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黄軒醫師說:即使康復了, COVID 19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使COVID 19康復了,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COVID 19 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飛沫或接觸傳播
而科學家之前在人類糞便、尿液和唾液中發現病毒。
昨天周四(5/7)閱讀了有關精液存在病毒的研究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醫療文獻:
[ 即使康復了,COVID 19 病毒🦠仍存在精液內⋯⋯]
COVID19 🦠病毒在睪丸的攻擊。其實早已陸續報導過了:
中國大陸
研究早就提到,COVID 19 病毒🦠攻擊細胞的靶點,簡稱為ACE2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受體)。這個ACE2 並不僅僅出現在肺部,在睾丸中的蛋白質和mRNA表達幾乎是人體內最高的,包括【間質細胞】和【輸精管細胞】。
美國🇺🇸
美國的官方衛生研究院(NIH)也指出男性人體睪丸中的精原細胞、間質細胞和支持細胞,都是COVID 19 病毒🦠攻擊目標,如果遭到感染可能導致男性「生精」失敗
只不過,這次JAMA研究,就是直接找到確切證據:河南省商丘市醫院他們在38位確診者,其中有6位(15.8%)患者精液中真的找到了COVID 19 病毒🦠:26.7%是在急性期確診病例精液中找到病毒,而【在康復期的確診病例,仍然有8.7%的人,在精液中找到病毒。】
專家開始憂慮與疑惑了
1.以往的伊波拉病毒🦠,可以存活在精液約3年之久、伊波拉病毒🦠可在幾個月康復性交而得到感染!而COVID19 🦠是否也都會如此?研究人員指出,由於這次研究樣本數目少,因此需進一步研究才能證實病毒會否透過性行為傳播。
2.存在於精液,不會等於,這些COVID 19 病毒🦠是活躍? 是可以傳播的?
3.那些輕症/無症狀者,是否也會有COVID19 🦠在精液𥚃呢?
輕症/無症狀者,是否也會有COVID19 🦠在精液𥚃
4.如果有了這些COVID 19 病毒🦠在精液,這會意味,也失去了生育嗎?
會意味,也失去了生育嗎
以上這些,都是目前得不到科學完整答案的。這篇文章建議也許這些精液中有COVID 19 病毒🦠者,【需要禁慾或戴上保險套比較安全】!然而,這也是未定的標準建議。
建議也許這些精液中有病毒🦠者,需要禁慾或戴上保險套比較安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月份開始,歐美各國,已經準備好大解封!】 不要懐疑,五月份,就是這個禮拜 歐美國家的領導人, 已紛紛 拿出plan A 或 plan B 解封大計劃書呢! 【解封了,不意味,躲掉了COVID19 🦠的刀鋒!】 全球仍正在企圖想要解封,提出的策略千萬種,你喜歡哪一種?已經不重要了,歐美國家
連續假期,大家開心出門了 真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日子 畢竟大家悶了很久了 可是,昨天我在高鐵站發現: 1. 囗罩,被主人丟棄【在椅子上】 2.我【在高鐡內】 不巧又遇上 戴口罩😷的阿北 每咳一下,就拉下囗罩 才安心的咳嗽 (我嚇到,趕緊跑去廁所避難一下) 3. 【出車站後】 又看到一大堆民眾 「囗
今天早上 看到一則報導 “running out of condoms because of Pandemic “(疫情大流行下,保險套會短缺?) 真的嗎? 我才驚覺原來我們全世界用的保險套(condom) ,每5個保險套(condom),其中有一個就是來自我的母國:馬來西亞🇲🇾、Karen
黃軒醫師說:洗腎,是COVID19 重症存活的支柱,但歐美開始洗腎機缺貨了⋯⋯ 這個要小心。當疫情重症風暴一開始,全世界可以看到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為「呼吸器」大搶購,因為我們知道COVID 19🦠重症病患,需要這些「呼吸器」,予他們最需要的氧氣供應。 大家以為只要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活下來了
近日看到這樣的訊息: 「專家認為防護面罩防疫效果比口罩佳」 我一時之間,疑惑了,奇怪,為什麼和我的醫療平常的所想的不一樣呢? 故認為宣導正能量一下 防護面罩,簡單分三大成分 面罩、骨架,懸掛系統 1.面罩visor 面罩材料通常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丙酸酯(propion
防疫如同作戰,作戰,就是一個危機管理機制。古書孫兵法才會寫: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今日特別為台灣抗疫100天,記錄這100天危機管理機制,看看臺灣全民抗疫作戰: 1.托利得定律: 一個指揮人員,是否屬於上等統禦領導,端看其腦子
【5月份開始,歐美各國,已經準備好大解封!】 不要懐疑,五月份,就是這個禮拜 歐美國家的領導人, 已紛紛 拿出plan A 或 plan B 解封大計劃書呢! 【解封了,不意味,躲掉了COVID19 🦠的刀鋒!】 全球仍正在企圖想要解封,提出的策略千萬種,你喜歡哪一種?已經不重要了,歐美國家
