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軒醫師說:COVID 19 的嗅覺功能失靈:最新的診治

黄軒醫師說:COVID 19 的嗅覺功能失靈:最新的診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0-05-20 國際期刊JAMA 發表的COVID 19 的嗅覺功能失靈:最新的診治,簡單整理。

嗅覺功能失靈

嗅覺功能失靈

首先,你們要知道聞到氣味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從鼻腔稱為鼻前通路 (orthonasal olfaction) : 主要是偵測外界的氣味,直接透過鼻前通路而被感覺到

另一種則是從口腔和咽頭稱為鼻後通路 (retronasal olfaction) : 嘴巴裡的食物氣味,就是間接經由鼻後通路而被聞到。

氣味的方式有兩種

氣味的方式有兩種

嗅覺功能失靈(OD)定義:

是指在輕度甚至無症狀的COVID 19 ,嗅覺直接經 鼻前通路 (orthonasal olfaction)或間接經由進食,再由鼻後通路 (retronasal olfaction))時,其嗅覺功能降低或扭曲。

嗅覺功能降低或扭曲。

嗅覺功能降低或扭曲。

1.[意大利]的研究 :

202名輕度症狀患者中,有64%的患者嗅覺受損

意大利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年輕患者和女性 氣味/味覺受損的發生率最高

2.[伊朗]的研究 :

根據心理物理嗅覺測試,發現60例COVID-19住院患者中有59例嗅覺受損。

3.[美國]和[英國]醫學會建議:

突然發生的嗅覺和/或味覺失能作為COVID-19疾病診斷標準的一部分。建議,醫護人員評估患有新發生的OD問題的患者,宜需使用個人防護設備(PPE)的。

患有新發生的OD問題的患者,宜需使用個人防護設備(PPE)

患有新發生的OD問題的患者,宜需使用個人防護設備(PPE)

鼻腔內的上皮細胞充滿丰富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 受體,這是SARS-CoV-2進入所必需的受體。COVID 19 的炎症導致嗅覺神經上皮細胞的破壞,進而損害嗅覺受體神經元功能,隨後引起嗅覺受體神經元損害和/或損害隨後的神經發生失能作為

鼻腔內充滿丰富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 受體

鼻腔內充滿丰富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 受體

嗅覺如何測試?

嗅覺測試可分為以下4類:

1.自我主觀評估

2.心理物理嗅覺的評估

3.影像

4.電生理學

常用的是1.自我主觀評估 2.心理物理嗅覺的評估


自我主觀評估(self-assessment )
嗅覺功能的主觀評估,對於確定損傷的患者是必要的。對於自我隔離患者,視訊工具合併一些量表或問卷,也可以及時地得以初步篩檢自我隔離患者的嗅覺功能狀况。

raw-image

例如:台灣版SNOT-22鼻失能評估量表 SNOT-22 (Sino-Nasal Outcome Test, TWSNOT-22)

raw-image

但是,記得化學感覺功能的【主觀自我評估,不應該用於診斷】,需要更多客觀工具指標來做診斷。

心理物理嗅覺的評估工具(Olfactory psychophysical assessment)

raw-image

嗅覺心理物理評估工具最常測試:

1.氣味閾值(感受到氣味最小閾值)

2. 氣味辨別(辨別不同氣味的強度)

3. 氣味識別(識別氣味種類)

raw-image

臨床上要使用的任何物理測試工具,均應針對高危险族群才進行驗證,並依據年齡和臨床臆斷的根據,對嗅覺功能失靈(OD)損傷進行診斷。

嗅覺功能失靈如何治療?


由於缺乏長期追踪,尚不清楚有多大比例的患者會一直持續嗅覺功能失靈(OD)。有些專家指出也許嗅覺功能失靈(OD)至少會維持2週。
當COVID-19的嗅覺功能失靈(OD)可以自發改善時,不需要採取特殊治療。 但是,如果嗅覺功能失靈(OD)【損傷持續超過2週,則可以考慮進行治療】。


1.嗅覺訓練

嗅覺訓練 : 每天至少兩次 重複嗅一組氣味(通常是檸檬,玫瑰,丁香和桉樹),每次至少20秒鐘,持續至少3個月(也許更久)。 【研究發現嗅覺訓練對感染後引起的嗅覺功能失靈(OD)患者的嗅覺會得到改善】。對於持續COVID-19嗅覺功能失靈(OD)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這個嗅覺訓練,因為這個療法成本低且不太有副作用。

raw-image

2.類固醇

目前尚不建議患有感染後OD的患者,使用類固醇】,因為缺乏獲益的證據且存潛在的危害風險 。 但是,對於在出現COVID-19之前,已經在使用鼻內類固醇的患者(例如,對於過敏性鼻炎),應繼續使用此類藥物。

raw-image

3.其他使用藥

1.鼻內檸檬酸鈉(intranasal sodium citrate)

