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排,從左到右) 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總會秘書長林淑慧、國際菸害防制政策評估計畫總幹事 Dr. Anne Chiew Kin Quah、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 温啟邦、國民健康署副署長 游麗惠、前立法委員 陳宜民、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邱弘毅、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疾病負擔(GBD)研究員 Ms. Marissa Reitsma、前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組長 羅素英 (第二排,左到右) 終身義工 陳淑麗、台北醫學大學 高志文、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 林清麗、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姚思遠、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 林大慶、菸草控制期刊新聞編輯 Dr.Marita Hefler、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郭斐然、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陳怡樺、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發展學成助理教授 黃麗玲。/圖:擷取自 董氏基金會。
根據
澳洲最新研究反而指出:「電子煙是戒菸入門磚。」該研究發現:「至少70–85%的青少年吸菸者在開始抽菸後嘗試使用電子煙。」以及「自使用電子煙以來,英國和美國的青少年吸菸率已迅速下降,這表示電子煙增加青少年抽菸的可能性很小,電子煙更有可能使一些青少年從高風險的香菸轉向更安全的選擇。」一份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同樣刊登在
BMJ TOBACCO CONTROL期刊的研究指出:「未發現有關「入門磚理論(gateway effect) 」或電子煙導致吸食香菸的明確證據。」
無煙台灣基金會(FSFT)、台灣菸草減害協會(TTHRA)、WHO FCTC反煙專家王郁揚(Yu-Yang Wang)表示:「在很多議題中都會看見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一種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我希望未來台灣在討論電子煙、加熱菸這類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產品/無煙代用品(Smokeless Alternatives)時,能夠更公開透明且以科學證據為討論基礎,讓台灣能訂定出符合台灣國情的相關法律。」
今天是520就職,本人期盼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以及續任的衛福部長陳時中、財政部長蘇建榮,能夠請相關主管機關針對電子煙、加熱菸議題召開公聽會,以凝聚社會共識,加快修法腳步,以保護國人與兒少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