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對於殺死人類,是沒興趣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早已存在人間,當人類未發現病毒存在的証據 ] 。

當人類開始有了發現,就想要殺死病毒,因為認定病毒感染會使人類的大量死亡,於是,現在最積極的對付病毒疾病的方法是疫苗接種來預防病毒感染或者使用抗病毒藥物來降低病毒的活性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A. 殺死人類,病毒是沒興趣的

科學家梅特卡夫( Metcalfe) 指出:

「病毒對殺死我們人類沒有興趣,,但有能力在人群中持續傳播,這才病毒的首要目標」

通常一開始,由於人類免疫缺乏能力抵抗病毒,病毒快速的複製或更緊密地與我們的細胞結合——使它更具毒性發展,一開始通常都會死亡一大群人,古代叫「溫疫」、現在叫「大流行」(pandemic)。

所以,當一大堆人類大量死亡,一直到一堆人「自然感染後」有抗體、或使用「人工方式」,就是疫苗接種,來達成人類自己號稱的「群體免疫」,人類內大部分都有了,抗體,病毒🦠又會開始變種 :

「變得不狠毒,但變得 很傳播」,這是特色 !

過一陣子,當人類不小心,個人衛生習慣不佳,又剛好免疫系統失調或抗體消弱了而病毒🦠剛好又有小小新的變化,這時,在人類,可能又會造成地區的小流行(endemic)

在毒性和傳播之間,病毒肯定會有權衡;讓人類病得太嚴重或太快的變種,都可能不會傳播很遠、或很久!

B. 病毒變種,只為了千古長存

比起那些輕微流著鼻涕,四處走動的人,住院重症的人,比較更不可能輕易傳播更廣的病毒,因此有些專家才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病毒會變得 :

[ 有點溫和,但又不太溫和 ] !

1.變種病毒🦠,依舊不溫和 : 因為變種病毒的基因🧬,仍然一直嚐著,逃離人類體內免疫系統,對它的辨識,殺毒。

2.變種病毒🦠,還是很溫和 : 製造給人感覺就是無症狀、輕症狀、這些溫和的表現,促使且也保證COVID19 後代子孫,可以傳播更廣、更遠、更久!

3.但專家學者也是一直擔心:病毒就可以在不犧牲傳播性的情況下,變得更具毒性。

也就是「溫和底下的狠毒 依舊可能會隨時出現」!

C. 病毒,習慣先下手為強

所有的病毒🦠,未發病之前,習慣已經在人群中開始先下手傳播了,R0值 > 1 早已存在,在人類未發現它們在體內悄悄的作怪。這個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潛伏期」。

潛伏期,是人類自己定義的。也是表示病毒感染,常常在潛伏期前,早已向指標個案和他周圍的人,開始擴散傳播了。我們人類,通常都是透過「事後孔明」的推論,推想、R0值這個時候,通常可能又升級了!

D. 一出生,我們就遇到病毒🦠!

我們嬰幼兒時期,我們接種過常規疫苗,大部分都是和病毒感染有關:例如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Measles-Mumps-Rubella, MMR)病毒、水痘 ( chickenpox ) 病毒、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小兒麻痺病毒( Poliovirus) 、A肝病毒、流感病毒...

注射疫苗,是預防毎位嬰兒,病毒傳染病最好方法!

這也是告知,以上這些病毒🦠,都是一直存在人間,任何一個嬰兒出生,都會被這些人間長駐病毒感染,我們得依規定嬰兒疫苗接種時間流程處理,我們才能夠健康順利的長大成人!

這麼久了,「只有天花(small pix)病毒,被人類消滅」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80年正式宣佈天花病毒自地球上完全根除,且不會再自然發生,並建議所有國家停止牛痘疫苗的接種。天花病毒亦成為第一個人類從自然界根除的病毒。

人並非病毒的唯一宿主,自然界有其他生物的存在,故病毒也許不在你身上,而會在別人或其他動物身上。

所以如果不限人類疾病的話,另一種已經被消滅的疾病是牛瘟

牛瘟病毒(Cattle plague),是一種具感染性的牛隻病毒!

殘酷的現實可以告訴大家,「人類幾乎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人類與病毒共存,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病毒🦠對於殺死人類,是沒興趣的,但「人類如果沒有防護,仍然會有機會,因病毒🦠中又有大突變,例如流行感冒病毒🦠,常常過一陣子,又有地方性的流行(endemic),那些慢性疾病、免疫能力不足者,仍然也會死得很慘的」

生活習慣的衛生良好行為,仍然是要保護自己,也是保障家人的健康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5月5日,WHO終於宣布COVID 19大流行結束,不再是全球衞生突發事件… 大家都以為「COVID19 病毒🦠」也消失了? 其實,病毒所導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了關於天花病毒的記錄。 一直到19世紀末,人類對於病毒才開始逐漸得以發現和鑑定。 所以,可以知道 : [ 病毒�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的東西的同義字」 「任何被視為神祕、令人害怕的病都會被認為具有傳染性。」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   「人類的歷史即是疾病的歷史。」 ──韓森(FOLKE HENSCHEN,瑞典病理學家)  從人有生命伊始,尾隨在後的幾樣事物,不外乎是,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上星期,閱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其姊妹刊物《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期刊薈萃 ,NEJM Journal Watch 》,發現 :  全球在疫苗接種開始大量接種,新的疫情減緩了,但科學家同時也發現 有打疫苗,疫情在下降 沒打
Thumbnail
上星期,閱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其姊妹刊物《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期刊薈萃 ,NEJM Journal Watch 》,發現 :  全球在疫苗接種開始大量接種,新的疫情減緩了,但科學家同時也發現 有打疫苗,疫情在下降 沒打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你知道,「大流感」不會是最後一次瘟疫,你希望下次瘟疫來時,人類最好謙卑一點,防護的措施多做一點,政府應該積極防疫,不要因為「面子」而不對群眾誠實,否則到了「大流行」之時,需要做的搶救工作將難以估量。不過你心想:「人是會重複犯錯的動物,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Thumbnail
病毒,似乎是全人類的公敵。因為病毒,人類遭受苦難,受死亡威脅。 幾千年來,無數人失去了生命,從1918年導致1億人死亡的流行性感冒,到20世紀初期一個天花,就死了2億人,病毒大流行正在消滅整個世界? 那天,有人問我 把全球病毒🦠完全消滅,人類以後就不會有病毒🦠大流行了?⋯⋯ BUT the
Thumbnail
病毒,似乎是全人類的公敵。因為病毒,人類遭受苦難,受死亡威脅。 幾千年來,無數人失去了生命,從1918年導致1億人死亡的流行性感冒,到20世紀初期一個天花,就死了2億人,病毒大流行正在消滅整個世界? 那天,有人問我 把全球病毒🦠完全消滅,人類以後就不會有病毒🦠大流行了?⋯⋯ BUT th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