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桿的設定核心/Putter's key setup!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推桿的個人化訂製,坊間的方法都不正確!為什麼?它不像一般木桿類或鐵桿類的設定方式。因為推桿是一支沒有全揮桿的桿子,所以你去利用“揮桿重量方式”,去訂製球桿是不適當、也不正確。這是我以前一直問自己的問題。所以我乾脆放棄這種半吊子的方法,找出更務實的方式來對推桿進行設定。
在你的桿頭移動速度不快下,去感受桿頭重量,這才是要去設定的重點。既然我們沒有全揮桿,而動態的桿頭重量,就沒有特別意義去遵循。那也沒有必要去測量推桿的揮桿重量。同時也要去控制和感受桿頭的重量與移動。
因為推桿的揮桿重量,多半都會得到E等級的數據(一般球友的木桿、鐵桿的揮桿重量都在D0~D5)。而我也沒有覺得E多少的揮桿重量,就可以感覺比較好的桿頭重量和控制桿頭移動。相較於木桿鐵桿的揮桿重量,在D的等級數據,就相對不合理也沒有意義。另外也有人利用硬度頻率,來進行個人球桿訂製,但在推桿一樣也不適用。
原因也是推桿沒有大的揮桿幅度,對於桿子的受力彎曲和彈力,就沒有需要也不會需要大力去使用要求。推桿對桿身軟硬沒有特別需要和要求。自然這樣的訂製球具模式,也不能用在推桿上。所以推桿的訂製,需要著眼在實際狀態的需求上。也就是你“如何去控制球桿”,讓你更容易去操作它?
這裡的關鍵就是”操控“!對於工具來說,要得到好的操控球具能力,就在於桿子的長度和重量這兩個變數。首先,桿子長度越長,自然對於操控上就越有難度。簡單例子,就是你覺得鐵桿好控制、好打,還是木桿?
在推桿設定來說,長度短,可以讓使用者有更好的操控能力提升。所以在推桿個人化訂製上,長度就是關鍵。當然你的先天身材就很關鍵。因為身材高大,自然對於推桿長度會相對比較長,所以美巡賽的選手們,他們推桿長度都在34”,35”的範圍。
我們亞洲人身材,自然沒有選手那樣的體型。所以要讓你更容易控制推桿,就需要把長度給控制在34”以內。除非你的推法和身材都在180cm或以上,那用選手的長度也自然沒問題。請不要有一個迷思,就是選手用什麼我就跟著用。可以買選手用的桿子,但規格要重新設定自己可以使用。
因為以推桿長度為設定基礎,對於你的推擊方式都是可以適用。你是利用肩膀擺動?或手臂手掌去推的方式?都可以依據長度,去設定和控制。長度選對了,推桿就好了60%了。至於推桿的重量,就會依據你的推法,而有不同的設定重量方式。
我自己推過用手臂、手掌推的方式。現在利用身體的肩膀擺動釋放推法。不同的推桿方式,就會對推桿的重量有不同要求、和設定方法。當然對於利用到的桿頭、桿身、和握把特性與需求就不一樣。所以還是要反推回人本身。
重點在於你的推桿設定適合與正確,就可以讓你真正去感受到球桿給你的正確回饋,和性能效果。設定不對,就很難讓你感受到桿子效能與核心回饋。怎麼推,就是推不出桿子的效果。回饋就是鐵板一塊。適合你的推桿,很快就可以上手,也容易推出桿頭的甜蜜點與效果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覺得PXG Gen2 木桿這次的產品質量算好!那可以去看看Callaway Preowned球桿。朋友有在preowned區買桿子過,有時候買like new或very good的桿子,拿到手,外觀看起來和全新差不多。或和PXG這樣的質量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價格也很殺!這樣的做法我覺
    我個人覺得這一輩子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背球袋下場打18洞。因為在台灣和中國打球都要有球僮和坐球車。打高爾夫和體力就視乎半調子。就算我在美國打球也貪快,都租球車打球。導致打球要近20年都還沒有背球袋打過。 一般來說,敢背球袋下場打球的多半是狠角色。在美國更是如此。這些人不只要體力好,球技還不能
    4月中訂的PXG木桿終於到客人手上,但東西收到後卻被客人543的。因為桿子有一點刮傷。追查的結果就是在PXG出貨到我的收貨點,拆開箱子就已經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才會想和大家分享! 和朋友討論的結果就是,東西收到時,其實質量就不是所謂全新。因為桿頭也沒有收縮膜包起來。桿身也沒有保護。還是我們套上塑膠套保
