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 股價的底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買低賣高是每個投資人都知道的道理, 如果每次都能精確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我想這樣很快就可以變成好野人了, 連股神巴菲特也無法做到 ~ 對吧!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 學習做一個長期投資人, 也就是找到數檔好股票, 然後等...等...等...等到股價出現長期底部, 然後大量買進、長期持有, 只要持有成本夠低,公司長期獲利不變, 配股配息穩定, 那麼持股原則是不賣的 ~ 除非有變現的需要, 或者找到更好標的。

  那如何確定股價已處於長期底部呢?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例如指數高低點位置, 本益比(PER)<10, 股價淨值比(PBR)<1, 8年IRR>15%, 股息殖利率(DY)>7%, 歷史低點, 月KD指標<20, 月MACD<20, 月OSC由負轉正, 波段底部出大量, 觀察月季年均線, 或者看融資融券, 市場氛圍等等, 各種判斷方式都有其可靠性, 而其適用性通常依各股的股性而定。

(1) 以領股息為主的股票如電信股, 保全股或民生需求股, 若DY>7%時, 會有一群穩定專以領取股息為主的投資人進場, 但通常不太容易出現, 除非股災再現。

(2) 以波段價差為主的股票如權值股或活潑型股票, 若技術指標出現如月KD<20訊號或底部出大量, 會有一群以技術指標或股價型態為主的投資人進場, 不過技術指標係呈現過去量價的反應, 並無法預測未來股價, 準不準有時也需要一點運氣, 而股價型態係屬自己主觀的判斷, 通常兩者都需配合停損來確保資金的安全性。

(3) 有些價值型的投資人則喜歡以評價模式如PER, PBR或IRR等, 決定進場投資的時機。

  不論是以何種理論決定股價的底部, 不可否認的是:投資標的一定要是”好股票”, 因為它已經決定投資成功與否的一半。而股票的底部如何決定, 其實我也是莫宰羊? 雖然我是先確認基本面OK後, 再用歷史股價及IRR來決定股價是否在底部的!其實我也很想知道股價底部如何確認?

  那就來做個股價底部的探索實驗~再論底部, 先從成交量來看, 第1種情況:通常股票在下跌一個波段之後, 底部會出現大量, 並且有重大支撐如本益比或殖利率。以3044健鼎為例, 2011年當其基本面出現疑慮時, 股價由2011/4/27之高點$147.5元, 一路下跌至2013/11/26之低點$45.15元(通常都是外資賣的), 下跌時間約為2.5年, 跌幅69.4%, 也就是在高點打3折的價格, 在$45.15元當日成交量為41,103張, 以其股本52.56億(525600張)來算, 約佔股本的7.8%(市場對健鼎過於悲觀, 長期投資人底部進場了), 本益比45.15/4.52(2013 EPS)約10倍, 股息殖利率2.25/45.15約5%。從事後來看, 顯示底部已到達, 底部出大量換手成功, 股價再也沒有破此一低點, 之後營運逐季走出低潮。

  第2種情況:通常股票在下跌一個波段之後, 開始盤底但不破底, 在測試底部一段時間後, 不破底部則確認底部形成, 此時亦會有重大支撐如本益比或殖利率。以2324仁寶為例, 2014 3Q因提列華映虧損, 股價在2014/11/17日跌破20元$19.6元, 並開始盤底至2014/12/19日, 大約1個月時間, 除2014/12/1在九合一選舉後跌破至$19.4元, 以仁寶每年至少配發1元股息, 此時殖利率5%以上出現重大支撐, 長線買盤開始進場, 股價再也沒有破此一低點, 2014 Q4之EPS大幅彈升, 顯示虧損利空淡化走出虧損低潮, 營運逐季步入正軌, 股價亦開始走強。

