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桿角度強勢再配合長度和重量就好打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些球友會問我要不要選鐵桿的角度比較強勢。其實從以前開始,一些大品牌的鐵桿就會把鐵桿角度做得比較強勢,讓球友可以明顯感覺桿子可以得到更好的距離效果。尤其再中鐵和長鐵。如果別人用6鐵的距離,你只要7鐵就可以打到,這就是距離的優勢,也是一般球友可以思考的方向。
但其實強勢的鐵桿角度,需要再配合長度和重量可以球友的使用就更加無敵。比如強勢的5鐵,是一般正常角度的4鐵。少掉一號,也就代表你的桿子長度可以短個0.3~0.5“。這樣你覺得打起來會不會容易一點?答案是肯定!
當然也可以藉由調整桿面角度去讓角度得到比較強勢,但鍛造鐵桿桿頭調整過後過一段時間,角度會慢慢的回去以前的狀態。所以需要固定去調整角度,才能維持距離效果。所以如果是原本桿頭設計就是強勢的桿頭,桿頭的重量也比較重,那再設定球桿規格就可以比較有空間去做短,設定適合的重量感覺來使用。
這點尤其在3~6鐵來說是比較適合一般球友去考慮。因為小雞腿的問世就是因為中長鐵的所以難度,也是小角度和比較長的因素,導致使用者無法像7鐵或短鐵那樣從容發揮。所以我個人會認為在6或5鐵開始到長鐵去使用強勢桿頭角度是可以讓球友得到不錯的距離效果。
另一個因素是,這些年來,大品牌的桿頭桿頭設計都走向高容錯和易打風!和driver的設計潮流是一樣。因為多數球友本身的揮桿動作和身體素質沒有太高,所以桿子的設定和桿頭的容錯需要相對高。而這點如果提升後,再配合強勢的桿頭,你也可以不需要用鐵木桿就可以把長和中鐵打的龍飛鳳舞。
我個人的做法是中空桿頭,配合碳纖維的桿身來讓擊球效果可以得到最好。同時可以配合硬度適合我的3層或2層球,這樣下場效果真的突飛猛進。就算沒有打到甜蜜點,距離一樣也嚇嚇叫!這是一般球友可以去考慮的搭配方式。如果選擇強勢桿頭角度的話,可能你的6鐵可以和別人的4鐵一樣距離。
其實我一直都認為,球桿要一支一支的去客製。鐵桿其實賣一整組是不對,也無法可以完全適合使用者的個人需求。就如同我個人捨棄小雞腿而用長鐵,就是因為小雞腿雖然易打,但距離效果很容易被其他因素給影響或改變。所以為了讓距離可以穩定的達標,我可以捨棄易打的小雞腿。
而鐵桿來說,多數人都從7鐵開始練,所以7鐵以後的桿子使用上問題不大,但長度越長的桿子就越不容易去發揮和使用。所以你可以思考,當你可以用6鐵的長度去達到4鐵的距離,那不是很好嗎?你鐵桿可以只用到6鐵,然後就用球道木和driver來打長距離。
但這是我個人的做法,實際上,市場沒有單買特定號數的桿子。或是說你也不知道要如何去選擇和後續設定的規格。所以最好可以諮詢技師去找出可以配合的強勢桿頭,然後配置短的長度來提升你使用的效果和易打能力。我不認為長鐵需要買到2支以上。因為你能否發揮每一支長鐵的效果才是重點。
長鐵其實有一支可以用的順手和打的精準是比較重要。我常看到很多球友的長鐵很多和中/短鐵的使用磨耗是差別很大。由此可知,要有好用和順手的桿子比帶一堆嚇人的裝備還來得重要。桿子越少,不是你不專業,卻可以讓你更精準的去發揮桿子效能。這才是你要去思考的問題和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也步入年尾,疫情在歐美也逐漸穩定。但我們還是沒有解藥,大家還是有感染的風險。而我們已經回不去以前的生活和行為。現在必須用新的互動行為/社交距離來交流,同時佩戴口罩。 在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而美國就影響巨大。現在溝通時要保持社交距離,加上佩戴口罩,說話必須要用喊的,非常吃力。而且不見得可以
身為一位球桿的分析和定制師,必須要對球友的動作和球具有了解才能進行分析和建議。而這次把自己的孩子當案例來分享。大家也可以了解對於動作和球具的相關的程度有哪些?是否有一些內容你可以參考和利用?這也是本文里的核心。 而在這3週時間裡,我一位在波士頓的好友Jennifer Guard,是健身教練,同時是T
高爾夫是一個運動,但這是表面一層的呈現。打久了或打到現在,接觸的產品,球場和人都到一個程度,越來越覺得這個運動,就是一個不斷的想像和思考的運動。簡單說就是要不斷的去思考和想像的事。有沒有說錯?拿起桿子打不就是嗎,哪來那麼多思考和想像? 應該說當你是一個高爾夫新兵,你都注重在武器,技能和熟悉高爾夫的
