我用以下這張圖來做為本文的總結。

raw-image

總結──

對我來說,最好的書就是能打動讀者的心,而這本書做到了;回想起筆者自己幼年時的各種奇言異舉,在看本書時,總會希望自己若是有女主角一半的勇氣就好了。

我們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社會而活;這句話說來簡單,實行起來卻無比艱難。

總之本書是這系列的書評裡我最喜歡的一本,喜愛社會派著作的各位歡迎選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而活,怎麼活,都是該人因應自己而產生的方式,旁人話多,閒人意多。
avatar-img
杏月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杏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6
我對於本書的收尾稱不上滿意,但整本書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所以就給了及格分
Thumbnail
2022/05/06
我對於本書的收尾稱不上滿意,但整本書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所以就給了及格分
Thumbnail
2022/03/14
2022/03/14
2022/02/25
於純粹喜歡這類荒誕而恐怖的懸疑劇情故事的人,本書總歸算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2/25
於純粹喜歡這類荒誕而恐怖的懸疑劇情故事的人,本書總歸算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理所當然的「異常」,好像變成大眾的呼吸器一樣。 一個可以下樓梯的台階, 讓自認覺得是「正常」的人有一個可以換氣的地方。 催討你人生的產品經理 這部作品在2017發表時,囊括了任何你看到的推薦名單、入圍名單,甚至得到了「芥川賞」。是怎樣的魔力可以在日本社會舉起正反兩極的對話呢?
Thumbnail
理所當然的「異常」,好像變成大眾的呼吸器一樣。 一個可以下樓梯的台階, 讓自認覺得是「正常」的人有一個可以換氣的地方。 催討你人生的產品經理 這部作品在2017發表時,囊括了任何你看到的推薦名單、入圍名單,甚至得到了「芥川賞」。是怎樣的魔力可以在日本社會舉起正反兩極的對話呢?
Thumbnail
正常到底是甚麼? 一般人的幸福是不是就適合所有人? 另一點是,人該如何定義自己? 人到底可以有多大可塑性,還是一但定位就只能在改變面前崩潰跪下? 對於想法獨特的人是不是就只能被看成是怪物。還是它們同樣是社會惡意下扭曲成真的怪物? 在看完《怪物》和《Barbie》後,把這本書又讀了一次,感受社會的
Thumbnail
正常到底是甚麼? 一般人的幸福是不是就適合所有人? 另一點是,人該如何定義自己? 人到底可以有多大可塑性,還是一但定位就只能在改變面前崩潰跪下? 對於想法獨特的人是不是就只能被看成是怪物。還是它們同樣是社會惡意下扭曲成真的怪物? 在看完《怪物》和《Barbie》後,把這本書又讀了一次,感受社會的
Thumbnail
始終有耳語揮散不去,告訴你某個年紀該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彷彿人在出生之前,劇本已經完成了,我們是被綁上線的小木偶。
Thumbnail
始終有耳語揮散不去,告訴你某個年紀該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彷彿人在出生之前,劇本已經完成了,我們是被綁上線的小木偶。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正常」? 在應當求學的時候在校園裡當個乖寶寶,順應著父母的安排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等待求學生涯告一段落後投身職場努力工作,接著尋覓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然而走完這一串看似毫無瑕疵的SOP就代表我們過上一段「正常」的人生了嗎? 舉凡適齡未婚、薪資與學歷或年齡不成正比、婚後膝下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正常」? 在應當求學的時候在校園裡當個乖寶寶,順應著父母的安排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持續邁進,等待求學生涯告一段落後投身職場努力工作,接著尋覓合適的對象結婚生子,然而走完這一串看似毫無瑕疵的SOP就代表我們過上一段「正常」的人生了嗎? 舉凡適齡未婚、薪資與學歷或年齡不成正比、婚後膝下
Thumbnail
正常的世界極度高壓,異物會靜靜地被剃除,不正常的人會被逐一處理掉。
Thumbnail
正常的世界極度高壓,異物會靜靜地被剃除,不正常的人會被逐一處理掉。
Thumbnail
這是我寫書評到目前為止,最推薦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推爆) 沒想到翻開書的前幾頁。我便被女主角乖張的行徑所吸引,隨著劇情深入,明明女主角內心是如此平靜,我卻不禁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是我寫書評到目前為止,最推薦的一本書。 推薦指數:★★★★★(推爆) 沒想到翻開書的前幾頁。我便被女主角乖張的行徑所吸引,隨著劇情深入,明明女主角內心是如此平靜,我卻不禁感同身受
Thumbnail
我那時剛好讀了《便利店人間》和《變形的陶醉》,兩本書中的女主角都會讓我感覺到一種無法突破困境的壓迫感。 我們是否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我們的社會是否允許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Thumbnail
我那時剛好讀了《便利店人間》和《變形的陶醉》,兩本書中的女主角都會讓我感覺到一種無法突破困境的壓迫感。 我們是否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我們的社會是否允許我們和別人不一樣?
Thumbnail
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
Thumbnail
裡面提的其實就是流行的那回事吧,學習30歲正常人的穿著,主角的同事也可能就是看著電視學著穿搭,或是像我們逛網拍、滑IG就是為了跟上「和大家一樣」的那個潮流,我們都怕被邊緣化...
Thumbnail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Thumbnail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