  而股價底部通常與當年之EPS或個股利空有關, 下圖為某檔標的近8年的月K圖, 而其歷史資訊如下表

  我可以確定的是, 股價的歷史高低點會隨著獲利(EPS)的高低而呈現正相關,但會有出現所謂的超漲或超跌的現象, 例如在2007年之EPS與2006及2008年相同, 但2007年的股價高低點明顯高於2006及2008年, 若配合大盤指數的高低點來看, 2007年的指數高點為9859點, 看來當時的投資人是很興奮的, 對與EPS不成比例的股價具有很高的接受度, 而2008年的指數低點為3955點, 出現$11.3元的股價最低點, 顯示當時投資人的情緒是很悲觀的, 而介於兩個高低點之間時, 股價似乎會遵循某一種趨勢(PER? PBR? DY?), 例如上表中的歷史低點在2009年~2014年之DY值在4.2%~8.3%之間; 歷史高點DY值介於5.9%~1.5%之間。其中較另人感到有趣的現象是, 當EPS由低點大幅跳升時(當時好像沒人看好), 其股價漲幅可達3倍, 在2009年EPS由前年0.5元大增至4.5元, 股價由12.3元漲至49.7元約306%, 其餘時間(2010年之後)的歷史高低點大約在30~55%之間, 除了2013年的漲幅為121%, 從EPS與前後年來比較, 並無太大的差異性, 或者EPS是否由本業賺得還是業外而來, 需要再深入研究基本面, 因此原因為何? 莫宰羊!但我猜測應是公司畫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給投資人做無限的想像, 造成股價的超漲效應。因此可以做個簡單的結論:股價的歷史高低點與當時投資人的心理面有很大的關係, 由於預期的心理而造成股價的超漲與超跌, 或者說當投資人看好或看壞投資標的的基本面時, 股價容易脫離其遵循的趨勢。

  其實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是否有一個簡單的指標可以大概評估歷史低點位置, 再以資金配置的方式達到獲利的最佳化?這篇文章就從本益比(PER)及股利殖利率(股息+股子)的角度來評估看看, 而假設條件為投資標的屬於獲利穩定之較安全的股票, 而非轉機型的股票:

(1) PER<12買進: 在上表中, 歷史低點之PER介於2.7~13.2之間, 區間變化幅度蠻大的, 若從市場認同的合理本益比12倍來估算, PER低於12倍買進的年度有2009~2013年共5年, 若5年間PER<12就買進, 平均成本(將2009~2013年之EPS*12倍取平均值)約為46.2元, 以目前(2015/2/2)的收盤價64.8元來估算, 每年PER<12倍即買進10張, 再經過歷年之配息+配股後, 則投入的成本為230.8萬, 目前的市價為450.1萬, 5年來之ROI=90%, 年化ROI=19%, 顯示若投資標的獲利長期穩定, 那麼在12倍以下買股是一項不錯的投資策略,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 ROI極為可觀。如果從獲利最大化的角色來看, 不同PER的資金配置更顯得重要, 例如每年PER<12買進3張, PER<10買進3張, PER<8買進4張, 雖然並非每個年度都有買進機會, 但持股成本很低, 會降低賣出股票的意願, 長期持有時間增長, 就更符合”我的職業是股東”。

(2)股利DY>5%買進: 歷史低點之DY介於4.2%~8.3%之間, 區間變化幅度也是蠻大的, 若從市場認同的合理DY>5%來估算, 可買進年度2008~2013年共6年, 若6年間DY>5%就買進, 平均成本(將2008~2013年之$股價/DY=5%取平均值)約為33.8元, 以目前(2015/2/2)的收盤價64.8元來估算, 每年DY>5%即買進10張, 再經過歷年之配息+配股後, 則投入的成本為202.6萬, 目前的市價為538.5萬, 5年來之ROI=178.2%, 年化ROI=29.7%, 顯示若投資標的獲利長期穩定, 那麼在DY>5%以下買股策略, 其ROI較PER<12更好, 長期投資之ROI接近30%。當然若從獲利最大化的角色來看, 配合不同DY的資金配置策略, 長期複利存股之下, 成為千萬富翁只是時間的問題。