上個禮拜在家看了幾天的US Open,我也一直觀察DeChambeau的狀況。從今年7月高爾夫開放比賽後,就一直看DeChambeau的動作和打法。我覺得他距離提升當然對於整體打球的難度有效減少很多。就如同你開球距離可以有250碼,對於多數的球場總距離在6500碼內/白梯,都可以輕鬆面對一樣。
哈哈!這是我一直再找的東西。高爾夫裡,很不幸的都是對自己的挑戰。同時需要不斷的自我要求和提升。覺得動作會了,就稍微懈怠,下次再打一樣東倒西歪、烙賽!所以還是乖乖的去練球。同時配合身體鍛鍊,把肌肉強度提升,動作發揮還是比有效率。這是我固定儲值身體強度的最好方式。 武器呢?對!一堆桿子說可以增加10多
在訂製球桿的時間裡,就我自己的經驗,一位新的球友要訂製他自己的適合球桿絕不是第一次就可以成事。這也是給大家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在訂製球桿裡,球友和技師是兩邊完全都不了解彼此的人。而且球友本身在球具和動作上都不成熟下,技師無法成一次的訂製球具裡就完全掌握和摸索出球友的問題。 更不用說把桿子給做得到位
2020也步入年尾,疫情在歐美也逐漸穩定。但我們還是沒有解藥,大家還是有感染的風險。而我們已經回不去以前的生活和行為。現在必須用新的互動行為/社交距離來交流,同時佩戴口罩。 在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而美國就影響巨大。現在溝通時要保持社交距離,加上佩戴口罩,說話必須要用喊的,非常吃力。而且不見得可以
身為一位球桿的分析和定制師,必須要對球友的動作和球具有了解才能進行分析和建議。而這次把自己的孩子當案例來分享。大家也可以了解對於動作和球具的相關的程度有哪些?是否有一些內容你可以參考和利用?這也是本文里的核心。 而在這3週時間裡,我一位在波士頓的好友Jennifer Guard,是健身教練,同時是T
高爾夫是一個運動,但這是表面一層的呈現。打久了或打到現在,接觸的產品,球場和人都到一個程度,越來越覺得這個運動,就是一個不斷的想像和思考的運動。簡單說就是要不斷的去思考和想像的事。有沒有說錯?拿起桿子打不就是嗎,哪來那麼多思考和想像? 應該說當你是一個高爾夫新兵,你都注重在武器,技能和熟悉高爾夫的
上個禮拜在家看了幾天的US Open,我也一直觀察DeChambeau的狀況。從今年7月高爾夫開放比賽後,就一直看DeChambeau的動作和打法。我覺得他距離提升當然對於整體打球的難度有效減少很多。就如同你開球距離可以有250碼,對於多數的球場總距離在6500碼內/白梯,都可以輕鬆面對一樣。
哈哈!這是我一直再找的東西。高爾夫裡,很不幸的都是對自己的挑戰。同時需要不斷的自我要求和提升。覺得動作會了,就稍微懈怠,下次再打一樣東倒西歪、烙賽!所以還是乖乖的去練球。同時配合身體鍛鍊,把肌肉強度提升,動作發揮還是比有效率。這是我固定儲值身體強度的最好方式。 武器呢?對!一堆桿子說可以增加10多
在訂製球桿的時間裡,就我自己的經驗,一位新的球友要訂製他自己的適合球桿絕不是第一次就可以成事。這也是給大家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在訂製球桿裡,球友和技師是兩邊完全都不了解彼此的人。而且球友本身在球具和動作上都不成熟下,技師無法成一次的訂製球具裡就完全掌握和摸索出球友的問題。 更不用說把桿子給做得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輕量化永遠是“最昂貴”的改裝,因為要減重,所以要用更輕,強度更強的材質,才能替換原本的部件,當然,成本一定是比較高的,車輕的好處Hank已經說過不知道N次,而減車重最划算的位置,其實就是減少“簧下重量”,簡單地說,就是四隻腳的重量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輕量化永遠是“最昂貴”的改裝,因為要減重,所以要用更輕,強度更強的材質,才能替換原本的部件,當然,成本一定是比較高的,車輕的好處Hank已經說過不知道N次,而減車重最划算的位置,其實就是減少“簧下重量”,簡單地說,就是四隻腳的重量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