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軒言的世界

14公開內容

用醫療説生生死死的變化...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英國Bristol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s Bristol)的一個新研究小組宣布,“每天看電視超過 4 小時的人患血栓的風險比看電視少於 2.5 小時的人高 出35%。” 分析的調查結果是美國2個研發及日本1個研發綜合分析。 結果發現: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好恐怖,不能一直看電視啊~
身為醫者,我也很難預測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幾天或幾小時內發生的變化。 每次病人問我,死亡前會有什麼變化?我通常都會先問問他們,你用你的想法,你預期會有什麼變化呢?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覺得像是: 死亡之前,會先告別了至愛的家人和朋友。然後自己會輕輕地閉上眼睛,死亡去了⋯⋯進一步我會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
Thumbnail
我父親臨終前,我母親遵循古法在家照護,因為上一代人大多在家過世,所以整個過程我母親都很有概念,連腳尾錢都先準備好了…很感嘆現代社會對死亡的認知越來越模糊,我們這些接受新教育的子女,對死亡完全沒有任何概念,這應該是社會問題吧?回歸自然的死亡,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才是正途
19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先 個個都在家『壽終正寢』 19世紀以後,我們的家人 無法能在家『壽終正寢』 也許因為醫院多了,交通多了,安養中心多了,藥物多了,科技多了,工作多了,唯一的, 『在家裡死亡』的就不多了⋯⋯ 所以, 不能在家『壽終正寢』, 就變多了 最重要的,現在人類更不會 【親眼目睹親人死亡
Thumbnail
常常受邀出席志工訓練的教育,我常常會放一句話: 你有想過 你適合當志工嗎? 我會問這樣,我遇到身邊很多的醫療志工,什至安寧志工,都完成了,所有單位給的訓練課程,這些包括了見習,實習呢...她們有些人的個人痛苦指數開始爆表,還得假裝自己很行的,一直在跟末期病人說話!結果一堆感動故事,一堆情緒負能量
Thumbnail
我們人類一生,除了吃喝拉撒外,尚需五大性格支配。 五大人格 這個五大人格,英文叫“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 五大性格特質 )或叫 “The Five Factor Model” ( 人格五大因素模式 ) 人的一生,逃不出這5大特質,這是心理專家常常描述: OC
Thumbnail
在疫情的流行下,最近有一個腦死的共識報導叫  世界腦死亡計劃, The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    8月3日,呈現在國際期刊JAMA發表。 此計劃累計了許多世界級腦死專家,包括急重症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等,寫下世界目前對腦死的共識,共有17個,不同的附件,講述對於
Thumbnail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Thumbnail
什麼是末期者的煩燥💢? 煩燥💢,是一個描述焦慮,躁動和偶爾什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的術語。末期患者的煩燥💢,是指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發生的煩燥不安,緊張氣氛的情況。 末期煩燥💢,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名字。可以稱為 : [末期躁動],[末期憤怒]、[末期困惑] 或[末期譫妄],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
Thumbnail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Thumbnail
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分屍案了,近日台灣高雄市的愛河,發現了分屍且又放了20kg啞鈴,這種的分屍犯罪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不外乎,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  “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 其動機 : 就是幫助隱藏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