連續假期,大家開心出門了 真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日子 畢竟大家悶了很久了 可是,昨天我在高鐵站發現: 1. 囗罩,被主人丟棄【在椅子上】 2.我【在高鐡內】 不巧又遇上 戴口罩😷的阿北 每咳一下,就拉下囗罩 才安心的咳嗽 (我嚇到,趕緊跑去廁所避難一下) 3. 【出車站後】 又看到一大堆民眾 「囗
今天早上 看到一則報導 “running out of condoms because of Pandemic “(疫情大流行下,保險套會短缺?) 真的嗎? 我才驚覺原來我們全世界用的保險套(condom) ,每5個保險套(condom),其中有一個就是來自我的母國:馬來西亞🇲🇾、Karen
黃軒醫師說:洗腎,是COVID19 重症存活的支柱,但歐美開始洗腎機缺貨了⋯⋯ 這個要小心。當疫情重症風暴一開始,全世界可以看到美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為「呼吸器」大搶購,因為我們知道COVID 19🦠重症病患,需要這些「呼吸器」,予他們最需要的氧氣供應。 大家以為只要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活下來了
近日看到這樣的訊息: 「專家認為防護面罩防疫效果比口罩佳」 我一時之間,疑惑了,奇怪,為什麼和我的醫療平常的所想的不一樣呢? 故認為宣導正能量一下 防護面罩,簡單分三大成分 面罩、骨架,懸掛系統 1.面罩visor 面罩材料通常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丙酸酯(propion
防疫如同作戰,作戰,就是一個危機管理機制。古書孫兵法才會寫: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今日特別為台灣抗疫100天,記錄這100天危機管理機制,看看臺灣全民抗疫作戰: 1.托利得定律: 一個指揮人員,是否屬於上等統禦領導,端看其腦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端午連假來了,連假後的新冠波效應已成為常態。過去我們已知新冠和長新冠不僅對男女的生殖系統有影響,對男性在感染急性期和短期內會損害睾丸功能。現在,科學說: 新冠病毒可能在感染後的精子中存在長達 110 天,但這還不是全部,精子為了抵禦新冠,設下陷阱乾脆自殺成「人」。研究建議,任何尋求懷孕。。。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私密乾癢臭是因這菌!SGS證實:豐傑私密清潔24小時有感 隨著夏天的來臨,女性出現私密搔癢、異味等問題更加頻繁。《豐傑生醫》保養品研發師指出,「加德納菌」是引起細菌性陰道感染的主因之一,當感染發作時,除了散發異味外,也會有發癢的症狀。因此,豐傑生醫領先業界,研發出可抑制「加德納菌高達99.9%」,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男性是不是也該打子宮頸癌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由女性傳染給男性的機率較高,男性感染人類乳突病 毒通常無法自行清除,造成男性感染人類 乳突病毒的盛行率較女性高。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
Thumbnail
根據國際期刊《內分泌》2024年2月12日,最新發佈的「COVID-19 對睾丸功能的影響: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研究指出,新冠患者的精子濃度、總數和總活力顯著降低,總睾酮和卵泡刺激素水準較低,...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端午連假來了,連假後的新冠波效應已成為常態。過去我們已知新冠和長新冠不僅對男女的生殖系統有影響,對男性在感染急性期和短期內會損害睾丸功能。現在,科學說: 新冠病毒可能在感染後的精子中存在長達 110 天,但這還不是全部,精子為了抵禦新冠,設下陷阱乾脆自殺成「人」。研究建議,任何尋求懷孕。。。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Thumbnail
私密乾癢臭是因這菌!SGS證實:豐傑私密清潔24小時有感 隨著夏天的來臨,女性出現私密搔癢、異味等問題更加頻繁。《豐傑生醫》保養品研發師指出,「加德納菌」是引起細菌性陰道感染的主因之一,當感染發作時,除了散發異味外,也會有發癢的症狀。因此,豐傑生醫領先業界,研發出可抑制「加德納菌高達99.9%」,
Thumbnail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男性是不是也該打子宮頸癌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由女性傳染給男性的機率較高,男性感染人類乳突病 毒通常無法自行清除,造成男性感染人類 乳突病毒的盛行率較女性高。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
Thumbnail
根據國際期刊《內分泌》2024年2月12日,最新發佈的「COVID-19 對睾丸功能的影響: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研究指出,新冠患者的精子濃度、總數和總活力顯著降低,總睾酮和卵泡刺激素水準較低,...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