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槍炮、病菌與鋼鐵》第四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基本上這章沒有什麼石破天驚的新見解,而是真正的破題──沒錯,前面整整第一篇都不過算是前情提要,第四章的標題已經昭然若揭的告訴你了全書的結論「農業與征服」,農業在征服他國/民族上有其絕對優勢。

天殺的,看這種在途中已經知道悲劇結局的書,閱讀的過程可真像靈魂的凌遲。不過就連小道尚有可玩,這樣的經典大作,好罷,就甘之如飴地扮一下抖M吧。

但是我覺得在這個章節的終段有一點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透過動物傳染的病菌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只會傳染給人類,但最初都是來自動物傳染病菌的突變種。豢養家畜的人類雖然是這些新品種病菌最初的犧牲者,但隨著時間經過,還是會慢慢對這些病菌產生抗體。當這些擁有抗體的人,與從來不曾感染過這類病菌的人接觸時,就有可能會造成傳染病的大流行……這些原本由家畜傳染給人類的病菌……在歐洲人征服……時,扮演了關鍵角色。

這是自然界一個什麼樣的邏輯,實在令人費解。我們歸納出一些現象:

  • 透過動物傳染的病菌也能達到一樣的(征服)效果。
  • 這些傳染病的帶原家畜是因農業穩定後而帶來的產物。
  • 經過長時間的折磨,這群被病菌肆虐的人們會產生抗體,有點像人們說的「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大」
  • 這些擁有抗體的人,在自身無恙的狀況下,能夠傳染給不曾染過這種傳染病的人:這有一點像是「無症狀感染者」的狀態;但不同的是擁有抗體的人是現在完成式,而無症狀感染者是現在進行式。
  • 病毒在已經產生抗體的人身上,變成了自帶提昇攻擊力的技能點,提昇了征服新地區的效能。

雖然上帝賜給了有農業優勢的人易於開墾的恩惠,但(似乎)也賜下了等量的考驗「我給你優厚的田產,但你得先過我這關試試;死了我也沒辦法,活下來就全歸你啦」,我不知道 神是不是這樣思考,但是這是我能想到的思路,因為沒有農業,也就沒有這些大量馴化過的牲口,感染病也就無從產生。而產生抗體的人在征服之路上這傳染病還變成大禮包,自帶攻擊力加成啊!這個交易到底划不划算,我已經不能明白了──無論如何,傳染病很難不讓我想起《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中那些隨侍在側、跟著主人公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各種史詩級召喚獸,卻也呼應著召喚師的精神:用自己的靈魂召喚力量。說的直白一點,拿你的命來召喚。

總之應該這樣思考吧:反事都有一體兩面,你要享受它的同時,你也要接受它給你的挑戰;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泰半如此。但我說,但走到不利農耕的人類也不是自己能選擇的,雖然避開了傳染病,但也失去了攻擊力加成的大禮包。

Well,怎麼說呢,如果能找到好的農業地區,就往那裏移動吧;但也要做好染病的心理準備,可能挺不過,大禮包也沒了,挺過了,就有攻擊力加成。如果暫時真的沒有辦法前往農業之地,那麼……盡可能地努力吧。也許可以找出一條不用染病又能有充足糧食供應的方法,我希望有,至少以色列這個國家看起來是如此。

總之,如果今天你站在優勢地理位置,準備好迎接那立即死亡的挑戰;如果站在劣勢地理位置,那麼,雖然不會立即死亡,但其實也是一種慢性死亡──你失去了將來攻擊力大幅提昇的機會,雖然這並不是我們願意的。所以,站在劣勢的人,該想,我們如何把握這低風險,去儘可能地轉化為我們的優劣,即使優勢不大,但辦法總是有的,或移動、或研發,總之,別停止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就是筆記
40會員
105內容數
在茫茫人海中素人到不能再素人的一位素人, 正因為隱身在人海之中才能在網海上恣意撤野(?)
就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在偏鄉學校已經離修成正果功德圓滿最後一埋路了…
2025/05/04
在偏鄉學校已經離修成正果功德圓滿最後一埋路了…
2025/03/20
被突擊檢查的偏鄉學校一日遊
2025/03/20
被突擊檢查的偏鄉學校一日遊
2025/03/19
不要把值錢的話語對著不值錢的人打水漂。
2025/03/19
不要把值錢的話語對著不值錢的人打水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在談改良土壤之前, 先想想怎麼不傷害土壤。 有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作物, 健康的作物才有能力對抗病蟲害。
Thumbnail
在談改良土壤之前, 先想想怎麼不傷害土壤。 有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作物, 健康的作物才有能力對抗病蟲害。
Thumbnail
現代農業主流對抗病蟲害的方式是農藥。然而農藥有個致命的罩門,就是對人不能有太強的急毒性。噴完農藥農夫昏倒在田裡、消費者吃下去立刻送急診的,都很可能會被列為禁藥。至於幾年後怎樣,那就沒關係了
Thumbnail
現代農業主流對抗病蟲害的方式是農藥。然而農藥有個致命的罩門,就是對人不能有太強的急毒性。噴完農藥農夫昏倒在田裡、消費者吃下去立刻送急診的,都很可能會被列為禁藥。至於幾年後怎樣,那就沒關係了
Thumbnail
當我說"自然的平衡"時,請不要想像大自然是溫柔善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萬物。實際上大自然根本沒把萬物放在心上,他已經五次(目前已知)推倒了好不容易堆疊起來的生態系,任他重新來過...
Thumbnail
當我說"自然的平衡"時,請不要想像大自然是溫柔善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萬物。實際上大自然根本沒把萬物放在心上,他已經五次(目前已知)推倒了好不容易堆疊起來的生態系,任他重新來過...
Thumbnail
病蟲害是很多問題累積的結果,無農藥重視的是處理因、而不是解決果。因沒有改善,果會一波接一波的來。而人們處理果的方式,很可能會帶來其他副作用,最後就只能使出越來越強烈的手段,讓農場變成戰場。 植物為什麼會被蟲吃光? 造成病蟲害的原因有三個:
Thumbnail
病蟲害是很多問題累積的結果,無農藥重視的是處理因、而不是解決果。因沒有改善,果會一波接一波的來。而人們處理果的方式,很可能會帶來其他副作用,最後就只能使出越來越強烈的手段,讓農場變成戰場。 植物為什麼會被蟲吃光? 造成病蟲害的原因有三個:
Thumbnail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Thumbnail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Thumbnail
武漢肺炎爆發,全球都歸咎於中國人愛吃野味,其中袁國勇和龍振邦更指這種民族劣根性導致病毒變種威脅將會無日無之。筆者承蒙《夜貓台》的朋友介紹,大膽提出另一種解釋。就是:現代的資本農業模式,釋放了不同的病毒,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就算中國人不吃野味,病毒都會嚴重威脅人類!要解決問題,就得由工業化農業改為
Thumbnail
武漢肺炎爆發,全球都歸咎於中國人愛吃野味,其中袁國勇和龍振邦更指這種民族劣根性導致病毒變種威脅將會無日無之。筆者承蒙《夜貓台》的朋友介紹,大膽提出另一種解釋。就是:現代的資本農業模式,釋放了不同的病毒,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就算中國人不吃野味,病毒都會嚴重威脅人類!要解決問題,就得由工業化農業改為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Thumbnail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