探索實驗結論:股價的底部通常是事後的觀察, 比較安全獲利的方法不是尋找股價底部, 而在設定的安全價格(例如PER<12, 或DY>5%)以下, 按照資金配置計畫買進, 長期複利存股至少5年以上, 通常年化ROI在12%以上(根據72法則72/12=6年後資產可增1倍)並非難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kytree59的沙龍
2會員
33內容數
以價值投資為出發點,包括: 1.投資心法 2.投資策略 3.選股邏輯 4.標的觀察與記錄 5.各種價值投資的實驗記錄
skytree59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0
改變以往投資的慣性,個股操作轉為以etf為主,原因: (1)台股上20,000點,估值已高,勝率不容易掌握,即使長期8勝2敗,結果可能打平而已; (2)想要簡單輕鬆點過生活,公司獲利自我照顧,買進大盤趨勢etf,長期持有勝率很高; (3)資金部位大,已經不適合以往停利/停損的方式,讓資產穩定成
2024/11/10
改變以往投資的慣性,個股操作轉為以etf為主,原因: (1)台股上20,000點,估值已高,勝率不容易掌握,即使長期8勝2敗,結果可能打平而已; (2)想要簡單輕鬆點過生活,公司獲利自我照顧,買進大盤趨勢etf,長期持有勝率很高; (3)資金部位大,已經不適合以往停利/停損的方式,讓資產穩定成
2024/08/10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2024/08/10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2020/05/12
Revised: 2020.05(本文謹記錄自己的觀察,並無推薦之意)      閎康成立於2002年5月,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材料分析實驗室,擁有完整的電子電機實驗室,以及超過十年的資料庫數據,專門提供半導體及面板廠等所需的檢測分析技術服務。主要業務分為材料分析(Materials Analysi
Thumbnail
2020/05/12
Revised: 2020.05(本文謹記錄自己的觀察,並無推薦之意)      閎康成立於2002年5月,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材料分析實驗室,擁有完整的電子電機實驗室,以及超過十年的資料庫數據,專門提供半導體及面板廠等所需的檢測分析技術服務。主要業務分為材料分析(Materials Analys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大部分投資人投資股市都會想要買低賣高,而且我相信不少人都各有方法去估算股價買賣點,其中一個很常聽到的方式是在低本益比的時候買進優質公司,這個方式是否可行呢? 本益比是甚麼?先解釋一下本益比的公式如下: 本益比(PE) = 當時股價 / 每年每股盈餘(EPS) 每股盈餘代表公司每年可以幫股東手上每一股
Thumbnail
大部分投資人投資股市都會想要買低賣高,而且我相信不少人都各有方法去估算股價買賣點,其中一個很常聽到的方式是在低本益比的時候買進優質公司,這個方式是否可行呢? 本益比是甚麼?先解釋一下本益比的公式如下: 本益比(PE) = 當時股價 / 每年每股盈餘(EPS) 每股盈餘代表公司每年可以幫股東手上每一股
Thumbnail
投資或投機獲利的基本原則是低買高賣,問題是不知道哪裡是低?哪裡是高?如果參考過去的股價線圖是很危險的,因為股價取決於未來的財經情勢、基本面狀況或資金與籌碼動向,與過去無關。
Thumbnail
投資或投機獲利的基本原則是低買高賣,問題是不知道哪裡是低?哪裡是高?如果參考過去的股價線圖是很危險的,因為股價取決於未來的財經情勢、基本面狀況或資金與籌碼動向,與過去無關。
Thumbnail
延續估值修正已結束,應該要再重新介紹一遍簡單的估值計算模型。 很多人碰到財報、財務模型、英文、數據就會想要逃避 但這不是很難的東西,不用計算,但要做的事情是"理解" 一、高登模型 股價=(D未來12個月每股股利)/(r+ERP-g) 假設ERP不變(風險溢酬) R=無風險利率 G=股利成長率 當系統
Thumbnail
延續估值修正已結束,應該要再重新介紹一遍簡單的估值計算模型。 很多人碰到財報、財務模型、英文、數據就會想要逃避 但這不是很難的東西,不用計算,但要做的事情是"理解" 一、高登模型 股價=(D未來12個月每股股利)/(r+ERP-g) 假設ERP不變(風險溢酬) R=無風險利率 G=股利成長率 當系統
Thumbnail
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
Thumbnail
在投資的時候,恐懼的氛圍是你的朋友,歡樂的世界卻是你的敵人。下跌的市場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幫助的,如果當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他手裡還有錢可用的話。
Thumbnail
散戶其中一個習性就是習慣以「價格」決定「價值」,認為低的價格就是買入的理由,認為高的價格就是賣出的原因。 ​可惜這是企圖預測股價高低的行為,也是在估頂和抄底的預測。不少散戶希望可以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不斷嘗試預測股價的最高點和最低點,但往往會出現錯判,而買入正在下跌的股票和賣出不斷創新高的股票。
Thumbnail
散戶其中一個習性就是習慣以「價格」決定「價值」,認為低的價格就是買入的理由,認為高的價格就是賣出的原因。 ​可惜這是企圖預測股價高低的行為,也是在估頂和抄底的預測。不少散戶希望可以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不斷嘗試預測股價的最高點和最低點,但往往會出現錯判,而買入正在下跌的股票和賣出不斷創新高的股票。
Thumbnail
    買低賣高是每個投資人都知道的道理,  如果每次都能精確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我想這樣很快就可以變成好野人了, 連股神巴菲特也無法做到 ~ 對吧!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  學習做一個長期投資人, 也就是找到數檔好股票, 然後等...等...等...等到股價出現長期底部, 然後大量買進、長期持有,
Thumbnail
    買低賣高是每個投資人都知道的道理,  如果每次都能精確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我想這樣很快就可以變成好野人了, 連股神巴菲特也無法做到 ~ 對吧!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  學習做一個長期投資人, 也就是找到數檔好股票, 然後等...等...等...等到股價出現長期底部, 然後大量買進、長期持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