被認為可以調節嗅覺受體的轉導反應

raw-image

2.鼻內維生素A(intranasal vitamin A)

可以促進嗅覺神經生成

raw-image

3.Omega-3

可以通過神經再生或消炎的方式來協助。

raw-image

後兩種藥物可以作為【嗅覺訓練中的輔助療法】。

但是,【迄今為止,尚無證據表明這些療法對與COVID-19相關的OD患者有效】。

原文在此: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6523?guestAccessKey=7efe64bf-1b6d-4540-8dde-8b3f436ee22c&utm_source=fbpage&utm_medium=social_jama&utm_term=3357826845&utm_campaign=article_alert&linkId=89071849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中,約有【1/3的肝臟功能異常升高】。  (https://doi.org/10.1016/j.cgh.2020.04.002)近日148位確診COVID-19🦠感染病例的發現如下: 1. 37.2%的患者入院時,肝臟檢查異常。 2. 肝功能檢查異常的患者
重新開啓經濟 以色列教授研究發現:可以以《兩週為一個週期》的工作,然後工作4天,在家中自我健康管理10天。【不停的循環4-10次】 :  可以重新開放經濟恢復正常階段。什至運用「分艙分流」管理:把人口分為兩部分,每隔一周工作一次,則該週期性的策略效果會更好。 以色列研究團隊發表為期「兩週的周期」
在等待有效疫苗接種出現前,個人提醒大家:【解封了,不是解放了】!切記!切記! 日前在南韓梨泰院夜店爆發的「超級傳播者」群聚感染連日來確診病例爆增,到5月11日中午已達86例。 而為什麼會發生「超級傳播者 , 毒王」? 這些都是要符合,一些恰巧符合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能一氣呵成「super 傳播
德國冠狀病毒的R0值,  (R0值 = 被感染的人平均感染了多少人。 為使流行病消退,複製數量必須低於1)。 5月初,一直介維持於0.7和0.8之間。 在星期三(5月6日)R0的值為0.65 德國開心的解封 才2天就破功 德國冠狀病毒的傳染率連續2天上升,超過了臨界值“ 1”。  星期六(5
昨天大家都報導:韓國疫情才剛控制住,又爆發群聚感染!一名年輕「毒王」夜遊5夜店,已有15人確診。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 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今天就寫記者常常問我: 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曾研究人員發現在318個不同群聚感染事件,
即使COVID 19康復了,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昨天閱讀了JAMA 醫療文獻: [ 即使康復了,COVID 19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COVID19 🦠病毒在睪丸的攻擊。其實早已陸續報導過了: 中國大陸 研究早就提到,COVID 19 病毒🦠攻擊細胞的靶點,簡稱為ACE2 (血管緊張
最近的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中,約有【1/3的肝臟功能異常升高】。  (https://doi.org/10.1016/j.cgh.2020.04.002)近日148位確診COVID-19🦠感染病例的發現如下: 1. 37.2%的患者入院時,肝臟檢查異常。 2. 肝功能檢查異常的患者
重新開啓經濟 以色列教授研究發現:可以以《兩週為一個週期》的工作,然後工作4天,在家中自我健康管理10天。【不停的循環4-10次】 :  可以重新開放經濟恢復正常階段。什至運用「分艙分流」管理:把人口分為兩部分,每隔一周工作一次,則該週期性的策略效果會更好。 以色列研究團隊發表為期「兩週的周期」
在等待有效疫苗接種出現前,個人提醒大家:【解封了,不是解放了】!切記!切記! 日前在南韓梨泰院夜店爆發的「超級傳播者」群聚感染連日來確診病例爆增,到5月11日中午已達86例。 而為什麼會發生「超級傳播者 , 毒王」? 這些都是要符合,一些恰巧符合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能一氣呵成「super 傳播
德國冠狀病毒的R0值,  (R0值 = 被感染的人平均感染了多少人。 為使流行病消退,複製數量必須低於1)。 5月初,一直介維持於0.7和0.8之間。 在星期三(5月6日)R0的值為0.65 德國開心的解封 才2天就破功 德國冠狀病毒的傳染率連續2天上升,超過了臨界值“ 1”。  星期六(5
昨天大家都報導:韓國疫情才剛控制住,又爆發群聚感染!一名年輕「毒王」夜遊5夜店,已有15人確診。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 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今天就寫記者常常問我: 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曾研究人員發現在318個不同群聚感染事件,
即使COVID 19康復了,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昨天閱讀了JAMA 醫療文獻: [ 即使康復了,COVID 19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COVID19 🦠病毒在睪丸的攻擊。其實早已陸續報導過了: 中國大陸 研究早就提到,COVID 19 病毒🦠攻擊細胞的靶點,簡稱為ACE2 (血管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