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Kotlin 系列:建立檔案

學習 Kotlin 系列:建立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開始建立第一個檔案吧,一樣用最簡單的 Hello World 示範。

在 kotlin 資料夾按右鍵選擇 New 裡的 Kotlin File/Class 。

在 kotlin 資料夾按右鍵選擇 New 裡的 Kotlin File/Class 。

雖然有許多格式可以選,但其實只是 IDE 提供初始程式碼的差別,完全可以中途更改,我們這次選最基本的 File 格式就好。

命名檔案和選擇檔案類型。

命名檔案和選擇檔案類型。

把之前 println("Hello World") 給貼上,可以看到 IDE 在程式碼下方出現紅色波浪底,這是在提醒開發者這樣會出現編譯錯誤;把游標移過去,可以看到詳細的錯誤訊息。

直接把 REPL 的程式碼放進檔案會出現錯誤。

直接把 REPL 的程式碼放進檔案會出現錯誤。

錯誤訊息告訴你,頂層需要另外宣告,這邊可以選擇宣告為物件區塊或是函數區塊。fun 是 function 的頭三個字母,用來宣告函數區塊,函數名稱命名為 hello ,空括弧括表示不需要額外參數,執行的內容用大括號包覆。

命名為 hello 的函數。

命名為 hello 的函數。

可以注意到,函數名稱是灰色的,這是 IDE 在暗示你,這個函數雖然被寫好了,但是沒有人用,可能是多餘的程式碼。當名稱改為 main ,馬上變成了有工作的亮閃閃黃金色,這是因為 main 是主程式專用名稱,程式啟動後會馬上執行這個函數。

命名為 main 的函數。

命名為 main 的函數。

同時 main 旁邊有綠色三角運行箭頭,點擊後需要選擇執行的環境,選第一個 Run 即可。

第一個選項是直接執行;第二個選項在執行時會監視程式狀態方便偵錯;第三個選項會在執行後顯示各物件的涵蓋率,用在確認測試完整度;第四個選項是建立或編輯執行環境,甚至可以改變虛擬機器 ram 的大小。

第一個選項是直接執行;第二個選項在執行時會監視程式狀態方便偵錯;第三個選項會在執行後顯示各物件的涵蓋率,用在確認測試完整度;第四個選項是建立或編輯執行環境,甚至可以改變虛擬機器 ram 的大小。

下方就可以看到程式順利執行後的結果, Hello World 的 Kotlin 檔案版完成了!

執行後的結果。

執行後的結果。

關於函數、參數會在下一章節說明。

avatar-img
Kate的沙龍
6會員
45內容數
和 Kotlin 相關的系列文章。 給程式初學者的「Kotlin 學習系列」 給正在實戰的工程師「Kotlin 實戰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比起說這是新技術,不如說是統一前端規格。 以前在不同框架下,類似功能的東西名字各不相同。比如輸入文字的物件,Android叫做EditText,iOS叫做UITextField,Html叫做TextBox或是input標籤。 這讓跨平台的開發者非常痛苦,痛不欲生。 而統一規格意味著,只要專心寫一套程
去年停了近一年這裡的文章,其實是因為忙著將2020 iThome 鐵人賽的得獎作品——每年九月會舉辦的活動,連續三十天發表IT技術類文章——集結成書。 《老姐要用Kotlin寫專案:從 Server 到 Android APP 的開發生存日記》是以小說的敘事方式,將一對姐弟工程師合作
此版本的目標畫面成果是: *金色名字。 *金色社交按鈕圖示,點擊按鈕另開對應的網頁或著顯示comming soon。 *名字和按鈕在網頁中央,如果網頁寬度不夠會換行,夠就不換行。
比起說這是新技術,不如說是統一前端規格。 以前在不同框架下,類似功能的東西名字各不相同。比如輸入文字的物件,Android叫做EditText,iOS叫做UITextField,Html叫做TextBox或是input標籤。 這讓跨平台的開發者非常痛苦,痛不欲生。 而統一規格意味著,只要專心寫一套程
去年停了近一年這裡的文章,其實是因為忙著將2020 iThome 鐵人賽的得獎作品——每年九月會舉辦的活動,連續三十天發表IT技術類文章——集結成書。 《老姐要用Kotlin寫專案:從 Server 到 Android APP 的開發生存日記》是以小說的敘事方式,將一對姐弟工程師合作
此版本的目標畫面成果是: *金色名字。 *金色社交按鈕圖示,點擊按鈕另開對應的網頁或著顯示comming soon。 *名字和按鈕在網頁中央,如果網頁寬度不夠會換行,夠就不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