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再次回到高點,長期投資的你,到底要不要獲利了結?

2023/06/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不管漲或跌,總是杞人憂天】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紙上富貴,想著是否停利?
我則反問我朋友:
1.你賣股的原因是什麼,有更好的標的可以轉換?急需用錢?
2.若賣出後,若股市一路上漲,資金閒置時間是否會拉長?
3.你如何判斷何時再次有股災,短時間讓你有再次低進的機會?

【歷史重演?不想再次錯過】

2022年1月17日指數從高點18583點,一路跌到2022年10月25日的12685點,跌幅高達31.7%。
持有市值型的0050,從152元跌至96.7元,跌幅也高達36%。
當時投資者跌到懷疑人生,不曉得何時才是底部,而信仰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很容易在這波恐慌時刻賣出砍在阿呆谷。
近期,聯準會暫時停止升息的消息加上AI熱潮的助攻,大盤又從底部12685點,在2023年6月15日站上17346點,漲幅高達36.7%。
0050也從96.7元漲到132元,漲幅高達36.5%。
很多投資者,為了避免歷史再度重演,開始居高思危,想要停利入袋為安,以免淪為紙上富貴。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朋友會想要跑來與我討論了,我想這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很多人身上,包括我。

【關於長期投資,我是如何思考?】

回想在2022年1月股市達到歷史高點時,懸緝投資的一檔標的,帳面上未實現損益來到6位數時,漲幅高達40%左右。那時內心極度掙扎,想要獲利了結,但卻有另一些聲音告訴自己:
1.機會成本:
獲利了結後,資金則變成閒置,損失的可能是機會成本。
2.錨定效應:
當之前持有成本很低,若想再次買進時會以第一次買進的價格為定錨,若股價一直沒到那價位,投資者很難說服自己再買入。若股市一路向上,將會錯失低點買回的機會,反而造成自己的焦慮。
3.市場變化莫測:
市場變化總是難以掌握,這次的擇時獲利,不代表未來也可以正確判斷;有時用運氣賺來的錢,會用實力還回市場。
除了以上三點考量外,最後就在「長期持有降成本」的思考下,標的領息好幾次,持有成本也愈來愈低,長期領息的結果,成本有機會趨近於0,最終打消獲利了結的念頭。

【結論】

德國投資大神科斯托蘭尼曾提出「股市溜狗論」「主人」代表著「價值」,「狗」代表市場「價格」。不論狗再怎麼跑來跑去,最終還是會回到主人身邊,猶如股價再怎麼波動,最終還是會回到真實價值。
在股市中,投資者應該像散步時牽著一條狗一樣,保持著輕鬆自在的態度,不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影響,並持有長期的投資觀點。
為何要長期投資?為的就是想在退休後,在沒有主動收入的情形下,靠著股息支撐起生活開銷。過程中,股市的上下波動正考驗投資者的心理素質。
而我為什麼會丟出3個問題讓朋友反思?就是想讓他去思考,當初投資初衷及目標是為了什麼?為了短期股價的波動,隨時更改投資策略,可能會帶來什麼後果。
關於近期的股市高點,讀者不妨可以利用「機會成本」、「錨定效應」、「市場變化莫測」這三點來思考,究竟要不要獲利了結。
---------------------------------------------------------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見懸緝的創作
👉🏽FB粉絲團: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
👉🏽圖像創作(投資理財):IG
👉🏽圖像創作(圖像創作):IG
👉🏽影像創作:YOUTUB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8會員
164內容數
我是廣告製片「懸緝」,我用「圖像創作傳達正能量」。 這個專題,藉由圖像創作,除了表達創作意念外,更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 傳達自身對生活的想法及生活哲學。 更希望讀者藉由圖像創作能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