    這也是朋友問的問題。有些日系桿身品牌會有球道木專用桿身,而價格就比開球木桿桿身要便宜一半。真的假的?當然球道木桿身的桿身長度比一木要短,如果你想要拿球道木來裝在一木桿頭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覺得桿身廠有這麼傻嗎?這不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嗎。 一般來說,或從以前來說,只有driver桿身產品,沒有球道木桿身。
    首先,我也沒有大徹大悟,而我是半吊子的自我但浮動的需求觀。在這個時代裡,你無法拒絕五花八門的外界誘惑。你做得到就出世了!可以普渡眾生了。至少還要為五斗米折腰,但只求可以堅定自我,減少誘惑和上癮。這是過了40後,逐步還能加減維持。 年輕是對所有東西都好奇也想擁有。不斷得學習和建立經驗。步入中年後才能摸
    如果你覺得PXG Gen2 木桿這次的產品質量算好!那可以去看看Callaway Preowned球桿。朋友有在preowned區買桿子過,有時候買like new或very good的桿子,拿到手,外觀看起來和全新差不多。或和PXG這樣的質量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價格也很殺!這樣的做法我覺
    我個人覺得這一輩子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背球袋下場打18洞。因為在台灣和中國打球都要有球僮和坐球車。打高爾夫和體力就視乎半調子。就算我在美國打球也貪快,都租球車打球。導致打球要近20年都還沒有背球袋打過。 一般來說,敢背球袋下場打球的多半是狠角色。在美國更是如此。這些人不只要體力好,球技還不能
    4月中訂的PXG木桿終於到客人手上,但東西收到後卻被客人543的。因為桿子有一點刮傷。追查的結果就是在PXG出貨到我的收貨點,拆開箱子就已經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才會想和大家分享! 和朋友討論的結果就是,東西收到時,其實質量就不是所謂全新。因為桿頭也沒有收縮膜包起來。桿身也沒有保護。還是我們套上塑膠套保
    這也是朋友問的問題。有些日系桿身品牌會有球道木專用桿身,而價格就比開球木桿桿身要便宜一半。真的假的?當然球道木桿身的桿身長度比一木要短,如果你想要拿球道木來裝在一木桿頭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覺得桿身廠有這麼傻嗎?這不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嗎。 一般來說,或從以前來說,只有driver桿身產品,沒有球道木桿身。
    首先,我也沒有大徹大悟,而我是半吊子的自我但浮動的需求觀。在這個時代裡,你無法拒絕五花八門的外界誘惑。你做得到就出世了!可以普渡眾生了。至少還要為五斗米折腰,但只求可以堅定自我,減少誘惑和上癮。這是過了40後,逐步還能加減維持。 年輕是對所有東西都好奇也想擁有。不斷得學習和建立經驗。步入中年後才能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個動作是讓球桿的接觸更穩定,前進時手掌向前。這是運行球桿頭的最佳方式。CHAGOL TV開始了。你好,我是查理。 在 YouTube 上觀看「當你舉起那個握把時,球不會彎曲就飛起來」https://youtu.be/HapSX8AQ7zA?si=EqzqOAIjHgAyn8Qo  今天,我來到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個動作是讓球桿的接觸更穩定,前進時手掌向前。這是運行球桿頭的最佳方式。CHAGOL TV開始了。你好,我是查理。 在 YouTube 上觀看「當你舉起那個握把時,球不會彎曲就飛起來」https://youtu.be/HapSX8AQ7zA?si=EqzqOAIjHgAyn8Qo  今天,我來到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