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台股5年,總共515筆交易...你絕對猜不到,總共產生多少手續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裡的手續費是包含:一買一賣(給券商)、交易稅款(給政府)

如果你操作台股的方式是當沖、波段、飆股、或有賺就跑之類的策略......交易次數肯定會非常頻繁,這篇就是要寫給你看的。

你的印象中買賣股票的手續費需要多少錢?可能就是幾十元吧。隨便買杯手搖飲就超過這個錢了,反正獲利只要超過手續費不就好了??是的,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你有每一筆操作都獲利嗎?或是大賺小賠嗎?還是小賺大賠?(抖)

如果跟我一樣,有賺有賠的話...
歡迎繼續收看一個台股韭菜的自白 哈哈哈
pexels.com

pexels.com

在一開始玩台股的時候,有養成一個好習慣:每一筆進出操作,我都會紀錄在Google Excel雲端的表格中,而且維持到今天,不曾中斷過。表格中會載明每一筆買進日期、股票名稱、股數、進場單價......都一清二楚。

紀錄的目的:檢討自己的交易。

為什麼我要在這時候買進?買進理由?為什麼這時賣出?賣出理由?結果是賺錢?還是賠錢?方便我去修正策略。在上一篇有提到,總結來說,我在台股並沒有賺到錢,反而損失不少。自從我開始投資ETF之後,就很少打開這個悲傷的Excel。

後來在分享ETF投資時,每次苦口婆心地講到手續費有多麼重要時...身旁的朋友聽到的反應,幾乎都是露出這種「恩...好噢....」無關痛癢的表情。為了要讓他們增加印象,心血來潮把過去所有台股的交易紀錄全都挖出來,將表格中(買)、(賣)、(稅款)一拉出來,看到數字自己差點暈倒......

再讓你猜一次,你覺得5年515筆台股交易,究竟會產生多少手續費?
高達58萬的手續費

高達58萬的手續費

2013/10/07 是我人生第一筆股票 三洋紡。

我對股票印象很深,是職訓局教股票的老師推薦的,沒想到短短18天就賺了13000元,雖然我才買一張。(悲劇的一開始,總是會讓你先嚐嚐甜頭)後來陸陸續續5年來,邊學邊做,測試不同神人、老師、書上的操作手法......偶爾賺、但都賠錢居多,默默地就累積到58萬手續費。

假設整體股票獲利全是零好了,在不賺不賠的狀況下,遊戲一開始你就已經先噴了58萬手續費,就算把6折的電子下單優惠也算進去,也將近要付出40萬的手續費(含交易稅),請問請問這場仗是要怎麼打?你贏的機會高嗎?

很明顯我是輸了,輸到光屁股。

我從台股走到ETF花了5年,我不知道你會花多久時間
但至少希望能在你的心中種下ETF的種子
如果你沒想到手續費會那麼驚人,請按愛心和拍手 😭
無論台股或基金...過去你曾計算過手續費嗎?花了多少手續費?歡迎留言
下一篇,來聊聊進場ETF時的迷思吧

- -

喜歡這篇嗎? 歡迎留言分享、點愛心。

請點選 https://liker.land/ 去免費註冊,在文章下方拍手

幫我用力拍5下,你的鼓勵是我發文的動力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

投資指南宮FB

投資指南宮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弘德的沙龍
142會員
46內容數
協助新手小散戶解決投資問題的小宮廟,歡迎來廟中一起學習投資、求投資平安。 本廟是以「長期投資ETF」為主軸,方法是「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資產配置」 撰寫的主題是「投資邏輯、投資心法、學習投資」 把束之高閣的投資想法和理論,化為簡單通俗的白話文說給您聽。
許弘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04
曾有酸民對綠角說,你ETF賺那麼多錢...還不是因為你買得早、價錢買得便宜,所以才賺那麼多。 看完我心裡想說......欸斗,要不然呢??? 那為什麼你當時不買呢??? 用主動投資的思維(買低賣高),來操作ETF(複利長期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兩者投資邏輯完全不一樣,混在一起很容易走火入魔..
Thumbnail
2021/01/04
曾有酸民對綠角說,你ETF賺那麼多錢...還不是因為你買得早、價錢買得便宜,所以才賺那麼多。 看完我心裡想說......欸斗,要不然呢??? 那為什麼你當時不買呢??? 用主動投資的思維(買低賣高),來操作ETF(複利長期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兩者投資邏輯完全不一樣,混在一起很容易走火入魔..
Thumbnail
2020/06/05
聽完我的投資方法,總會有人想問... 「現在投來得及嗎?」 「希望這不是高點...」 「如果買到最高點怎麼辦?」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時機」這件事? 你會依照什麼標準來進場呢? 時機到底重不重要?
Thumbnail
2020/06/05
聽完我的投資方法,總會有人想問... 「現在投來得及嗎?」 「希望這不是高點...」 「如果買到最高點怎麼辦?」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時機」這件事? 你會依照什麼標準來進場呢? 時機到底重不重要?
Thumbnail
2020/06/03
剛開始學投資,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但一到戰場上時,常常面臨到跟書上、電視上講得不一樣,或者產生出新的問題。透由股票市場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操作習慣、情緒控制、風險承受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後,沒人拿得走。 在股票市場中,我學到這10件事,願幫助你少走彎路。
Thumbnail
2020/06/03
剛開始學投資,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但一到戰場上時,常常面臨到跟書上、電視上講得不一樣,或者產生出新的問題。透由股票市場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操作習慣、情緒控制、風險承受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後,沒人拿得走。 在股票市場中,我學到這10件事,願幫助你少走彎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來簡短分享,我投資美股的心路歷程 2021年8月5日,開始轉戰美股 (還寫了一系列的美股投資日記) 原本用複委託買「O」結果2股它分兩筆成交 永豐收了我2次手續費,共70美金 這個交易成本,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賺得回來 氣到自己去美國第一證券開戶(0手續費) 一開始試水溫的只投入50
Thumbnail
今天來簡短分享,我投資美股的心路歷程 2021年8月5日,開始轉戰美股 (還寫了一系列的美股投資日記) 原本用複委託買「O」結果2股它分兩筆成交 永豐收了我2次手續費,共70美金 這個交易成本,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賺得回來 氣到自己去美國第一證券開戶(0手續費) 一開始試水溫的只投入50
Thumbnail
最近隨著「蝸牛存股日記」加入的人數開始增長,有網友問我是否有存股新手買賣原則可以提供入門,我才發現真的有很多投資小白,完全不明白什麼是「存股」? 或者是可以說股票或ETF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現在很流行「存股」與「ETF」,所以就跟著買就對了,小茹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近期鬧的沸沸揚揚的東哥遊艇事件
Thumbnail
最近隨著「蝸牛存股日記」加入的人數開始增長,有網友問我是否有存股新手買賣原則可以提供入門,我才發現真的有很多投資小白,完全不明白什麼是「存股」? 或者是可以說股票或ETF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現在很流行「存股」與「ETF」,所以就跟著買就對了,小茹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近期鬧的沸沸揚揚的東哥遊艇事件
Thumbnail
unsplash 理專絕緣體 今天來談談股票手續費吧,很多人都說買股票只要賺錢,手續費只占那麼一點點根本不影響,好用的app,漂亮的理專才是王道,但是對我這種不看KD、不接陌生人電話的奈米戶來講,這些沒可以無視,而手續費高低卻是每一次下單都付出的, 奈米戶小確幸 買賣上市、上櫃股票二者均在賣出時課稅
Thumbnail
unsplash 理專絕緣體 今天來談談股票手續費吧,很多人都說買股票只要賺錢,手續費只占那麼一點點根本不影響,好用的app,漂亮的理專才是王道,但是對我這種不看KD、不接陌生人電話的奈米戶來講,這些沒可以無視,而手續費高低卻是每一次下單都付出的, 奈米戶小確幸 買賣上市、上櫃股票二者均在賣出時課稅
Thumbnail
了結的是一段你陪伴持股的旅程,而不是了結投資路上的收益。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
Thumbnail
了結的是一段你陪伴持股的旅程,而不是了結投資路上的收益。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覺得台股投資很難,那你肯定正在做這兩件事!「挑選投資時機」跟想辦法「買低賣高」鬼宿要跟大家說實話!我們一直在做的其實是「股票投機」而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的「股票投資」
Thumbnail
如果覺得台股投資很難,那你肯定正在做這兩件事!「挑選投資時機」跟想辦法「買低賣高」鬼宿要跟大家說實話!我們一直在做的其實是「股票投機」而不是我們一直認為的「股票投資」
Thumbnail
不知不覺投資0050已經九個月了,這九個月什麼也沒做,帳面上卻賺錢了,以此紀錄定期定額策略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不知不覺投資0050已經九個月了,這九個月什麼也沒做,帳面上卻賺錢了,以此紀錄定期定額策略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20200813-【台股】-給剛投入股市新手的建議 今天有感說個有趣的事情,今年台股從3月股災到現在V轉創歷史最高點的市場,已經足足有超過一打(起碼12人以上)的人。
Thumbnail
20200813-【台股】-給剛投入股市新手的建議 今天有感說個有趣的事情,今年台股從3月股災到現在V轉創歷史最高點的市場,已經足足有超過一打(起碼12人以上)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